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终流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

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至少2000年的黄河是独一无二的。

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

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蒙昧状态时,我们勤劳勇敢的先辈们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砍柴割草,劳动生活,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九曲的由来:

黄河是上游一条清澈的河流。

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代民族演变而来的藏族。

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地貌,用比较有特色的名称来命名黄河上游,如喀里曲、岳古宗烈曲、扎曲、星宿海、玛曲、阎志、河曲、九曲、刘峰大河等。在藏语中,“他”被称为“曲”。

在中国古代,他们开悟的时候被告知:“圣人出,黄河清来。”

据说黄河每500年变清一次。(明成邓吉:游学琼林)甚至有一种说法,一千年难见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