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亦庄镇有什么资源?

亦庄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22.5℃,年平均降雨量850mm,年平均蒸发量1700mm,日照时数2399小时,无霜期223天,平均地温14.1℃,最大冻土层240 mm,全镇有大小水库9座,其中崔河庄水库面积1.65438主要河流有废黄河、刘烨、闸河、南禅河四条,地下水丰富。亦庄镇土壤为半淤泥半沙土,属于黄泛平原地带,受郯庐断裂带控制,抗震设防裂度七度。地形多丘陵,西北和东南两山,中间一湖。镇* * *有91大小山丘,山川分明。中国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包括小麦、棉花、大米、油料等。主要的副业产品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蔬菜、水果和林业。镇内有黑色大理石矿产,含量9.86万立方米,有白色和深绿色大理石矿产,还有铁、铜、镁等矿产资源。亦庄区现有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和金融设施。大部分公共建筑位于城镇中心和吕梁。主要有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国税局、地税所、粮管所、农行、信用社、农贸市场、中心敬老院、中心幼儿园等。教育设施镇上有3所中学,* * *有49个班,3042名学生,有5所小学,* * *有75个班,3595名学生。现有亦庄镇卫生院和吕梁分院两个医疗卫生机构,30张床位,19个卫生服务站,承担亦庄镇及邻近乡镇部分群众的医疗防疫工作。

亦庄镇地下水储量丰富,埋深浅,水质好,可直接作为生活用水和工业水源。根据徐州市和亦庄镇的总体规划,亦庄镇居民用水来自乡镇自来水厂。水厂水源来自地下水,水厂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输水管径为DN300。亦庄镇用水量88万立方米/日。乡镇用水量4000立方米/日,农村用水量4800立方米/日。乡镇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升/人·天,区域供水比例为70%,而农村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50升/人·天。镇区采用环状给水管网,居住区采用树枝状给水管网。规划生活用水从乡镇供水管网引出,沿道路敷设至各居住区,管径DN 100-DN 150。偏远居民区可设置升压站,规划期内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镇北部规划污水处理厂,占地2.0公顷,规模2万立方米/日,有扩建空间。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污水管网规划至主次干道,主要是主干道。道路下污水管的位置,结合镇区管网布局现状。居民区污水排放前,应使用化粪池和沼气池进行处理。村内污水排放采用地下沟渠和管道,村外可采用明沟。污水管道沿乡镇道路敷设,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侧和南侧。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系统。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的75%计算。禁止向河流中排放污水。暴雨强度按徐州市暴雨强度标准计算,雨水利用应充分考虑地表径流和沟渠泄流。亦庄镇位于铜山区东南部,故黄河穿境而过。亦庄镇93个山头,占总面积的60%以上,可耕地只有4.8万亩,宜林8.6万亩。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果业,为农民搭建增收桥梁,一直是林业站技术人员最关心的话题。在区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林业站抓住吕梁风景区发展机遇,广泛收集资料,与镇政府共同制定了《亦庄镇2007-2010现代林业发展规划》。

规划总体布局以吕梁山区生态林、干果和玫瑰为主,在崔河庄水库及白塔山区周边形成1万亩干果和杏,在黄河故道崔河庄水库及周边山区1万亩建立654.38+0.5万平方公里湿地保护区和速生林基地。亦庄镇已形成三大林业生产基地:玫瑰生产基地、干鲜杏、石榴、红枣生产基地和速生用材林生产基地。按照长远规划,狠抓当前,以吕梁风景名胜区全面启动和高效经济林建设为中心,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完成春季造林7100亩,其中吕梁风景区种植各类果树2300亩,山地丘陵经济林3000亩,玫瑰园1000亩,一般造林800亩。亦庄林业站现有技术人员5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农艺师3人。要做好林业各项工作,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果树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不同季节,及时开办各类果树技术培训班,手把手、面对面地向果农传授整套栽培管理技术,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测,并将精心编制的病虫害预测免费发放给果农,先后培训了60多名“土壤专家”和“土壤博士”。为广大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真正想果农所想、急果农所急,大大提高果农防治病虫害的能力。亦庄镇的果树基本实现了两年、三年、四至五年丰产的好预期。马集村1.200亩干鲜果种植5年,现已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收入3000元以上,名优水果种植1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干鲜果品专业村。亦庄镇已成为铜山区水果高效生产示范镇、苏北干鲜果品第一镇、徐州的“后花园”。亦庄镇党委注重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机结合,重点抓好经济薄弱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党建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9名党委成员分别联系一个村,每月至少举办4次活动,推动经济薄弱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双强队”建设。二是加强考核,建立百分比考核制度。从内部管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作绩效四个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通过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等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坚决做到“经济薄弱村不改造、帮建工作不脱钩”。坚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三是突出重点,用新的思路和举措选人育人。结合“四带四到”活动和“百千万”援建工程,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并要求每位党员致富能手帮扶1户有一定经济基础、有发展潜力、有致富愿望的农户,促进村级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