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的历史沿革
西周时“此地”是沿无县无市的行政区划,但尹吉甫领兵北伐时,首先是“屯兵于此”,修筑工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设立陶萍郡,隶属太渊郡。
汉代平遥为竟陵、中都、吴县之地。
北魏武帝时期,因避拓跋焘皇帝隐姓埋名,将汉陶萍(原址在文水县西南)迁至竟陵以西,将陶萍改为平遥。平遥城作为县城,是平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隋唐时期,山西作为军事重镇,在抵御北突厥人入侵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当年,平遥以一面夯墙经历了冷兵器时代自卫战争的考验。
北宋初,为了平定北汉政权,赵匡胤出兵烧平遥城。
唐宋时期,平遥古城的商业贸易初具规模。
元代至郑铮九年(1349),城内沙巷街以西仍为城外,“桑园成林,鸟语争鸣”。
明朝洪武二年(1369),西城墙被洪水冲毁,留下红色泥沙。第二年扩建时,城墙西移,就有了沙巷街。
明洪武三年(1370),平遥城墙在“旧城池”的基础上开始扩建,周长“九里十八步”,改建为“围十二里八分,高三尺二,深一尺,宽一尺,六门二物,一南一北”,城墙已砌砖。
明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城市建筑的向外扩张。郑德四年(1509),在秦汉门外修筑了“郭关城”一面,“郭关城”是在“关厢”外修筑的又一座城墙。墙体用素土夯实,墙高约6米,上面建有女儿墙。墙间拱门位于龙王庙左侧,称为“东门”。“东门”面对惠济河,北望“九眼桥”,是通往“官道”(像今天的国道)和太原府的必经之路。
明代中期,古城的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
明清500多年间,平遥城墙经过26次修缮补充,形成了现有规模。即周长为6162.68米(与明初“十二里八分四厘米围”一致)。平遥城有六座方形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两座,形似“龟”,所以平遥城又叫龟城。作为城市的象征,城楼存在于明代,重建于清朝康熙时期。古城内的四条街、八条小街、七十二条龙街也形成于明清时期,反映出平遥县为县治所,始建于元六年(1346),历经元、明、清三代。
作为古城主要组成部分的民居、商店和作坊,是在15世纪初随着晋商文化中心城市的形成而逐渐建成的。
清代中期,古城的商业贸易一度繁荣,发展成为全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清三年(1823),日升昌票号诞生,平遥商帮迅速崛起,进一步促进了古城贸易的发展,延续了百余年。
民国七年后,公路、铁路相继开通,促进了平遥的开放。各种洋货大量流入平遥,占领市场。
1938年2月,侵华日军入侵平遥城,古城经历了日本法西斯八年的烧杀抢掠。许多建筑要么被摧毁,要么变成了军事设施。日军推行新经济封锁政策,城内店铺减少,满目萧条。
20世纪中期,郭芙管城终于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平遥古城的保护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拨款用于大成殿、双林寺等文物的维修。
5月24日1965,山西省人委公布平遥城墙、双林寺、振国寺、文庙大成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时期,由于资金匮乏和“破四旧”、“挖深洞”的盛行,古城内许多原有的文物古迹或被侵占或被拆除,遭受了天灾人祸的破坏。城墙周围开始建造大量的房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城保护进入正常轨道,县政府成立管理机构,制定政策法规,大力融资维修古迹,修建道路,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业。
65438至0979年,国家拨专款维修双林寺、振国寺和城墙。
1986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5438年至0990年,平遥城市布局分为古城保护区和新城发展区。
1993年,平遥城墙城墙全部修复,72座瞭望塔重新竖立,魁星塔重现昔日风采,太和门、秦汉门、凤仪门三座瓮城恢复原状。
1997,65438+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名录。
2000年底,平遥古城基本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