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废除的?
始于隋朝,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的科举制度,存在了1300年。
明成祖三年正月,杨迪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部,通过考试选拔进士。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选官权恢复到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呼吁暂停科举,以兴学致用。自1906年清廷下圣旨,停止所有乡科考试,各省科考试也停止,户部尚书迅速发放各种课本,指示督抚筹款,府署州县迅速在全乡设立蒙古小学。
扩展数据:
科举制度的废除加速了清朝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科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解放了作为科举附庸的学校教育,各种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和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精英,改变了清朝控制教育的局面。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意识到中国应该赶上西方现代化的步伐。在科举不再是获得事业的唯一途径后,知识分子逐渐摆脱了封建官僚的束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