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历史悠久的江南第一学堂景观
为什么这个“一家一义,九世同堂”的家庭,会发生两起祖先逃往外地定居,导致血脉中断,骨肉分离的事件?它们与当时朝廷和皇帝的命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后是难过还是开心?我们今天会如何看待当年发生的「弃孝而死」事件?
《江南第一世家》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如爱民报国、尊义重德、廉洁自律、德行高尚、遵纪守法、谦虚民主、尊老爱幼等。,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义门正》是忠孝仁义的传家宝,以“孝”名天下。明太祖的书《孝义世家》也叫《正义门》。郑义门“九代同居”的基本点就是一个“孝”字。孝先于义,没有孝就没有意义。古语有云:“孝为先德”,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孝治天下”,说“孝为德之本”,有“求忠臣必在孝子之门”之说。
郑氏《义门》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其中“孝感泉”是他们孝感天地的历史见证,位于柏林溪南岸一方井里的“孝感泉”是第一个家族同居的创始人郑琦的遗物。据《宋孝友传》记载,郑启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患有“风挛缩”,瘫痪在床30多年。他“拿了30多年”没有一句烦的话。一年干旱,小溪干涸了,但生病的母亲想喝它。郑琦在溪边“挖了几口泉”,以至于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上天,突然从地下涌出。大家都以为孝感在那里,因此得名。
"孝感泉"后人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并在泉上建了一座亭子作为纪念。
而郑《义门》的孝道更多体现在“义”字上,不仅表现在亲情亲情上,还表现在民族国家上,是“义”的意思。尤其是当国家命运和民族矛盾到了关键时刻,这一家的“义”升华为民族的“义”。因此,郑氏义士的“义”表现出一种不离不弃、忠贞不渝、主持正义、大义凛然的气节和品质。
“江南第一家”的两起事件,集中体现了这样一个“义”字。自古以来,孝不能两全,但以孝为儒家文化核心的“江南第一世家”在面对孝不能两全的问题时,毅然选择了“义”字。因为“江南第一世家”这两起事件,从来都是与一个朝代的更迭、一个皇帝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所以孝子出来当忠臣是理所当然的。
第一次事件是在南宋末年。1271年,北方蒙古人结束了自相残杀的皇位之争,建立了元朝,随后将侵略矛头对准了南宋。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虏了5岁的南宋恭宗皇帝。南宋朝廷长期被投降派控制,文武官员纷纷逃亡或投降。南宋遗老大臣卢秀福、文天祥、张士杰先后建立了两个小皇帝,成立了小朝廷,逃往南海。元军追杀小皇帝。文天祥在海丰战败被俘后,张士杰战船沉没。1279,19年3月,随着崖山海战的失败和陆秀夫带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南宋彻底灭亡。
从具体的历史角度来看,南宋虽然弱小和平,但南宋的小朝廷毕竟继承了中国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正统王朝,而元朝属于外来侵略者。据记载,蒙古士兵经过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芜,各业凋零。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野蛮侵略战争。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鹰派代表人物文天祥对南宋朝廷忠心耿耿。被囚禁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但他宁死不屈,心平气和地走向正义,因此被称为民族英雄。他的作品《穿越零丁洋》
“人生自古无死,修心养性,彪炳史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元朝统治者作为外来侵略者,虽然是蒙古贵族,却对汉文化一无所知。但在长期的战役中,他们意识到了中华文化在夺取和巩固政权中的重要作用。深知到家是巩固国家的根本,“江南第一家”的经验,以其家族政治、家庭伦理建设和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宗法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郑氏家族传到第五祖郑冲的时候,正值宋元之交,社会动荡,让统治者想尽办法寻找治理国家的良方。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元朝宰相逼迫南宋曾担任过元外郎的义门郑氏家族第六祖郑陈保投降元朝做官,郑陈保断然拒绝。他大义凛然地说:“古人云: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侍二君子。我怎么能做你们元朝的官呢?”他宁愿弃孝从义,忠于南宋朝廷。