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和日本的接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人知道,大家都说两国交往源远流长;确实是这样,但是这段漫长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多长时间开始的,恐怕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很难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当然,就有记载的历史而言,中国史书最早记载日本岛民与颜地人的交往是在汉代。到了公元17世纪,已经有了明确的历史记载。所以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说,从汉代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然而,这只是书面记录。其实两国人民的交往比这要早得多。以传说中徐福东的穿越为反思,也比;记得在书的早期。所以真正的中日交流时期,恐怕就要从其他途径去探索所谓的其他途径了。今天主要是从出土文物、遗物等考古方法。看看在有记载的历史之前,中日之间有没有交流;如果有,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从地理环境来说,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与亚洲大陆无关。但近几十年来,在日本岛屿上发现了一些在古代交通工具极其简陋原始的情况下不可能出海的动物化石。例如,在北海道发现了猛犸象化石,在九州和本州发现了大角鹿、野马和野牛化石,在东京附近也发现了大象化石等等。这些动物体型比较大,绝不是独木舟之类的原始交通工具,可以载着它们渡海。那么,如何在日本列岛上找到这些动物的化石呢?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日本发现的这些动物化石的物种与大洋彼岸中国大陆的一些古代生物相似或相同。那么,他们是如何从东亚大陆出海到达日本列岛的呢?人类文化的发展大致是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由于日本列岛上的特殊情况,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几乎同时,或者说铁器时代早于青铜时代。至于石器时代,和世界史的分类一样,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以前认为新石器时代没有人生活,没有文化可言。但从1931(昭和六年)开始,直史直史在兵库县明石市八木海岸的冲积矿床中发现了人类的左腰骨,认为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也有旧石器时代。但是还没有决定。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如利器、刮刀、砍削工具、剥皮片和两面加工的石笋之后,才没有人怀疑旧石器时代日本列岛上有人类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列岛随之而来的是岩宿遗迹,在很多地方发现了很多旧石器时代的遗迹,比如群马县的墓葬遗址,东京的茂禄遗址,中部的环湖遗址,野鸽子湖的湖底,濑户内海,甚至在北海道,都在岸边挖掘出了遗迹。在这些遗物中,除了石器之外,还发现了一些上述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和骨器,这些化石和骨器是原始交通工具无法携带漂洋过海的。显然,这些动物和石器属于上新世时代,这些石器是当时生活在日本岛屿上的人类的日常用品。有趣的是,在日本列岛发现的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人类日常生活用品的遗迹,在隔海相望的东亚大陆上也能看到,就像动物化石所属的物种一样。例如,其中一些石器与中国大陆发现的非常相似,不仅在形状上,而且在加工技术或程序上。一些石器,如在大分县皂水台遗址和枥木县星野遗址发现的石器,与中国北京周口店出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以应时或石英岩为原料;有的菜刀是单面加工的,所以底部还是保留了原石面;有些是双面加工,第一面用交互加工技术更锋利。其他的长方形石芯、三角形石片、利器、刮刀等也与中国周口店十五号遗址出土的石器相似。除了与周口店相似外,日本北海道等地遗存中发现的锐器,尤其是两侧加工的锐器和石芯,也与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村附近出土的石器相似。虎头梁村发现的大量楔形石核,不仅形状与日本发现的相似,加工方法和程序也完全相同。此外,在日本长野县野久湖湖底发现的石器是长石屑和用长石屑制成的刮刀,其工艺特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沟遗址出土的长石屑相似。从这些情况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念,日本列岛上的文化活动与东亚大陆,主要是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早在旧石器时代。当然,这种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人类的交流才能发生。根据这个事实,再加上动物化石的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上新世,旧石器时代,中国和日本之间,也是有交流关系的。今天,两国之间的海洋不能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否则这些事实无法解释。当然,在古代旧石器时代,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任何航海技术。那么你是怎么飘洋过海来到中日之间的呢?人类或许可以用最原始的单棵树(还不是船)乘风或潮汐飘过大海,但那些大型哺乳动物是如何穿越的呢?根据地质地层勘探,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之前,东亚大陆,也就是中国和日本列岛之间,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大海隔开;但是直接连接着陆点,人和动物可以直接往返黄海。根据对地层的勘探,现在呈弧形、位于亚洲大陆东缘的日本列岛,在更新世时期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四面环海。不仅日本海没有把日本列岛和北方大陆分开,就连黄海也不是把中国和日本分开的海域。在1962期间,日本渔民曾从马海峡海底捞起一枚古那马象门牙化石,长约一米,重18公斤。在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海和琉球群岛的一些珊瑚礁上也发现了这种古代那马象牙齿的化石。无独有偶,几年前,中国也在距离海岸200多公里的渤海湾海底打捞到一块未经打磨的犀牛牙齿化石。这些灭绝的古生物化石是在黄海两岸发现的,意义重大。众所周知,在海底很难找到古陆栖脊椎动物化石。现在在黄海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这些古陆栖脊椎动物的化石,说明至少在这些陆栖动物的生存时期,现在的黄海,包括渤海,原来是一片平原。否则这些陆生巨型脊椎动物不会在黄海两岸。留下化石。这解释了在这些古陆栖脊椎动物存在期间。黄海一定是一片开阔的草原。因此,我国当时常见的古那马象、毛犀、猛犸象也可以分布到一海之隔的日本列岛。