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帝岱庙的历史演变
野地岱庙的创建日期不详,最晚宋代就有了。寺内最早的建筑遗存是大雄宝殿天启殿的宋代石基、莲盖柱基、石柱,石柱上刻有宋元丰三年(1080)的碑文。后来的金、元、明、清等朝代经过反复修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制格局。
天启殿重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金、元、明、清四朝均有增建或延续。现有山门、舞楼、天齐堂等。天启殿建于宋代高台上,宽三间,深六椽,歇息于山顶,单檐远檐。寺庙里的梁和框架都是宋代的遗物。金代重修时,加了石门框和角石上的狮子。门框上有精美的线条切割图案。庙里的祭坛是须弥形的,上面有砖雕。舞台上有明清大型木雕神龛花盖,艺术价值很高。
天启寺前,舞楼有一间单间,一个十字架搁在山顶。它形状简单,结构清晰。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重建(1673-1620)。寺内有元代以后的碑刻15。东岳泰山“雄伟在天”,被古人视为与天相连之地,成为历代君主实现天上禅定的圣地。在民间信仰中,泰山神的力量也很好,统御死者的吉凶,以及死者的转生,官职也从“福君”晋升为“田”和“东岳大帝”。在利益的驱动下,供奉泰山的天齐寺、东岳庙逐渐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