为了避免他们再次纠缠和报复,郑晨宝立即带着家人,从杭州湾划船去了很远的地方。在海上漂泊了很久之后,郑晨宝来到了高丽瑞山的阚月岛,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月亮岛上,郑晨宝和他的妻子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叫郑仁清,后来成了韩国的总理。据统计,从浦江迁徙而来的郑后裔世代居住在韩国,至今已有5万余人。直到2002年,韩国瑞山的郑氏家族和浦江的郑氏家族在河南荥阳参加一次祭祖活动时,发现两边郑氏家族的族谱中都有一个叫郑崇英的祖父。经史料证实,韩国瑞山郑氏家族与“江南第一世家”同属一系,双方在郑氏宗祠庄严签订了《归源书》。正是因为郑陈保忠臣的“义”,韩国郑氏家族在760多年后才来到浦江郑宅忏悔祖先。
第二件事是明太祖文健死后,朱允炆继位仅四年。他的叔叔朱迪,北方的王子,起来反抗。太子的实力很强,和皇帝文健对敌屡败屡战。朝廷里有很多官员,包括见风使舵的,打开城门,向太子投降。当时南京朝廷武将短缺,文健皇帝给了文臣郑义门的第八祖郑洽镇守校尉的指挥史。郑洽和廖平率领南京军民抵抗朱迪的多次篡权夺权,但寡不敌众,节节败退。1402年6月13日,经过四年的艰苦战斗,王艳朱迪终于攻破了南京,而皇帝文健不得不下令放火烧毁了这座宫殿。
文健在位期间,改变了朱元璋严厉的统治方式,采取了宽大的统治方式,让人民得到了休息,赢得了民心。文健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国王,他爱他的人民就像爱他的儿子一样,并用仁慈来治理世界。人们一说起,都说“四年宽政,解严霜。”文健王朝四年新政的成功赢得了人民和朝臣的支持。
对于朱元璋的生性,文健深有体察,所以在继位之初就开始改革,改变了朱元璋的一些弊端,史称“文健新政”。文健皇帝有意结束祖父的军人作风,大力加强文官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提高文官的地位,适当放权,不再将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因此赢得了朝臣的支持。第一次登上大宝,他就认定新年号是“文健”,这与奈爷爷的“洪武”形成鲜明对比。他还立即将六史提升为一品,开放科举,并下诏要求推荐文学优秀的人,授予官职。文健身边几个身负重任的大臣也是读诗书的才子。比如兵部尚书黄子澄,太常殿臣、翰林学士齐太和,洪武年间都是状元中的状元要状元。翰林讲学方孝孺是文健身边的主要谋士。他年轻时以聪明机警著称,后师从当代著名儒学家宋濂。他的诗受到同时代人的高度赞扬。而以江南第一派郑洽为代表的众多学生,自然受到建文帝的重用。正因为文健所倚重的大臣大多是文人,所以人们称这个新的朝廷为“秀才院”。在这种情况下,文人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因此他们有了底气,敢于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并忠于文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大批文人愿意为文健而死。
在登基的过程中,朱迪遭到了文健许多朝臣的激烈抵制。历史上著名的“儒林硬汉”方孝孺,宁死也不愿为篡位成功的永乐皇帝朱迪写信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代。方孝孺是郑义门的恩师,他拒绝写明成祖即位的圣旨,于是朱迪割了他的舌头,血流如注。他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篡夺”二字。一怒之下,朱迪消灭了他的十个宗族,包括873名教师、学生和朋友。这是一个骇人听闻、史无前例的集体惩罚案例。还有许多文健的朝臣也惨遭杀害,因为他们不想向朱迪投降。因此,在文健被抓住后,仍然有许多忠诚的人为文健而死。
郑洽就是众多忠臣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据史料记载,“京南之变”时追随文健的有22人,其中一人郑洽是浦江正一门人。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众大臣建议:“忠臣出自孝家,浦江郑的义门孝义一家可以活命。”郑洽对皇帝说:“我对高皇帝毫无感激之情。现在正是时候。”当文健皇帝同意时,每个人都同意在他身边有三个人,他们将与他们的师父和徒弟相称。其余乔装改姓逃离京城,乘船一路南下来到浦江,藏在一口与郑宅相连的枯井里,活了下来。
大臣们为何在危难之际提出“浦江郑氏义门孝义一家可以活下去”?而郑洽为什么如此感激建文帝?原来“江南第一世家”的后代与明皇室正统集团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早在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郑义门的孝道就闻名天下。为表彰义门代代相传的孝道家风,朱元璋亲自给“江南第一家”作表扬信,号召全国人民学习。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一百年后,他的后代会在他亲手赐下的“江南第一世家”里存活下来。
