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的饮食

鱼,渔民离不开鱼。老渔村,青黄不接,家家断粮,鱼成了渔民的主食。老人们常说:“那时候来了一个乞丐,我给他送鱼。我怎么给他吃的?”?鱼是不值钱的东西。要出嫁的姑娘用一筐鱼换些丝线做绣花鞋,过年时渔家船屋贴的对联换几十只大螃蟹。

渔民喜欢吃秋刀鱼。在钓旗鱼的旺季,小舢板一上岸,女人们就冲到海边去接。他们把细小的刀鱼虾米捡起来扔在大地里晒干,这就是所谓的晒“鱼粪”,用来做庄稼肥料(可以做饲料)。将宽秋刀鱼切干净,放在大铁锅的炉排上。把它们沿着大铁锅的边缘垂直摆放,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锅里放满盐后,在锅盖上撒点盐,蒸熟即可。等熟了,叫孩子过来,一人一份。孩子们把它拿在手里,就像吃绿色的玉米棒一样。在沙滩上跑跳,边走边吃,渔民的孩子从小就很快会挑刺。不一会儿,一条鱼进了他们的肚子,于是他们大叫:“再来一条!再来一个!”如果你只吃半条面包,你的胃就会很饱。这种大方的大刀鱼味道鲜美,越吃越香。一方面是因为是旺季捕捞,渔民喜欢吃旺季捕捞的鱼。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鱼在产量高的旺季接近产卵期,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脂肪和营养。产卵前的鱼很好吃,让人觉得很好吃。另一方面,因为这些鱼是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比较新鲜。

下过海的渔民都有这种体验,吃刚从海里抓到的鲜鱼味道最鲜美。渔民在海上抓鱼,放在船上的铁锅里,加一些自制的豆瓣酱,不加任何调料。炒过之后,味道鲜美可口,是任何一家大饭店名厨精心烹制所无法比拟的。渔民说:如果鱼上岸了,就算还活着,味道也会差很多。

在过去,海边的人们吃很多种鱼,但他们只吃海鱼,不吃河鱼,因为河鱼被认为有一种“泥腥味”。70年代大旱,池塘里的水干涸了,大大小小的河鱼死在池塘里,无人问津。现在鱼市场卖的河鱼挺贵的,居然还有人花钱买回来“尝鲜”。当然,渔民不再像以前那样视鱼为草,鱼成了一种珍贵的东西。

胶东沿海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大豆和红薯。

玉米饼,又叫“大饼”、“粑粑”,渔民常说:玉米是个便宜的东西,产量高,给它点腥肥,它就会长出来。因其产量高,分布广。

玉米饼的做法很简单。玉米面加些凉水,放在手中,在大铁锅里加热后粘在锅沿上。家里人口多,黄灿灿的饼粘在铁锅周围,很好看。如果锅底用鲜鱼炸,就更诱人了。

糕点是粗粮,无刺激性的副食一起吃往往难以下咽。渔民的女人在开车出海时,总想抱着一块饼吃生牡蛎肉。通常,当你吃蛋糕时,你把葱蘸酱。这种酱有自己的豆瓣酱,但更多的是鱼露或虾酱,有扁鱼酱、虾头酱、蟹酱、蟹酱...这些鱼虾酱就着饼吃,极难吃。是“烂鱼烂虾的大敌。”

饼也很咸,海边的人用“鱼卤油”代替盐。每到秋天,女人们就把萝卜切成粗条,放在泡菜老汤里(有的人家里有几十年前的老汤,越老越香)。当他们拿出来时,萝卜条被腌制成橙红色。他们吃的时候只能嚼一点,很咸,但不是单纯的咸。又香又鲜,回味无穷。当他们拿起一块,他们不愿意放下它。

馒头又叫“饼”,叫纸,一般比纸精致。以前“饼”一般都是给亲戚朋友的,大家吃饭的时候都是蒸纸的,自己家过年只能吃白面馒头。

包子,也叫“来波波”或“饺子”,主要是由炒面、烫面和冷水制成的。渔民们经常用大白菜(也叫海清)和肉包子,还有青岛的蟹黄包子、大虾包子和鸡肉包子。

饺子,又称“水包水”,在渔村里饺子皮很薄,馅料很多。肉馅饺子和其他地方的一样,海边人喜欢鲅鱼饺子和牡蛎馅饺子。鲅鱼饺子,取新鲜的鲅鱼,去内脏、去头、去皮,洗净,对半切开,取出鱼刺,将鱼与韭菜、油、盐、味精混合做馅。皮肤应该又大又薄,有的拳头大小。每碗只盛两三个,大多数人吃八九个。

饺子是用牡蛎肉和刚烫过的萝卜丝做的,味道鲜香。

面条,最好吃的是鱼面。新鲜的鱼块在水中煮沸。锅烧开后,在煮之前加入面条和蔬菜。饭熟了,鱼面、菜、汤混在一起,也就是汤配面吃。

还有糕点,比如面饼、方便面饼、油饼、家常饼、简单饼、馅饼、烧饼、蒸饼等等。

甘薯在山东沿海地区,甘薯也被广泛种植。荒年,红薯是渔村人的救命粮。在三年的自然灾害期间,许多人死于饥饿。一些强壮的人饿坏了,挣扎着在山里开荒,种了几株红薯苗。秋天的时候,那些红薯喝着海风疯狂生长,所有的红薯都有“小娃娃”那么大。很多老人感慨地说:红薯救了我们。

