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人口多吗?

人口:35.03万左右。

人口密度:145人/平方公里。

陇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龙州,因其位于含山而得名,是陕西省西部的一个边境县。东邻千阳,南接陈仓,西北与甘肃的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灵台等县毗邻。面积2418平方公里,辖1个管委会,158个行政村,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7万人。宝中铁路和204省道贯穿全境,是陕甘宁交通要道和边贸重镇。

陇县耕地541.2万亩,林地1.7677万亩,草地70.36万亩,森林1.56万亩,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45.5%,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654338。有1000多种野生植物和1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动物。矿产资源储量大,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农牧业生产条件优越。大黄、党参、当归等中药材闻名全国。陇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秦艽GAP基地县、全国玉米制种和商品牛基地县。乳制品、烤烟、核桃三大产业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重点工程、科技教育四大驱动,精心打造畜牧、烤烟、水果、建材、旅游五大县,努力构建和谐龙州。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4.38+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5.438+0.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438+0.86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438+0.3、23.7%和65.438+0.2.4 %。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

地理位置

陇县行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地处渭北高原西缘(关山东麓),位于东经106 26′32″~ 107 8′165438″北纬34° 35′17″。南北宽57.6公里,东西长59.7公里。川源境内地域狭窄,山沟幽深,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西北的主要关隘之一,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有一把“收窄”的钥匙

_气候:

境内海拔800.2 ~ 2466米,高差1.664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根据地形特点,境内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三个气候带:一、北部半干旱温带气候带;Ⅱ.中国中南部浅山区的温暖、凉爽和半湿润地区;ⅲ.南方潮湿寒冷的中山地区。县城所在的川岛地区,年平均气温10.7℃,0℃时平均积温4000℃,10℃时平均积温3400℃。年平均降雨量为600.1毫米;无霜期为200天;年平均日照2033.3小时,日照百分率46%,≥0℃期间平均日照1605.5小时,≥ 103.8小时期间平均日照。”说道。

_地质和地貌:

陇县是少数几个地貌多样、破碎地形复杂的县。它位于渭北高原西部的关山和前山之间,县城位于何谦河谷中部。总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全县有丘陵3429座,沟渠1746条,主要河流4条,主要支流64条,其中最大的何谦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流经县城中部,其余三条河流分别向南、向北,交错切割,自然形成了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沟谷倾斜的复杂地形。这些复杂多样类型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因素是地质条件,其次是气候等外力。陇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体系代表了不同构造形态的综合体。该地区可分为五个地貌单元:

1,黔山低山丘陵、黄土梁沟壑区;

2.河谷阶地区;

3.关山山区;

4.六盘山丘陵区;

5.景福山区。

历史的发展

陇县因地处龙山山脉东段而得名。陇县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千谷繁衍生息。

陇县建立较早,商朝为亚国疆域,周朝(约公元前771)为驻地,是秦人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定名为“_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改城为“郡”,龙关所在地,故称“秦都龙关”。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北魏孝明年间(公元517年),设_县,二年(公元553年)改为“龙州”。历经五代、宋、元、明、清,辛亥革命后(公元1913)

名优特产

陇县名优特产和工业资源丰富。花椒、核桃、生漆、木耳、烤烟等珍贵中药材汇聚一堂。长焰煤、石灰石、大理石、结晶石墨、石英岩、磷矿以及铅、锌、钼等矿产资源丰富。经过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以水泥、花岗岩、乳制品、炸药生产企业为主,进行资金、技术和政策倾斜,以优势企业装备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冠山、瑞福、和食等品牌的奶粉及乳制品、秦龙牌、亚特牌水泥、龙州红花岗岩、五味子酒、2#岩石炸药等产品多次获得鄢国及省级奖项,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1,辣椒。肉厚长,质地匀称,色泽鲜美,被誉为秦椒之王。鲜辣椒年产量700多万公斤,远销东南亚、欧美,并获得国家外贸出口信用证书。

