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山上的纪念碑

信号山上的纪念碑

?刘学广

十月的海阳,秋高气爽,瓜果飘香。

赵疃村,一个陌生的地方。开着茂盛花朵的芙蓉树在绿树中显得相当喜庆。街道干净,空气新鲜。经典抗日电影《地雷战》改编自赵团村民用地雷炸鬼子的英雄事迹。那句耳熟能详的“没见到魔鬼就不要挂线”至今记忆犹新。一瞬间,我就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信号山,英雄之山。当时是赵疃村民站岗发信号的地方。血红色的枫叶舞动摇曳,漫山遍野的树木高大苍劲。拾级而上,一步是英雄故事,一步是英雄用鲜血筑成的路。瞬间,电影《地雷战》中男主角激烈的战斗场景浮现在脑海中,惊心动魄的场景在脑海中激荡。台阶旁边的石墙上刻着的制矿顺口溜:一个青石蛋,上面凿了个洞,装上四两药,装上爆炸管,用黄土封好,由黑仔拉到外面,事先准备好,到处都可以装,鬼子就扫,到处都厉害。打鬼子民谣:铁矿,滚石矿,打东瀛鬼;沙砾矿,成堆成堆,吹得鬼子满天飞;踏雷,混雷,连环雷,炸鬼子伪军。齐新军民保卫家园,消灭日寇。仔细读着,思绪飞扬,眼前仿佛出现了民兵英雄制造地雷、响雷炸鬼子的动人场景。

这时,赵疃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新边走边给我们解释建碑的来龙去脉。1969年,这里建成了“信号山革命烈士陵园”。1995年,为纪念抗战50周年,对其进行了重建,并竖立了一座巍峨的纪念碑。站在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题写的“地雷战精神永存”纪念碑下,我的心情如萧瑟秋风,一个个浴血奋战的英雄人物高大形象在心中翻腾。抬头仔细研究,这座高大的纪念碑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那么辽阔,那么雄伟,那么庄严。我默默地站着,热泪盈眶,心里默默祈祷:英雄安息吧!感谢你们为新中国解放付出的宝贵生命,人民永远怀念你们。山风呼啸,叮叮当当,就像战场上英雄们的战斗声。声音震耳欲聋,豪迈无比。不时传来的莎莎声,是鬼子扔掉头盔仓惶逃窜时挣扎的叫声。火红的枫叶,像一面胜利的小红旗,插满了山头,猎猎迎风飘扬,气势磅礴。

纪念碑后面的八角亭,也叫纪念亭,是英雄们灵魂安息的地方。飞檐和拱门,雕梁画栋,蔚为壮观。馆内的每一幅人物场景画,都是埋雷炸鬼子的民兵英雄们的生动写照。民兵利用熟悉的地形,在村外布下了雷区,令鬼子闻风丧胆,嚎啕大哭。民兵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对日伪军展开了一场场地雷战,从铁矿、石矿、拉矿、修矿到飞雷、马尾雷、防潮雷、母子连环雷、慢性自然雷,从单一的沿路布雷到村里的矿宴。1942,民兵赵寿福等人在山枣埠、月牙桥、丁字街胡同和村内东西街布设雷区,杀伤日伪军180余人。现存的地雷战遗迹有山枣埠、月牙桥、村南丁字街、村北十字街等。,而且原貌依旧存在,墙壁上还留有当年的地雷爆炸痕迹。村里有一个“赵团矿战陈列馆”。书记没完没了地给我们介绍,还有赵先生,这个村里一位年近古稀、时断时续的老师。他们认真地告诉我们,让我明白了英勇无畏的先烈们共患难、保家卫国、与日本鬼子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崇高革命风范。

秋风呼啸,严阵回到了南方。我们来到了纪念亭的南坡,旁边是一座墓碑,这里是牺牲民兵的英魂归属之地,也是遗体安息之地。被周松柏环绕着,它又绿又高。绿草相伴,景色宜人,视野开阔,悠闲自在。赵书记说,前几年这里的草很荒凉,很乱。当时受条件限制,只竖立了9座烈士像。2065438+2009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对其进行了修复,并在此为所有牺牲的30位烈士立碑。让这座水雷战民兵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让人们铭记历史,不忘过去。让地雷战精神永放光芒。我在心里向抗日义勇军的英雄们默哀,包括爆炸大王赵寿福,炸海阳第一矿的英雄余。秋风起舞的信号山,天高云淡,眼阔无边。那时候,这座山上的信号树起到了保护村民,防止日本鬼子扫荡的重要作用。如今,英雄长眠在灵魂归属的地方,它有了更多的使命。这是一座英雄的山,一座神圣的山,一座令人钦佩的山。山无言,人有情。青山不老,绿水常在。我想这个革命烈士陵园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民兵英雄烈士陵园。

山脚下,挂着地雷的英雄浮雕格外醒目,英气逼人。那边墙上镌刻的金色入党誓词更是庄严耀眼。成为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学习基地,成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的教育圣地。

村口的石碑上刻着“永远记住阶级恩怨,把枪握在手中”的字样,在赵老先生铿锵的朗诵后更加清晰:在中国的指导下,赵疃村在1941成立了党支部、抗日游击队、民主政权和农业救援协会。青年抗日和民兵自卫团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与此同时,工人和农民被动员起来增加工资,减少租金和利率。从此,赵疃点燃了一盏革命斗争的明灯。面对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日本侵略者,赵疃人民没有被吓倒。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日益活跃。赵团民兵拿起土枪、土炮、地雷配合主力,伪军当天就展开了激烈的武装斗争。这个村碑记录了该村的村史,并对这个英雄村进行了简要介绍,让我对赵疃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对这个英雄村更加尊敬,也更加热爱这里的人民。

?站在信号山脚下,仰望着高大英雄的纪念碑,赵书记郑重地向我们讲述着赵疃村的前世:明朝元年(1436),红巾军第五任将军孙兆勉从孙家夼村迁来建此村,并以姓氏命名为赵疃村。清代以来,该村取得了赵伟奇等5个进士,赵肃等19个举人。1939年,村民赵鲁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成为村里最早的党员。1941成立党支部,赵鲁生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两个互助组,先后开展了反汉奸、反特务、反恶霸斗争,组织领导民兵参加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随军参战500余次,杀伤敌人600余人。仅30名民兵为革命牺牲,就涌现出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胶东民兵英雄赵同伦为代表的胶东区级以上英雄模范7人。1944年,赵疃村获得胶东特型爆款村荣誉称号。1949村里有53名党员。2002年,该村有82名党员。2065 438+09 10月7日,19,赵疃抗战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在新党支部的带领下,赵疃村751村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装上了自来水,硬化了水泥路面,绿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安装了新的净水器,修了桥,建了蔬菜大棚和食堂。谈及下一步工作,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新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利用地雷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造福村民,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赵疃,一个充满英雄的村庄。过去,它以水雷战的英雄事迹而闻名;今天,我们将以地雷战精神奋进新时代,开辟新未来,实现新梦想。期待,一个富裕、美好、和谐、进步的新赵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后,我给她画新的风景。

夕阳是神奇的红色,霞光满天。回望信号山,那些飘动的红色枫叶,像红色的蝴蝶,在那高大的纪念碑旁自由飞翔,悠闲地飘落。此时的信号山仿佛是一颗鲜红的五星,映衬着高大的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