据史料记载,浦江郑氏家族是江南望族,已有三百年历史。郑共居15代,故称“郑义门”。明朝洪武初年,郑氏家族的父母郑炼在明帝国首都南京工作。很快,灾难降临。郑炼卷入了“胡谋反案”,在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面前,人人避之不及。然而,郑氏兄弟却不同。当官派人上门捉拿,郑炼的六个兄弟争着担“罪”。消息传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感慨道:“像郑这样的世家,怎么会有汉奸盗贼呢?”于是下令赦免郑氏兄弟,并邀请在这次“打击犯罪”中最无私的郑的弟弟郑勋担任左参议员。据说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为了表彰郑氏家族的“忠、孝、仁”,特意赠送了“江南第一世家”的牌匾,从此一直挂在郑氏宗祠。
关于郑氏家族的忠心,朱元璋在培植自己的皇太子时,是从“郑义门”中挑选东宫官员的。在此期间,郑炼的弟弟季峥和郑毅相继得到提拔和重用。自从在任东宫大员以来,可以说他的与浙江浦江郑氏家族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事实上,当时已经是明朝接班人的朱标太子也和郑谷友有一定的关系。原因是朱标的老师宋濂,家住金华迁西,因仰慕郑氏一家第九次同居的“孝心”,迁居到离郑氏宗祠约一公里的山脚下,直到1360年朱元璋邀其入京为官。正因为如此,朱标的儿子上台后不久,就表现出与郑氏家族的密切关系。当时,郑家的父母也到南京祭奠谢皇帝。皇帝亲笔题写了《孝义嘉》一书,送给郑,后被郑家收藏。
文健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靖南之乱”后,被迫退位逃亡。他的下落60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至今仍是历史十大谜团之一。许多关于江南第一世家的历史记载显示,文健皇帝曾在此避难。
郑义门父母把建文帝藏在万松岭和东明山麓,那里古树遮天。江南第一古迹,至今仍有反映文健皇帝在此避难的历史遗迹,包括帮助文健皇帝逃脱囚禁的枯井“文健井”,以及皇帝文健藏身的小阁楼“老佛社”。郑后裔大婚堂——长三公庙18门板上,中花板刻有皇帝从继承皇位到退位出逃江南第一世家的完整故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相传文健皇帝避难到郑宅街看灯笼解闷,被打灯笼的村民认出。他马上跪下敬礼,水龙头跟着人跳下来,边走边不断磕头。此后,这种旨在向文健皇帝致敬的高脚灯座一直延续至今。
面对孝不能两全的问题,忠于皇帝的郑洽随皇帝出征,毅然选择了“义”字,继续护送皇帝文健逃往南方。之后,他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乞讨食物而逃,连他心爱的儿子郑安之也战死沙场。郑洽一生追随文健皇帝,他决心在福建宁德的郑歧村隐姓埋名。直到现在,被大量史料证实,这个隐藏的故事被发现了。
郑洽冒着被斩头灭族的危险收留了一个被赶下台的皇帝。整个郑氏家族做“江南第一家”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诚意,这才是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精神的真实写照!忠臣郑英勇就义,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600多年后,福建宁德郑歧村郑的后人来到“江南第一世家”浦江认祖归宗。
以前“江南第一家”祭祖的时候,钟声在二十五点半响起。为什么会在一点半响?原来,郑洽不顾家人安危,一心效忠国王,随皇帝出征。郑家因怕牵连,暂时将郑洽的名字从族谱中剪掉。后人祭祖前本应鸣钟二十六次,却因郑洽名字禁忌而不得不鸣钟二十五次。然而,后代不想隐藏他们的名字。二十五后,他们鸣钟半响,以示郑洽随皇上离去之意。这个习俗已经有600多年了。
2010年3月22日,“江南第一世家”在认祖归宗的盛大仪式上,第一次敲响了26个完整的钟声。郑义门第八祖的二十六个兄弟和后代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失踪”六百多年的郑义门的第八个孙子,终于从已故大臣郑洽那里回到了祖屋,郑义门的孙子们聚在祠堂里安慰他。
“江南第一家”的两起事件,虽然最初都是因为孝不能两全的问题,但郑的先人只能暂时忍痛割爱,弃孝从义,转孝为忠,造成了带有一定时代色彩的悲剧结局。然而时隔六七百年,韩国和福建两地的郑氏后裔相继认祖归宗。不就是“江南第一家”在历经百年苦难后,终于达到了传承孝道,让仁义孝双方皆大欢喜的目的,成功解决了一个自古以来令人费解的难题,从而演绎了一出美哉、孝感天地的传奇历史剧吗?
“江南第一家”认祖归宗事件,诠释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的伟大的“义”字。今天,我们将赋予“义”字新的内涵。“义”就是要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在责任面前表现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崇高精神境界。“富国有多难,就有多成功。”面对外敌入侵的民族危机,以及自然灾害的民族危机,都是如此。近年来,在中华民族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毁灭性的汶川和玉树地震时,全国军民义无反顾,充分展现了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勇于战胜困难、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