2.核桃。皮薄饱满,香甜酥脆,营养丰富,主产于南方浅山区和西北山区,年产核桃400多万公斤,被国家定为出口免检产品。

3.烤烟。自80年代初开始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5292万公斤。是全省第二大烤烟县,“关山”牌烟叶是陕西省三大名牌产品之一。

4.西洋参。是滋阴生津的名贵中药。1979试种,1985以来大面积种植。现有面积65438+万平方米,年产量1.5万公斤。

5.五味子。具有补心肾、益脾胃、开胃安神的功效。吃起来酸甜可口,做出来的饮料味道鲜美,药效更明显。其资源广泛分布于关山林区,年产量达50多万公斤。陕西神韵五味子酒业有限公司中国五味子酒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6.沙棘。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被称为Vc之王,其果汁是上等饮品。资源遍布南北山区,年产量200多万公斤。

7.大理石和花岗岩。总储量654.38+0.5亿立方米,品种多,质地好,优于石材。龙舟红花岗岩享誉全国,产品远销东南沿海和安等大城市,主要有上海宝钢的“如”雕塑、安大清路的“丝绸之路”雕塑、临潼的“秦统一”雕塑、岐山周元广场的“武王归齐”雕塑等。

8.乳制品。和食、关山、政和三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年生产乳制品6390吨,液态奶1.38万吨。“和食”牌、“冠山”牌系列奶粉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食品行业顶级品牌称号,“瑞福”牌干奶粉填补了全国市场空白。

当地习俗和惯例

_龙州海关:

春节,陇县也叫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为过年做准备。腊月二十三,送灶王,又称“送厨房”、“扫房子”。腊月三十,贴窗户,贴窗花,贴年画,贴对联,贴门帖,贴门神画,备酒菜,给祖宗敬上包子和菜,烧香,点蜡烛,祭祖,放鞭炮,开始新的一年。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喝,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子女和新婚妻子发压岁钱,说过去的就是现在的,谈工作,谈家庭。午夜过后,在院内点燃柏火,燃放鞭炮,插香迎神,迎来新年,称为“迎喜接福”。正月初一早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烧香磕头祭祖。早餐是饺子或肉末面条,午餐是宴会和馒头。初二后,携带礼物走亲访友,称为“拜年”。在这里,村庄装扮成社火,搭起秋千,人们尽情欢乐,享受新年。

元宵节是一年一度习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县人称为“初一”“高十五”。元宵节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吃汤圆;二是在灯笼上看花灯、烟火、猜灯谜;三是玩社交火。正月初五以后,各种形状的灯笼,如暖锅灯笼、鱼灯笼、虎灯笼、兔宝宝灯笼、猴小孩灯笼、西瓜灯笼、纱灯笼、宫灯、龙灯笼、莲花灯笼、拔火罐灯笼等。,上市销售。从初八开始,婆家开始给未婚媳妇送灯笼,带礼物或蛋糕。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节。夜晚,城乡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挂着天灯、门灯、坟灯,孩子们提着彩灯走来走去。新媳妇会在第一个元宵节去舅舅家或者舅妈家“躲灯”。这个习俗与民间传说有关。

元宵节比赛已经成为龙州的一种习俗。正月十五上午,县农村协会的社区消防队全体来到县城打社区火。每年少则四五十支,多则180支社会消防队,服装精美,形式多样,阵容庞大,人山人海,观众超过565438+万。经过社火的单位和居民在门口鸣枪迎接,竖起红色横幅,赠送礼品作为奖励。近年来,龙州社火在省外已小有名气,有20多个国家的朋友和数万名国内专家、记者观看、采访、宣传。

_龙州社火:

