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名人传记的书。
《谁的传记》又名《巨人传》,65438年末至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由罗兰执笔,收录了三部英雄传记: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
列传里的三个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画家,一个是小说家,但是各有各的花园。三部传记都侧重于记录伟大的天才。在人生的旅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奉献了一生,创造了能表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
创作时期
《谁是谁非》创作于20世纪初,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大师生平的琐碎考证,也没有笼统地追溯他们的创作过程。而是紧紧抓住这三位艺术家与各自领域的相似之处,着力描绘他们长期忍受苦难追求真善美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用感人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担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我们的又一部“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伟大爱情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歌剧演员,粗鲁且酗酒,他的母亲是一名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艰辛,经常被父亲打骂。贝多芬11岁加入剧院乐队,13岁成为一名伟大的管风琴手。17岁那年,他失去了母亲,他一个人负责两个哥哥的教育。
1792 65438+二月贝多芬离开家乡波恩,前往音乐之城维也纳。很快,疼痛敲响了他的人生之门。从1796开始,贝多芬的耳朵就没日没夜地响,听力不断下降。起初,他独自保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个叫朱莉埃塔的女孩,但由于她的残疾(此时他已经失聪)以及朱莉埃塔的自私和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体现在他的幻想奏鸣曲中,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之美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可惜爱情又抛弃了他,未婚妻嫁给了别人。然而此时的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全盛时期,他对一切都无忧无虑。他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辉煌之后是最悲壮的时期:经济窘迫,亲友相继离世,耳朵失聪,与人交流只能在纸面上进行。面对生活的艰辛,似乎没有什么能让贝多芬屈服。他用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当时维也纳的轻浮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一个下雪天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记
米开朗基罗传:这部传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战斗”,第二部分是“抛弃”和
结局就是“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在卡桑蒂诺的卡普利赛,他的父亲是那里的一名法官。他的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基罗被一个石匠的妻子收养。十三岁时,他进入了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工作室。据说他的优异成绩让老师们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到了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去了威尼斯、罗马等著名城市,雕塑水平不断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招募,为他修建陵墓。不久,他被邀请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被历任教皇派遣,带着痛苦创作自己不满意的作品。1527米开朗基罗被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险些丧命。革命后,教皇克莱门特又把他从藏身之处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再次为他所抵制的人工作。教皇克莱门特于1537年9月去世,米开朗基罗认为从此可以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是他一到罗马,就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尽的干扰中为别人打工。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为基督写悼词。14开始发烧,18下午5点,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和画家终于永远离开了人世。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传记: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少年时期的托尔斯泰不仅被自己的思想所困扰,还对自己丑陋的外表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了高加索,群山环绕的清澈环境让他混乱的大脑清醒了过来。次年创作了《童年》《少年》《青春》《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亲临战场,经常身处险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依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编年史》这样激动人心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充实而快乐的。
托尔斯泰于1862年结婚,幸福的家庭生活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创作出19世纪震撼整个小说圈的巨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有地位,有财富,却常常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耻;他同情下层阶级,对他们缺乏信心。所以他厌倦了自己的生活,决心与自己的社会决裂,得不到人们的支持。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那年,他选择了出走,死在了一个小火车站。
我们周围的空气有多重。老板的欧罗巴在一个重浊重腐的氛围中不自觉。庸俗唯物主义压制思想,阻碍政府和个人的行动。社会在聪明而卑微的自私中窒息而死。人类无法呼吸。-打开窗户!让自由的空气回来吧!吸一口英雄的气息。
《谁的传记》的写作宗旨是崇高的,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得到精神上的支撑。《名人录》洋溢着强烈的激情。每一位阅读《名人录》的读者,都会首先强烈感受到作品中不可抗拒的热情,会被罗兰鼓舞人心的语言所心碎。
整体结构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是内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不仅源于三位大师精神上的相似,还源于罗兰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欧洲统一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谁的传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传记。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成功地让读者接触到传记中的三位大师,并分享他们的痛苦和失败。也分享他们的真诚和成功。
《谁的传记》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方面展现了传记人物的身心苦难,他们与无限苦难的不懈斗争,以及在斗争中爆发出来的对生命的激情。纵观三部传记,罗兰笔下的主人公有着相同的命运图式和走向:长期的苦难、激流般的活力、体现生命意志的艺术创造和以痛苦换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称这三位伟大的天才为‘英雄’。他的英雄观并不是通常所赞美的英雄。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是‘人类忠诚的公仆’,因为他们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过:“我所说的英雄,不是一个被观念或力量所支配的人;而是一个内心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作方式,摒弃了传记的一般知识介绍,集中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其中投射出对英雄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被病魔折磨,或遭受苦难,或因为内心的困惑和矛盾,或三者叠加,深深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摧毁了他们的理智。他们能坚持艰苦的历程,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的热爱和信心。贝多芬的“以痛苦为快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将一生的心血献给了一幅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总是关心成千上万生物的伟大与渺小,以此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