形容他对历史一无所知。
曹操和刘备死后,三国进入下半场,主要是蜀汉和曹魏的对抗。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虽然司马懿一直被诸葛亮压制,最后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但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却很奇怪,完全不一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逼司马懿打仗,用女人的衣服激怒了他。司马懿手下将领气得跳了起来,司马懿也表示要打,于是上书曹操,不让司马懿打。结果很多将军无话可说。司马懿也说过,不是我不想打仗,是皇上。
诸葛亮听说了司马懿和曹吹的演技,就说:“他没有斗志,坚决请人到他耳朵边上来显摆。”如果你要去当兵,你的生命不会受到惩罚。如果你能控制我们,你怎么能对抗千里之外的邪恶?“诸葛亮的意思是司马懿不想和我打仗,就一路跑到曹操那里好打一场。这是为了身边的武将,只是为了面子。这句话出自《三国志》正史。
诸葛亮很讨厌司马懿玩这些把戏,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司马懿看到了诸葛亮的缺点,长期作战,粮草问题最严重,所以故意拖死他。诸葛亮虽然看穿了司马懿的意图,但也无可奈何。来自曹操的诏书中,除了不让司马懿出战,还问司马懿:诸葛亮的水平如何?
司马懿在回答曹操的问题时说:“你有野心,就看不到机会。计划多了,做的决定就少了。如果你是一个好士兵,你就没有权利。虽然你损失了十万兵,你也会身败名裂。”司马懿的说法似乎把诸葛亮贬得一无是处。最后合理吗?
司马懿说诸葛亮“好高骛远而不知机”,应该理解为不懂得看历史大势,逆天而行,水镜先生也是这么说的。但“多谋少定”,说明诸葛亮过于谨慎,说明他心中有妙计,但不敢用,也没有执行,注定了他的失败。最后司马懿说诸葛亮“已落入我画中,必破之”。后来,事实是真的。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一部分被贬低,但也是事实。诸葛亮不久后死于五丈原。为了挽回面子,司马懿领兵杀了他。没想到,当他来到诸葛亮的军营时,看到了诸葛亮留下的一尊木制雕像。司马懿不禁感叹:“孔明乃天下奇才!”
为什么司马懿死后对诸葛亮的评价变得如此夸张?关键点恐怕只有司马懿知道。你能猜到司马懿的心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