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的成长最终要通过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关于教育的谈话》中特别强调的。这也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也应该是课堂。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转变旧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优秀的教学实践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改变以往机械的知识,再现过去发生过的事件或人物。而是在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留下的历史知识、历史观点、历史经验的教材基础上,确立能够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提问、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习思考、探索、研究、适应的方法;还要学习道德、态度、心理方面的知识,实现知识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这是学生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和产生一切创造的直接动力。如果没有创新意识作为动力,即使有创造能力,也不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怎么用呢?

1,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理智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怀疑,对意想不到的现象的惊奇,对未知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越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越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些意境或悬念题(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立体思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讲“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引导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在古代,中国的很多科技成果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到了现代,我们落后了,挨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使学生产生了悬念、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收集信息。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会停滞,就会落后,就会挨打”。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纠正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王明在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照搬苏联的军事路线,犯了“左”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的失败。毛泽东则结合前人的经验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总结出“革命从城市走向农村,然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的科学理论。让学生自然明白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检验、在创新中发展的;21世纪是一个需要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时代。

第三,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因势利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珍惜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标新立异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即使学生的想法有错误,教师也要给他一个说明原因、找出闪光点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学会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因势利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谈到“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有同学提出了创新性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而不是辛亥革命开始的?我利用全班同学的急切心情,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就这样,全班讨论问题的活力开始了,结论是重复的:(一)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同于古代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应该是近代史的开端。(二)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废除了满清,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后,我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阶级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影响,指出了近代社会转型的三个特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可以看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思维,积极运用已有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顺应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只有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推进历史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