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23-68252370

学校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传真:023-68254191。

邮政编码:400715网址: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由原国家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教育学院合并而成1950,后由四川大学、昆明师范大学、贵师大的部分师生合并而成。著名专家盛、赵庭坚、陈平章、、杨宗干、杨、穆桂春等曾长期在此任教。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批硕士、博士来到科室工作,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特别是著名岩溶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袁道贤教授的到来,使学院拥有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国际一流学术带头人,将学科建设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200多名研究生。

一、地质专业设置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设有地理科学与城市和资源与环境科学两个系,下设人文地理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GIS教研室、实验室和资料室。此外,还有8个科研机构,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岩溶环境与石漠化防治研究中心、防灾研究中心三峡研究中心、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与生命科学学院合办)、西亚研究所(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办)、地图应用研究所。

目前开设的专业有: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6个硕士点;四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非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系统(非师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非师范专业);还有其他成人教育招生专业,学制不同,学位不同。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硕士生80人,全日制本科生330人。目前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平均就业率为88.7%。

二,地质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在职教授11人,分别是袁道贤教授(喀斯特环境)、匡教授(地貌与环境信息系统)、王建立教授(自然地理与第四纪环境)、谢教授(应用地貌学)、刁承泰教授(城市地貌学)、徐刚教授(灾害地貌学与环境)、教授。现有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助教及其他辅助管理人员20余人。教师中,11具有博士学位,9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目前在校生1,000人,其中本科生650人,专科生1,000人,函授学生200人,研究生1,005人。是西南地区高校中地理、资源与环境专业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任院长是王健利教授。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欢子学院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活动活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学科开展了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及其开发与管理的科学研究。该学科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理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实力,学科内部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普遍较高,教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在国际科研方面,该学科与南、奥、美、俄等国家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连续三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GCP项目。在国内科研方面,该学科通过承担岩溶环境及其治理、山地灾害防治、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大量课题,已成为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形成、发展与保护的代表性研究基地。

从1982开始,这个学科已经招收了200多名研究生。本学科带头人袁道贤院士从1991开始承担博士生培养工作,至今已培养5名博士生,9人。目前该学科的研究生大多在我国科研、管理、高校等部门工作。他们有的成为我国跨世纪人才,有的成为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四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0年以来,该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每年投入1万元用于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近五年来,本学科科研成果丰硕,发表论文534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5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5篇,专著13部,国家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

这个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具体描述如下。

1.喀斯特环境学

近二十年来,在解决岩溶地区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许多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了岩溶环境论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1)岩溶动力系统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了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类和碳循环,阐述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容忍度。建立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区和过渡区的对比研究,探索石漠化的驱动因素;建立了石漠化分级评价体系和专家系统,阐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为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喀斯特地区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阐述了不同类型岩溶系统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演化特征,揭示了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后果;本文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对环境的影响和响应。

目前,岩溶动力系统已与全球变化相结合,全球碳酸盐岩通过岩溶对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得到了恰当的评价。这一成果对完善人类地球科学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三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项目主席,使中国的岩溶环境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喀斯特地区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人口超过10亿。中国西南岩溶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岩溶生态环境脆弱带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岩溶地貌发育最复杂、岩溶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历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现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了。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的岩溶石山地区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的开发与重建是西部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岩溶环境学的进一步研究中,这一研究方向必将为解决岩溶环境问题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必将为完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促进人类地球环境科学观念的更新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2.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

本专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展了西南地区地貌学、地貌分类与制图、地貌发育与演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集中了大批科研人员对四川盆地周边尤其是三峡库区的山地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地质构造变化、地貌演化灾害机理、灾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第四纪环境变化、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变、水土保持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成果。1998至今,* * *主持各类基金项目5项,SCI收录论文3篇。

1)第四纪环境变化。1996以来,主要从事长江三峡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主持教育部“长江三峡流域地貌演化与环境变化”项目研究,参与“八五”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参与“九五”二期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中科院重大基金项目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2)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变。基本摸清了重庆市山地灾害的类型和成因,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70年代末以来,先后研制出中国1 ∶ 100000地貌图(成都幅)和四川1 ∶ 10000000地貌图及其描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近十年来,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形成过程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本专业以西南季风的形成与演化为基础,先后开展了西南地区泥石流堆积地层、冰碛物地层、气候地层和地貌地层以及第四纪年代学(包括ESR测年、华南红壤发育年龄测定等技术)的系统研究,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西南地区环境演化过程的沉积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山地灾害系统的地貌发育过程、环境演化规律、泥石流发育历史和灾害过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3.水土保持研究

主要从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4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不同植被覆盖条件和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侵蚀模数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长江三峡的水土流失防治。

由于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季风活动的主要地区,且有三峡库区,与青藏高原相连,这一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完善我国自然地理科学观做出必要的贡献;同时也可以为西南山区防灾和环境管理培养具有较高理论基础的合格人才。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目前正在承担“巫溪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和“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项目。此外,我们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威尔格教授有长期合作,承担了许多荷兰基金项目。近三年,* * *在科研上的花费为1.023万元,平均每年341.000元。

4.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以马克思的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济区域差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特征、区域经济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区域运动的变化规律,探索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部门合理布局的科学途径,以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益,促进经济区域系统的不断进步。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其在产业布局、国土资源开发整治、区域规划、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第三产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老一辈地理学家盛、、的领导下,开展了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4,第二批授予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至今,* * *已培养115人(其中35人已考上博士)。在科研领域,要突出与地方经济联系的特点,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规划、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为研究重点。20年来,出版教材和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奖7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学术水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居西南地区领先地位。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与美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德国和中国建立了学术联系,并积极派遣访问学者和留学生。

(执笔:王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