红薯除了烹饪,还有很多吃法:煮熟,搓成“泥”,用来和面粉做蛋糕,和玉米粉糊蛋糕,和豇豆蒸豆包。将红薯擦成丝,加水煮成粥。以前粥煮好后加糖精,加些糖,使之香甜润滑,俗称“红薯稀”。将煮熟的红薯去皮、切片、风干,封在坛子里做成生白酒粒当零食,也是旧时海上渔民不可或缺的“干粮”。现在城里商场的食品玻璃柜里也放着地瓜脯和红萝卜条,但没有农村人自己做的软糯香甜。在文登和荣成,有一种食物叫“松饼”,制作复杂。将红薯面放入锅中,仔细撒上,反复搅拌,使其湿而不粘。锅里套一根芦苇,铺一层笼布,用细线将准备好的红薯面筛在笼布上,隔水蒸熟,切成片,分食,香甜软糯,“咬口”。

豆面粑粑,用新玉米和新黄豆三两混合,在石磨上磨成新面,也就是用下面的锅。这个面很讲究,颗粒不好,面粉在机磨上磨的不好,玉米和大豆分开磨后混合不好,磨好的面存放时间太长。做蛋糕时,将面团与温水混合,用拳头反复捶击,并不时加入冷水,这样面团中就会产生泡沫。如果盆里泡沫满了,捏一点面团,在碗里装满水,放在水面上。如果面团马上沉下去,还是没有熟,需要再捣一遍,直到面团和泡沫充分混合,取面团沥干水分即为合格。这时候贴在锅边(像贴玉米饼一样),比如同时炖鱼,鱼会和粑粑一起煮,比玉米饼好吃。有句谚语叫“鱼会做个豆粑粑,一下子就死了”。

用蔬菜代替食物有很多方法。切菜做馅,玉米面包做饼,称为“菜饼”。海边人常把海苔剁碎当末,拌上玉米粉,糊上海苔饼。最常见的是“糟粕”,又叫“豆沫”、“豆沫”,古称“半醪糟”。用少量豆粉和大量野菜烹制而成。有很多野菜做渣。穆平、乳山地区用野芹菜,荣成、文登地区用萝卜缨,海阳县用沙。俗话说“沙子好清渣,大人吃,小孩抓。”芋头叶是公认的“渣”的极品。夏秋锄头时,取嫩叶,挂在屋檐下晾干,擦渣时用水泡轻轻剁开。这种“渣”风味独特,很受欢迎。民间有句话:“芋头渣炒三次,鱼不会变。”

海边山区的野菜种类很多,不仅可以用来擦渣,还可以用来做菜、凉拌、泡菜。几十年前,由于缺乏口粮,渔村的人们经常挖野菜充饥。让他们不解的是,很多常年以野菜为生的人却出乎意料地长寿,身体强壮,很少生病。其实各种野菜,弯下腰在泥里,栖息在山边的石缝里,已经练就了一手抗霜雪、抗虫驱病的本领,原生无污染,无需任何栽培。它们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和全方位的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许多栽培蔬菜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许多国家将野菜视为“健康食品”和“天然食品”。野菜不仅进了渔民的癞蛤蟆子,还被摆上了豪华酒店的座椅。渔民家过年很隆重。过年前宰杀猪羊,蒸各种枣糕、大饼、赖饼,为过年做准备。除夕的晚餐是团圆饭。作为年夜饭,一般有十碗莱,称为“十碗”,称之为圆满幸福的颜色,包括鱼、鸡、猪、羊肉。吃饭的时候有很多禁忌,不能说“不够”,不能说脏话,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碗里等等。

除夕是一年中最忙的夜晚。除了像在其他地方一样祭拜天地祖先外,一些渔民过去还在海滩入口处举行祭拜海神的仪式,俗称“谢年”。新年要准备猪头、羊肉等五种动物和极其丰富的菜肴,以示渔民对波塞冬的祝愿。祭祀仪式极其隆重。在海口,鞭炮没有熄灭,香烟弥漫在空气中。

在除夕夜,我们会吃饺子和饺子,里面包着红枣和硬币。吃枣的以为有喜事,吃钱的以为能发财。所以,那些受不了困的孩子也被叫起来吃饺子以求好运。初一早上,有的地方,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开炕席拍照,然后对每个角落拍照,寓意用光明驱走黑暗,驱除邪气。然后贴春花,在门、窗、墙上贴切割精美的龙凤虎。初一早上,饺子要煮几个饺子,但不要说“破”,要说“赚”,意思是赚钱。从初一到初二,连续放鞭炮,第二天日落后把年送到山上。送年货的时候也要放供品、香和纸、鞭炮。

正月初七是“人的七日”,吃糕点和面条。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胶东吃元宵的不多,但是一般会办酒席,吃饺子。

