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田故里杂记(三)-塘坝诸字及其他(1)-舒-稿

出于对画家赵兰田先生的钦佩,我又一次来到了立冬,我如约而至。这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那些如火焰般的麦穗,如今却收获成了金黄色的米粒。除了星星看似矜持的光辉,她比小麦更温柔温婉,应该是天生丽质。如果小麦活的犀利,与时俱进。

年久失修的村头的门桥已经重建。汉白玉栏杆中央刻有“塘坝桥”。注意到此桥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于10月建成。仔细一看,红漆痕迹还没有干透。这座桥是十堰第一座水闸桥,建于1964,在当时抵御旱涝、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资料显示,这座桥的结构为波浪形石板砖,桥护坡的基础为石头和砖。不太了解因为小曼的疏忽,懊恼了好多天,马上走下岸边看桥的全貌。桥基采用老结构,褪色的水泥护坡上刻有“大兴围”三个官字,苍劲凝重。再看护坡,上面青砖裸露,水面上船只的碰撞真的像是乱石重叠,颇有气势。回想起前几个月护栏坏了,有这个变化,不禁赞施工单位施工巧妙。

狭窄的市场依旧安静,温暖的阳光缓缓透过半透明的遮阳篷,远远看去像是烟雾。一路上店面里可能有三四个老人,也有一两个中年人在下棋、聊天、喝茶,或者蹲在门外的角落里晒太阳。在农村这个初冬的早晨,人们忙着生活,依稀保留着农忙后的旧俗,机警的村民不再用好奇的眼光看它,点点头,相见恨晚。被人接纳就像是一种幸福,心情突然像天空中冬日的温柔阳光,漫无目的地延伸在小村子里四通八达的小巷里。所谓“爱屋及乌”,根据之前的初访,梳理一些遗迹的结果让我对这个大坝产生了喜爱,村里流传的传说,青砖老屋,雕额等等都展现了它不同寻常的历史。碧若高大的粮库门楼,凤凰纹的墩柱,尤其是杨家巷门口一对刻有盘长、鹤的精致门洞,大多是插在地下的,被石敢当门前的村民用来驱邪。历经50多年沧桑,依然保留着当初书香门庭的风采。

如果说石头街最早看到豆腐坊老板卢德山老人的情况,村民们不断围过来议论,所有的老人都流露出悔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如果以前大家都有点保护意识,那现在的塘坝比苏州周庄差不了多少!”言语中透露出的是无奈。在《野狗与白云》中,人们有时会弱化对家乡的传承和保护,这只是增加了复述历史的难度。但即使经过一番湮灭,一些幸存的古迹、老建筑,或者不起眼的过往家事,还是被村民们反复津津乐道。比如坝上的赵家分北赵、南赵、野赵。所谓南赵多官办地主,北赵多为平民佃户。他们的祖先曾经是被洪武赶走的兄弟。野赵是去依附洋人之类的,听来也是一种收获。时间就像一张复杂的网,每一个节点都可能隐藏着一段历史事实或辉煌。

村民曹红珍热情的带我去看黄蓓蕾树(应该是黄杨木,百科上没有黄蓓蕾树这种东西,奇怪的是老家的人总念它黄蓓蕾树?它的嫩叶形状像黄芽吗?),一边指着南大街牌楼的形状,她只记得是一个。“牌楼下有一堆石头。塘坝有个疯女人,天天爬到石阶上喊:哇,大象大!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六十年前。”他还指出了我之前照片中的错误:“这位导游是魏淮口,不姓赵。他以前是这里的秘书。他家住在一家肉店里。我以前和他是邻居,不然我不知道这个牌楼。”老人一路不时弯下腰,掀开墙脚杂草露出的红色沙石,说这房子也是牌楼上的石头。我用尺子量了一块比较完整的石头,270×35×40mm,端面没有榫卯。奇怪的是,这块石头里面并排有一块大小差不多的青石。可以看到宽度和高度也是35×40mm,没有榫卯。石条大致是柱构件或台阶石。我走过另一个墙角,墙角大部分被切掉,上端被建成一个像一堆银锭的巷子。老人告诉我,这个“和谐有利可图”的青砖建筑大坝上还有好几个地方。缠绵的声音变得坚定而自豪:“你看,就是这棵树!”“白杨树长在前后山墙的缝隙里。这些树大约有八九米高,树枝参天,古拙翠绿,但在大风中没有枯萎的痕迹。走上前把门锁上,只听见院内狗叫声。老人说:“车主怕滴滴不在家。这棵树已经朝外300年了,它建在中间。你看不到里面的树。这户人家姓赵,房子也是老房子。土改的时候被塘南大队征用了,后来政策落实了,还给人家了。我抬头看着抛光的砖门楣,突然想起了我在村外遇到的村民、前塘南大队队长鲁德加德讲述的大坝上老房子的故事:“有两个地方的塘坝保存得最好。一个是塘坝村支部原赵秀氏社,一个是庄子南赵宏本、赵宏业家。师傅叫赵慧珊。听说他家是从一个外地人来到塘坝加入赵家的。这座房子前后穿过大厅。虽然没有村支部大,但是比较完整。里面还有一棵历史悠久的黄芽树,可见一斑。“旧泰州地区有大户人家种植黄杨木的习俗,源于黄杨木避火的理论。因为它的木头很难燃烧,遇到火叶子会发出爆裂声,所以被种在院子的角落里,起到火灾警示的作用。这种树长得很慢,俗称“千年矮树”,在世界的变迁过程中很少有人长成大树。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千年桑树,万年槐树,你要用黄杨木投胎回来。“我在十堰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黄杨木。不过是花盆里的一堆低根。我在公社大院里见过一棵200岁的香橼树。我总是记得在秋天小心翼翼地溜进来摘几个水果,回来的时候放在床头。看来我是吃不了它们了。就算你有时候犹豫要不要摘,学校里也有铁党同伙把这种又大又香的圆形水果塞进了你的书包里。但是,我在纪家楼闲逛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黄杨木。树梢可能高一点,树径30厘米左右,枝节交错,苍劲古朴。因为隔壁早已坍塌,站在废墟上,可以透过栅栏望去,冰霜般的树鳞在打雷。如果饺子飞升,树枝婀娜,森林冷寂,你不会觉得像柯南的梦。这位同事解释说:“这棵树大约有200到300岁了。早些年,一个叫吴的村民折了一根树枝,想做个印章。谁知道他病重?至今村里没人敢碰。“故事是巧合,但俗话说,人搬活树要搬死树。盲绳里可能有鬼神,远离他们。

