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烹饪时的香料是从哪里来的?古代烧烤调味品的进化史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吃饭永远是第一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古往今来,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除了吃饱,还要吃好。

我看到烟在升起,火在熊熊燃烧。刀起刀落,内功满满。色、香、味、味俱全,才能做出一顿满意的饭。

大多数美味的食物,没有调料,就像没有灵魂。我们这个调味家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上,写下了不一样的故事。

3000多年前就记录了古代关于调味的讨论。翻阅古籍,发现“调味”总是和“和”字一起出现。比如梅成的《七发》里就说:“伊尹受难,伊雅和解。”

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叫伊尹。这个人太棒了。他是商朝早期的一位大臣,也是厨师的祖先。他被称为烹饪圣人。他是古代优秀的食品研究专家,擅长烹饪和调味。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伊尹想接近唐成,帮助他成就大事,但是他没有门路。后来,娶了辛家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的仆人,成了的奴隶,在厨房里帮忙。

有一天,他背着砧板和一口大锅来看汤,并呈上事先准备好的天鹅汤,大受欢迎。我很高兴享受美味的汤。伊尹讲了很多通过烹饪来治国的道理,说治国和做饭是一样的,只有恰到好处,事情才能做好。唐成惊讶地发现这个厨子不简单,于是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让他做了宰相。

厨师当了总理,是不是抛弃了自己原有的业务能力?不完全是。伊尹对调味的判断,记载在《吕春秋本味篇》一书中。

伊尹认为,烹饪首先要了解原料的自然属性。水生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美味食物的主要来源。烹饪温度要适中,注意三脚架的变化;最终的美味要符合以下要求:“久而不害,熟而不烂,甜而不喃喃,酸而不凉,咸而不减,辣而不烈,淡而不瘦,肥而不腻。”

有了这样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伊尹成为了中国调味品的创始人,《吕春秋本味篇》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烹饪理论的代表作。

我们调味家族的前三位成员是盐、梅子和酒。

先说盐。是家里的大哥。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在海水中提炼盐。盐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还可以做成腌制品。

历代出现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之后。西周时期,山西运城的池盐非常有名。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开始提倡使用井盐。新疆、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岩盐最为丰富。

虽然盐的种类看似五花八门,但受限于当时的提炼技术,最终的产品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味。贫困家庭只能皱着眉头咽下去,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吃到相对新鲜的产品。

咸、苦、酸、辣、甜“五味”,咸居首位。对于盐这位大佬,我再介绍几句。

由于盐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汉武帝以后,政府直接控制盐,贩卖私盐是重罪。

一方面,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士兵需要盐才有作战的力量,所以通过控制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另一方面,盐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政府垄断销售,老百姓还要买,利润空间巨大。唐宋时期,食盐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到了元代,占了8/10。

那么,如何打击那些贩卖非法食盐的人呢?

首先,为什么会有非法食盐。官盐虽然很贵,但是质量根本就和价格不匹配,而且掺杂了很多泥沙,所以垄断产品的客户认知度很差。

而私盐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过精心提炼,纯度高,不含税后,价格也降了不少。

虽然比官盐便宜,但私盐还是很赚钱的。因为盐的生产成本太低,利润极其可观。有人算过,倒卖一次利润可达1,000两白银。在这样一个暴利行业,想发财的人自然要冒险。

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规定食盐不得跨境销售。因为各地的盐品种特点不一样,很容易查出是不是非法盐。

自唐代以来,在各产盐地区设立了政府办公室,以监督盐的生产和销售。如果你跨境贩卖非法食盐,你将被判死刑。这样严厉的惩罚一直持续到宋朝。明清改为100棒,流放三年。

说到盐,就说梅吧,她是家里的二姐。注意,这个梅子不是梅子,不是有三个老冷朋友的梅子,而是梅子,称之为酸友更合适。人们看重的主要是它的酸味。

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一根鱼刺,缝隙中发现一枚梅子。这里的李子明显是用来调味的,最合理的解释是去除鱼的腥味。