龙州社火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盛于宋、明、清。据龙州旧志记载,早在秦汉时期,龙州民间就有“百戏”。公元前209年,古龙州人根据黄公富和白虎的故事编排并表演了《焦西地》和《东海黄公》。公元前81年,汉昭帝元年至十三年,《龙州志》记载“正月每夜,街上陌生人,鼓响,火把照地,人面兽面,男为女装,形迹怪异,以秽物为乐,内外观察,兽不相避”。明清时期,龙州古庙会唱戏斗法,县内各社火并昼夜不断,随景而变,已形成争夺社火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州200多个行政村有300多个“社火会”。规模越来越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表演技巧更加精湛感人。并且一直保留着服饰的原始和原始形态。近年来,在陇县党政部门的重视下,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陇州社火巡回赛”,传承发展了民间艺术,鼓舞了城乡人民的精神士气。人民期盼富裕、发展、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已经形成。

龙州社火的种类有:马社火、北社火(即朔社火)、举社火、山社火、高辛、高跷、车社火、秋招、跷跷板、舞狮、舞龙、耍大头、古代参军、竹马、陆舟、刀舞、棍舞、秧歌、腰鼓舞等

龙州社火的表演形式:除高跷和布什硕唱腔表演外,大部分属于造型艺术。龙州社火的表现内容:多以仙佛炼道鬼神;忠诚的烈士,穿着长袍;孤傲,喜怒哀乐;钹驱棍,骂汉奸,骂他。内容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演义故事为主,也有求吉、礼赞政治和谐、宣传经济发展的。

龙州社火的特点:马社火是龙州最常见、规模最大的社火。各种社火表演队门前都有“黑虎灵官”开道。各类社火表演队的锣鼓阵容庞大,节奏激烈,气势磅礴,震耳欲聋,表演者昂首挺胸,好看极了。展现了黄土地西部壮士的英雄气概。龙州社火生动夸张的脸谱形成了主要特点。

龙州社火享誉海内外。2006年,龙州社火应邀到广东省吴川市演出,获得大奖。近年来,有30多个国家的朋友观摩了龙州社火,国内有1万多名专家学者、记者和有关领导观摩了龙州社火,宣传了龙县社火。

龙州社火千年不衰,体现了根植于民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展示了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

_龙州社火脸书

龙州社火纯粹是一种哑剧表演形式,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类似舞蹈雕塑造型的长时间表演。观众只能从社火扮演的角色所描绘的脸书中读出内容,这就要求脸书的设计以音乐为基础。

龙州民间艺人根据自己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进行大胆细致的创作。色彩图案的运用和线条的穿插变化,在突出人的外貌特征方面非常细致、具体、直观,给人一种原始清晰的感觉。

改革开放以来,陇县文化部门十分重视社火面具的发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社火面具工艺品展览和民间艺人培训班。上世纪80年代,县里支持陇县胡百川同志收集出版了《陇州社火的面貌》一书。近年来,县文化馆副主任杨炳权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将龙州社火面具制作成农具,创作了一个发夹一个锅盖的社火面具独特作品,受到了中央、省、市电视新闻媒体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龙县民间艺术的文化产业化步伐。

_龙州民间布艺工艺品“猪枕”

布艺是刺绣的一个分支,是由刺绣工艺中的绒头秀发展而来的姊妹艺术。

陈美娥,陇县东南镇烟雨山村村民,宝鸡市“民间艺人”,三代人都在做民间刺绣和布艺。她的《猪枕》于1985在县馆展出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5年,猪枕被国家邮电部门选为生肖邮票在国内外发行,陈美娥在全国首映式上签名留念。

“猪枕”以黑布为面料缝制而成,猪头做成立体夸张造型图案,头和猪身绣有彩色线条图案。猪嘴高跷,鼻孔朝天,大耳朵伸在身前,可爱极了。猪枕有避邪的意思。

_龙州刺绣

龙州刺绣艺术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其浪漫、粗放、强烈、自然、多彩的造型给人以美的欣赏。其特点是图案夸张,刺绣精美,针角严密,乡土气息浓厚,每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女性的内心感受和美好祝愿。