这些远古生物的生存时期大约在16200年到32000年前。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与东亚平原相连,所以这些无法渡海的大生物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陆地进入日本列岛。现在,在日本列岛,除了猛犸象、那马象、毛犀牛等无法渡海的古陆栖脊椎动物化石外,还有一些无法渡海的陆栖动物化石。这些古代生物多为当时中国大陆常见的动物,主要分布在华北或东北地区,如豹、獾、棕熊、野牛、野马等。这些中国古生物学家显然是从中国大陆穿过黄海平原,或者从北方穿过现在将西伯利亚和库页岛隔开的鞑靼海峡。因此,在全新世,日本列岛,至少它的南北两端,是与大陆相连的。植物也是如此。分布在日本列岛上的大部分针叶树也和东亚大陆上的属于同一属,而这些植物的传播和繁殖无法飞越海洋,只能在陆地相连的情况下传播和繁殖。也就是说,从植物的分布来看,也证明了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在过去不可能有海洋分隔;至少应该是与中国华北平原和朝鲜半岛相连的平原。日本海并不像今天这样存在,而是以内湖的形式存在。鞑靼海峡和宗谷海峡不存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也无法通行。至于大陆上的动植物迁徙到日本列岛的具体时间和具体路线,目前尚不清楚。但对比旧石器时代石器与古陆脊椎动物化石的分布,大概可以知道,在早期,连接亚洲大陆南北两端和群岛的日本海,是以内湖的形式出现的。北方的动植物可以从西伯利亚的库页岛到北海道。日本北海道发现的猛犸象动物群,很可能是通过这条路线从中国东北或西伯利亚到达日本的。但这种动物群到达北海道后,由于气候变化,可能并没有向南进入日本自己的大陆和其他南方地区。从南方经过中国台湾省和琉球进入九州。当时这条路也是陆地,没有海洋。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也就是上新世和冲积层分界时期,日本列岛从亚洲大陆分离出来,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东亚大陆东缘的一个岛屿。从这些地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中国和日本原本是相连的陆地,中间没有海洋,所以在中国大陆上看到的古生物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化石也可以在日本列岛上找到。正因为如此,在日本岛屿上发现的代表旧石器文化的石器,不仅在形状上,而且在制造方法和工艺程序上都与中国出土的相似。这种相似性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说明中国和日本在旧石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性和一致性。这样就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中日之间的交流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存在了。这种交流虽然在史书的文字记载中看不到,但出土的石器就是最好的证明。文化交流是历史事实吗?;有人可能会说,古代人类愚昧无知,所以没有文化交流。换句话说,一些石器的相似性并不能解释交流的事实。的确,石器是相似的。在原始社会,几乎各地使用和生产的石器都是相似的,很难区分,也很难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石器的形状确实差不多,而且都差不多。然而,这些石器的生产过程,或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程序可能不完全相同。在分离的区域,不可能相似或一致;只有属于同一文化体系的,才能有相似或一致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因此,即使在旧石器时代的类似石器中,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事实。文化交流必须通过人们的接触来进行。所以,即使在人类文化水平还很低的古代,仍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一般的关系或文化交流。正是从这一方面,对两个地区发现的石质文物从处理方法和程序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现在隔海相望,如果没有跨海交通工具,两国人民的交流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两地的古生物化石分布证明,在古全新世,日本列岛并不是从东亚大陆分离出来的岛屿,中间也没有海,人们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在日本岛屿上发现的石器与在中国大陆发现的相似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认为都是走到日本列岛的人带来的。他们带来了制造石器的技术和文化。当然,今天发现的遗迹不多,只能知道一个大概。至于把这些技术和加工程序带到日本列岛的途径和方法,今后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研究。从日本列岛上出土的旧石器时代遗迹来看,九州、四国以及这个大陆的南部的遗迹比北方的要早,如皂水台、苏烟、全仙山的遗迹,距今约3万年至8万年,即上新世中早期。北海道发现的东西不早于12000年到16000年前。除了猛犸象等动物化石之外,北海道发现的石质遗迹还没有和西伯利亚或中国东北发现的同时出现,只能说明当时有人类或动物,但不一定有文化交流。上述过早出现的水台石器,主要与中国周口店第十五遗址出土的剁器的加工方法和程序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长野县野鸽衫九堡遗址中长石的剥离以及用这些剥离制成的刮刀,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沟遗址中见到的长石剥离的某些工艺特征相似。此外,在日本发现的其他旧石器的制作方法与我国周口店、丁村、水洞沟等地的制作方法也颇为相似。这种相似和一致绝不是偶然的。由于石器外形相似,与原始社会相似,所以形式比较简单,制造极为粗糙。但是,在加工方法和工艺程序上的相似和一致,不可能也不可能是巧合,但在当时,有人从中国大陆带着技术,穿越黄海平原,走到日本列岛,在那里定居下来,从中国大陆复制石器加工方法和技术,在日本加工石器。这种交流应该说是最原始的文化交流。总的来说,虽然今天的中国和日本之间有海障,但日本列岛在古更新世时期随着气候和地壳的变化,曾不止一次与东亚大陆相连。旧石器时代的人、动物和植物就这样畅通无阻地分布在今天的海洋两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在日本列岛上发现一些不能渡海的巨型陆生脊椎动物化石。因为没有来自大海的阻隔,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所以亚洲大陆的人们曾经把制作石器的方法和技术带到了日本列岛。在中日关系中,这不仅在文字记载中找不到,在传说中也没有涉及,但出土的石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旧石器时代的中日关系知之甚少,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探讨和研究。

参考资料:

/archiver/?tid-1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