因为食物的腥味,盐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时,梅子的“酸”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价值。毕竟在醋出现之前,梅子真的是很好的替代品。

到了秦朝,“酸味”是当时最流行的口味,梅子也成了网络名人里的调味品。在《尚书》中,武丁曾说:要做肉汤,要选盐和李子。另外,秦人特别喜欢喝酸汤。

酒在家里排行第三。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的考古发现表明,夏商时期人们就用酒做饭。

最早的酒是用谷物自然发酵的。《世本》中记载,夏人凭借风俗习惯把酒作为调味品,所以他被称为“酿酒第一人”。

商朝时,人们不仅掌握了粮食发酵技术,还用桃、李、枣酿造果酒。后来甚至出现了浓香型白酒,与食物混合烹煮,提神醒脑。

其实盐、梅、酒只是古代的三种基本调味品。除了他们之外,家里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成员。

糖,家族中的第四个,出生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甜”是五味中最美的。

最早的一种糖是蜂蜜,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原料。在周朝,人们用蜂蜜浸泡水果来食用,贵族们将蜂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东汉时期开始人工饲养蜜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蜜饯。宋代以后,人们喜欢在烹饪和做蛋糕时使用蜂蜜。在黄州,蜂蜜曾被用来酿酒。

后来出现的第一种人工糖是麦芽糖。它有一个区块,叫做“场”;也有稀疏的叫“易”。只要是含淀粉的谷物都可以做原料,因为从大麦芽中提取的最多,口感最好,所以叫“麦芽糖”。

在西周,麦芽糖已经成为宫廷中常见的调味品。《诗经》中甚至夸张地提到,土地肥沃的地方,苦菜长得像麦芽糖一样甜。

为了更好的入味,厨师们还尝试用蜜枣、栗子、甘蔗来烹饪。《楚辞》中记载,在烹调甲鱼肉、烤羊肉时,可以用浓缩的蔗髓涂刷调味上色。

古人从甘蔗中提取糖分,普通人终于可以吃甜食了。唐朝时,鉴真和和尚去日本旅行时,带了两公斤多的糖,并把制糖的方法传给了当地。宋元时期,有专门生产蔗糖的工厂。江浙一带的人喜欢炒菜放糖,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还有一个地方,人们最喜欢的菜一开始都是甜的,那就是四川。魏文帝曹丕在《致臣子书》中说,四川人不喜欢鸡和猪的味道,烹饪时喜欢用糖调味。西晋的左思也称赞蜀中到处都有采蜜的蜂箱。

到了唐代,印度制糖技术传入中国后,四川内江出现了大面积的甘蔗种植园,内江也被称为“甜城”。四川人不再独爱甜,是在宋代以后。

家里第五个是酱。据《礼记·曲礼》记载,周朝时期,酱就已经作为调味品使用了。有经验的吃货只要看到上的是什么酱料就能猜到会吃什么菜。

当时“酱”是“糖”和“酰基”的统称。前者指的是鱼和肉做成的酱,后者指的是酸酱和酱。后来,除了鱼和肉,水果和蔬菜也被用来制作酱料。

汉代“酰基”独立出来,专指醋。当时人们研究出了制作豆腐的技术,酱油的大军进一步扩大,招募了豆类原料,发明了人工调味品:酱油、豆豉。直到明代,豆瓣酱的应用较为普遍,而鱼和肉酱逐渐被淘汰。

中国酱香是古人喜爱的调味方法,也是餐桌上的灵魂风味之一。曾经难以下咽的食物,一旦和这种神奇的调味品结合,比如蘸酱或者浇酱,口感立马大幅度提升,颜值瞬间升级,真正实现了色香味俱全。

所有调味品中,最过瘾的是辣。麻辣一味和孙悟空一样,成员很多,有带“椒”字的花椒、辣椒、辣椒,也有不带“椒”字的山茱萸、生姜。

先说花椒,花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麻辣调料,是“三大香料”之首。事实上,“胡椒”一词的原意是胡椒。