龙州刺绣品种有:绣花枕头、绣花门帘、绣花鞋、绣花鞋垫、绣花壁挂、百花窗帘、万元伞、五毒胃、香囊、虎帽、狗帽、袖子、虎鞋、虎枕、猫枕、猪枕、五毒耳枕、秦枕、三文鱼枕、鱼枕等。

“龙风显得吉祥”、“麒麟送子”、“寿星图”等刺绣表达吉祥;用“五毒肚”、“五毒耳枕”、“五毒凉帽”驱邪。“松鹤延年”“五福持寿”寓意吉祥长寿;“喜鹊闹梅”、“莲生贵子”、“风悦牡丹”、“松鹤鹿雁”、“石榴多”让新婚男女群体和谐美满。《王翔卧冰上》、《李存孝杀虎救父》、《二十四孝图》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龙州刺绣和这一地区的其他民间艺术品一样,也是依靠民俗来生存的。

近年来,在县文化局、县文化馆、县民间艺术协会的组织下,近千名城乡刺绣专家投身于刺绣加工、创新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使龙州刺绣冲出省市,走向世界。

_龙州皮影戏

皮影戏在龙州流传已久,是从剪纸发展而来的。由于皮影戏班的组织相当简单,需要的人也不多,表演幽默风趣,富有乡土趣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全县农村仍活跃着7个皮影戏班。完整保留了西路皮影戏的原始风貌。

龙州皮影戏的制作主要是由已故的老艺人陈兆贤发起的。他的制作艺术是陕西西路皮影戏制作的主要代表,他制作的1000多件皮影戏(粉彩)体现了高超的雕刻技术和娴熟的绘画技巧。陈兆贤从艺40多年,雕刻了3000多件传统和现代的戏剧人物和风景影子。150余件皮影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件作品在各类展览中获得大奖。1989年入选中国民间艺术家名人录。

龙仙牙乡玉村村民陈秀雯是龙州皮影的传人。他从小跟随父亲陈兆贤学习。他制作的皮影戏,图案、色彩精美,造型装饰性强,线条流畅多变,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细节雕琢精细,粗糙部分简洁凝练,节奏感和节奏感强,刀法操作自如,起弯准确。他的600多幅作品出口到国外10多个国家。

_龙州灯

制作灯笼:每年元宵节都有让孩子们游泳的习俗。民间门类多,风格奇特。有花蓝、鼓、拔罐、锂鱼、兔子、汽车等。,都是手提灯笼。另有挂宫灯、纱灯笼、旋转灯笼等。都是挂灯笼。吊灯必须由好工人制作:便携式小灯是国产的。正月初一扎,正月初十后,方纸糊染色装饰出售。近年来,人员配备范围逐渐从南方乡镇扩大到县内各村。

_龙洲窗花

龙州的窗花有画和剪两种。它主要由妇女和儿童自己使用,形成了庆祝春节和装饰房屋的主要产品。春节前上市。清代至民国初年,用纯色纸雕琢,不作画染,图案以花鸟人物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色窗花已全部被染色窗花取代,这种窗花雕琢精良,刀工娴熟,构图集中,染色鲜艳,深受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岁末年初,在陇县一些乡镇的每一条街道上,随处可见别出心裁的陇州民间艺人雕刻的窗花和剪纸,形成一道美丽的民俗风景。