2月2日,俗称龙抬头,大家早起蒸饼祝春龙刺。一般糕点有小米年糕和高粱年糕,也叫黄米年糕和红米年糕。有的地方用白面粉或豆粉做龙,称之为魔虫,放在粮库和面缸里,以祝五谷面用之不竭。

清明节。在荣成和文登,面是蒸的,就是把面做成燕子,蒸熟了用高粱秆吊起来,在燕子的尾巴下面绑上彩色的布条,挂在家里。长岛地方也说这一天是“驴的生日”,这一天会吃高粱米粥。饭做好了,先上一碗驴肉,于是有人唱“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那碗。”

五月端午,包饺子,煮鸡蛋,渔村早起吃安康鱼。文德恩和乳山习惯早起用各种花浸泡过的水洗脸。长岛,端午节早上拉完露水,去滩礁摸鲍鱼,叫“摸屋檐”。据说那天鲍鱼爬了好多。

洗衣服的日子,6月6日是洗衣服的日子。即墨人说是水母生日。每天下雨的时候,一颗星星就会生出一只水母。即墨吃冷面,长岛、荣成等地吃包子。俗话说“六月六,见顾秀,一大碗馒头含一包肉”。

在富里,渔村在富里吃面条。这个时候,海上的蛤蜊肥膘,女人们乘着飞机和篮子去赶海,早早回去用它们做面条。。

七月七日,胶东家家户户都烙上“巧果”,也就是吃有木纹的小饼。蛋糕有不同的风格,包括面剪刀,小篮子面条,面条,西红柿,甜瓜,石榴,猴子,鸡,鸟,金鱼,虾,螃蟹和狮子狗...烙好后用线穿上,挂在脖子上给孩子吃。

8月15日,吃月饼,包饺子,在一些渔村做面条和箭,吃芋头,花生,萝卜和红薯。

在冬天的至日,渔村在冬天的至日吃饺子,喝酒。都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耳朵。

小年,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民间俗称“小年”。甜黏食物多用于祭灶,威海地区多使用糯米糕和小蜜瓜。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都会向玉帝报告这一年人的善恶。所以在灶神的嘴上贴蜜瓜糕,会让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这种小年的日子,渔民的孩子都围坐在村里的大房子里做蜜瓜,吃蜜瓜,听老人们讲灶神的故事。过年家家都吃饺子,所以除了蛋糕和蜜瓜,还有饺子。

礼仪相关食品的特点是结婚、女儿回娘家、生孩子等礼物。

旧时渔夫的女儿远嫁,正月初三回娘家。财主的舅舅赶着骡子,背上一个左筐一个右筐,一头坐着媳妇,另一头是给婆婆家的礼物。有的女儿给父母做了新鞋,单鞋和棉鞋都有。有婆家给公婆的礼物:两瓶老邵是父亲的最爱,还有各种糕点和地方特产。女儿回到娘家,娘家也不甘示弱。送回来的大蛋糕一定要更白,更精致,更好吃。面团要用面粉(精制面粉)做成,面团要刚刚好。做好之后要尽量用力揉,时间越长越好吃。当雪白的石榴形蛋糕出来时,一家人可以松一口气,点燃一个红点,作为女儿带回婆家的礼物。除此之外,还得有“海鱼”、鱼干、腌制腌制的咸鱼、蟹肉干、虾虎仔、仔鱼、乌鱼干、鱿鱼干、海螺肉、虾、虾皮、虾酱,够女儿吃半年了。这是几十年前的习俗。现在女儿回娘家,时尚的食物多了,也没人骑驴了。他们大多骑“电驴”(摩托车)。

在叶县等地,结婚前,男方家给女方家送面粉,女方家用这面粉做“富贵”、“鱼”、“鸳鸯”。所有这些面食的“主料”都用各种各样的小面食如凤凰、燕子和莲花填充,还制作了一个面塑,其中一个小面人插在一条大鱼的背上,这条鱼叫“王鱼”。这些统称为“早花”,意为“富贵有余”、“贵子早生”。婚礼当天,所有的“容器”(盒子、罐子等。)的嫁妆要用红印章烧掉。其他油炸食品,如面鱼、佛手等,放在“席盒”里随身携带,留给新郎的称为“个人干粮”,新娘第三天从娘家回婆家,需要做几十个包子、炒面、银杏、荷叶。

在乳山、文登、荣成等地,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准备“媳妇糕”,要用上好的白面、鸡蛋、花生油、白糖做成。做煎饼的时候,家里要把凉席揭开。(炕热得烧不起来)要邻居当揉面烙饼的行家里手,很辛苦。在荣成有的地方,几千块的小蛋糕,几十块的大蛋糕都要贴牌。烙印越多,父母越慷慨。很好吃,说明她家技术好,能力强。

现在的年轻人太麻烦,女孩子结婚时带的“媳妇饼”少了,老人们也能接受这种改变。渔民变富了,一些古老的习俗也改变了。但是,那些最能代表海边风味的饮食习惯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些背井离乡几十年,甚至在异国他乡流浪的游子们,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糕点,比如臭虾豆角,怀念当年坐在船头嚼着鱼头喝着酒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