花椒出现在商代,《诗经》中多次提到。战国时期,辣椒被用来增加肉的美味,楚人也用它来泡酒。古人煮茶的时候和现代人不一样,一定要加胡椒和桂皮。

北魏时期,人们开始大量使用胡椒。到了唐代,辣椒在菜单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五分之二。宋人做鱼和肉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川椒。到了元代,宫廷的羊肚也喜欢用花椒,甚至发明了花椒面汤。

即使在明代,辣椒在菜谱中的比例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当时朝廷从四川购买辣椒,可达8000阿津一年,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三湘”的另一个成员是山茱萸,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尤其是四川人,特别喜欢用。山茱萸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在川菜中。山茱萸也用于腌鱼。

到了明代,山茱萸已经成为川菜调味的主力。《本草纲目》中记载,四川人常吃的油辣椒是用山茱萸制成的。具体做法是将一升山茱萸和十升猪油一起炒成辣油。

“三湘”的第三个成员是姜。据说是神农发现的,因为姓姜,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姜”。

先秦的人没有姜是不能吃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姜来调味。《吕氏春秋》说,最好的调料是来自杨浦,也就是巴蜀地区的生姜。后来,同样优秀的生姜来自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古人吃肉的时候,也会放一些生姜。比如东汉的张衡就曾经提到,汉朝的人做肉菜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姜。此外,姜叶是制作肉干的重要原料。将生姜和肉桂切成片,洒在肉上,不断拍打使肉变得坚实,然后用盐浸泡并自然风干,这是一种受欢迎的美味。

姜的实力不容小觑。是“三香”中最强的。当其他两位成员被其他材料取代后,姜一直流行到现在。

那么,什么会取代花椒和山茱萸呢?是胡椒。胡椒是一种杂交品种,其祖籍在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它来到中国,与丝绸之路有关。它是从中亚和南亚传入的。

胡椒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明代郜琏的《尊生八记》中,作为观赏花卉传入中国。

直到清朝,人们才开始用辣椒作为调料。康熙年间,《花镜》中记载,部分地区的百姓已经吃到辣椒,但并不普遍。直到光绪年间,川菜的菜谱中出现了大量的辣椒。然后,四川人脑洞大开,发明了辣椒豆瓣酱。

辣椒也是辣味的重要来源,起源于缅甸和印度,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是一种罕见的成分,而且相当昂贵。平时舍不得吃,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在汤碗里放几片。

唐朝有个贪财的宰相袁载。当他被抢劫时,人们发现了800石胡椒,超过60吨。原来袁载囤积这些辣椒是为了卖更高的价钱,可见当时辣椒的珍贵。

直到明朝,辣椒的价格才下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时的辣椒已成为全国各地的日常调味品。

本来麻辣的味道并不起眼,尤其是引入辣椒之后。仅仅一两百年,中国人就没有辣的食物了。

还有一部分成员,即使没有上述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的存在感,甚至有移民身份,也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先秦时期出现的葱、芥菜、韭菜,都是地道的原住民。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蒜和香菜。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大蒜被视为荤菜,僧人是不允许吃的。

从明朝开始,人们开发了香油、芝麻酱和腐乳。晚清时期,外国殖民者自带调味品,如咖喱、酱等。19世纪初,日本人发明的味精开始在中国流行。

南北朝时期,有一种复合调味料曾经非常流行,叫巴合鲎。据说这是一种非常浓郁的调味品,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它的配方和具体制作方法被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进了《齐姚敏书》。

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从弱小走向丰富,如今俘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其中我们的调料家族功不可没。

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调味品也在不断更新。无论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混合口味的和谐,背后都有中国人的无限智慧。这就是兼容,这就是和而不同。

作者:我们的客座作者肖工

参考资料:

调味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中国古代的调味品,以及“炎黄子孙”的称谓,都是从盐开始的,在古代“得盐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