陇县经济

_龙现实业

【龙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陇县原始手工业早在6000年前就已形成。特别是明清以来,手工业作坊的数量不断增加,产品也日新月异。印染、制糖、竹器、席箔、麻绳、金属制造、火药、造纸等工业作坊日益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几千年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打破,生产力得到解放,工业开始雨后春笋般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逐渐发展成为西秦工业重镇。陇县工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近代工业的诞生和兴起。1938年,新龙煤矿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陇县现代工业的开始。1947年春,Xi安西华火柴厂迁至陇县。1949陇县7月解放前,陇县除两个半机械化工业企业、煤矿和火柴厂外,其他行业均为小规模工业作坊和作坊,涉及酿酒、缝纫、金属制造、炼铁、皮革、烟花、纸炮等行业120户。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关键建设期(1953-1957)。从1953开始,经过合资、转制、改造为国有企业,先后成立了龙县竹子生产合作社、龙县武夷木材生产合作社、龙县上协合作社、龙县顺兴酿酒厂、地方国营龙县机砖厂、龙县铁工业生产合作社,形成了酿造、锻造、手工业的基础,这是新中国成立龙县工业以来的第一个。到1957,陇县共有合作企业6家,合作生产组7个,公私合营企业1家,国有企业2家,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6家。工业总产值23.83万元(价格)。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显现。

三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宝鸡被国家列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地区,迎来了陇县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在此期间,陇县共建成投产工业企业12家,包括电池厂、陶瓷厂、印刷厂、水泥厂、化工厂、防雹设备厂等地方国有企业,使陇县在能源、建材、化工等新兴产业上更加突出。

第四,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这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参与竞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贺氏公司、关山乳业公司、亚特水泥厂等龙头企业相继涌现,主导产业不断凸显。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陇县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确立了西秦工业中心的地位。

【陇县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工业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全县工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强劲,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654.38+0.85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9亿元,增长30.2%;实现销售收入465,438+0.5万元,同比增长365,438+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543.8+0.57亿元,增长23.6%。这个县的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40家。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二是工业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以乳制品为主的食品工业、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水泥民爆产品为主的建材工业。发展了医药产业、旅游纪念产品等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了机械加工等26大类146个主要产品的地方产业发展。“和食”牌奶粉、“关山”牌奶粉、龙州红花岗石板材、五味子酒等产品分别荣获部、省、市名优产品。三是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随着南苑新产业基地和朱家寨食品产业基地的启动,为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加快了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全年签约投资项目35个,签约投资7.5亿元,到位资金2.63亿元。实施了贺氏乳业公司、关山乳业公司、沁源煤业扩能改造、中药饮片加工厂建设等8个产业建设项目,项目投资65438+5600万元。全年生产奶粉6200吨、液态奶3.2万吨、炸药4500吨、水泥20万吨,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第四,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6.5%。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54.38+0.26亿元,增长654.38+02%,占全县工业比重的68%。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_龙现农业

[农业概况]

陇县辖16个乡,158个村,农业人口22.27万人。耕地541.2万亩,其中水浇地7.79万亩;草原面积59.7万亩。年平均日照2033.8小时,平均气温11.25摄氏度,降水量600.1毫米,无霜期198天。全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荞麦、谷子、油籽、辣椒、烟叶、核桃、梨、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其中辣椒、核桃等品种优良,品质较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们一直出口海外,并在海外享有盛誉。主要野生植物有中药材、沙棘、蕨菜、黑木耳、生漆等。

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夏粮35万亩,秋粮3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438+万吨,现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玉米制种基地县、省级油菜制种基地县。

[产业结构]

在粮油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多种经营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粮食、烤烟、水果、奶牛、种子、蔬菜、药材等八大商品生产基地。2000年,农业总产值281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0.3%,其中农业总产值1.7亿元,林业总产值3.6亿元,畜牧业总产值71亿元,渔业总产值37万元,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20%

[生产布局]

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生产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异同,生产布局大致可分为三个经济区:何谦河高原是县域的心脏,农业生产以粮、油、菜、奶、蛋、禽为主,工业、商业和经济作物为重点发展方向;南北浅山区是陇县第二粮仓。农业生产以粮食、烤烟、肉畜、林果为主,建立了基地,重点发展建材、饲草、林果加工等产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关山深山区是林牧等多种生产区。在抓好地膜玉米生产的同时,合理开发牧草、森林资源和皮棉制品的综合利用。

2019 165438+10月13生态环境部授予陇县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2月16日,陇县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