大坝虽然小,但里面都是人。小满到访前,我提前整理了相关的琐碎史料,发现自从乾隆年间赵胜东被选为贡品后,塘坝村人才倍增。如督学赵增荣、道光年间的文学学生赵广成、光绪八年的陪审员赵广岳、元年的食货学生赵伟、二年的塘坝明心小学校长赵维枢、文学史家赵维铎等都是清末江苏教育会的会员,分别担任省教育会的评议员和干事。当时读书劝学蔚然成风,圣贤精神覆盖了同时期养尊处优的石岩镇。官员和学者层出不穷,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赵一多、赵兰田、赵庚全、赵庚戌等。人才济济,整个西乡无人能及。80多年来,这个名字如今鲜为人知。在至今接触的众多村民中,只有塘坝82岁的赵福洲老人回答:“中山镇吧?”历史本身不会消亡,只有人类的记忆会消亡。碧若在黄杨木的孤独前景下与乡亲们告别。蓝风疯狂地抓着头巾下藏着的灰发尖,火车一般在飞驰。谁来记录普通会员的岁月?而“大跑象”的形象,可能只是混乱的女性精神领域中的一缕光线,不管现实世界中是否有云蜡象的逃避。

佚佚的勾践关于塘坝的文献集已不尽如人意,能找回的都是历史沿革、断章取义的人物,以及村民口头陈述中凌乱的记忆和传说。塘坝,又名塘坝,自乾隆三十三年(1768)东台设县以来,隶属于石岩、陶寺庄、草舍,是士绅基层治理中石岩乡所辖四十八村之一。这种超越政府监管的嘉宝“廉价服务”的乡镇级实际管理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中堂八庄划归大兴魏城(姬家楼)管辖。民国十八年实行区乡制,石岩镇为县治第六区驻地。原大兴市属十堰区管辖,塘坝更名为乡镇。民国二十三年区级以下乡镇合并,设立中山镇,以塘坝为驻地,辖塘坝、苏家庄、杨家垛、孟家垛,为全县六区十八乡镇之一。民国三十六年,在镇村扩展合并中,改称大兴乡。解放后,民主政府更名为塘坝镇,是十堰地区八乡三镇之一。1952,县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更名为塘坝乡。1956以高级合作社的形式并入钟真乡,以适应农业合作化。1957地区撤销,并入石岩乡。此后经历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乡镇行政村的建立。天地间,依旧迷人。都是风风火火的好玩的,更别说赵家十八院的高墙,石街的百年老宅的沧桑,被毁于一旦的孝牌坊仿佛在尖叫,一个五彩缤纷的塘坝镇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存在。当我从石街赵氏后裔赵的住处拿到塘坝赵氏族谱时,赵兰田先生的生平经历就更加清晰了。虽然新编的族谱表中有几页只追溯到他父亲的父母,甚至族谱中的一些名字也是不完整和模糊的,如他的哥哥赵,他被记住为赵哲书,这是作者的一大贡献,澄清了村民故事中混乱的人物。

小昭□(家谱缺少单词。生卒年不详),字,清末塘坝人,三子分别为赵竹书(树)、赵(字贤府)、赵(字青天)。族谱被误认为赵薇。关于赵的个人信息几乎被湮灭。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村外遇到了老船长陆,他的小故事弥补了这个空缺:“赵家有一个人叫,中国留学生,早先随孙中山革命。我也会背。早在辛亥革命前,他就回到塘坝准备起义。过去庄子西边有不毛之地,他打算建魏紫建立据点,伺机造反。他妈妈知道后,他试图停止逼死他。他是个孝子。因为母亲的反对,他很快就抑郁而死。他生前穿西装打领带,有时还穿着新军装。他仪表堂堂,气度非凡。那时候的人都是马褂、长衫、瓜皮,他的衣服却相当刮,新潮,开放,与众不同。民国成立后,邵峰(长子赵玉书)到南京找孙中山,孙中山让他做江苏省人。小时候听老班说过这些话。当塘坝解放时,我不可能听到一声枪响。”根据他的口述推测,赵应该是清末新军的一名官员吧?你以什么身份选举捐赠官员?都没考上,或者说情况是坊间传闻,但我在赵玉书生平集子里得到了一些隐晦的暗示。

赵玉树(1876-?),字邵峰,晚清新学倡导者,积极从事“兴学、筹款、延师、捐产”工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江苏省学会(后更名为学务总会、教育总会、教育会)成立时,他担任B至C (05-06)的年审。宣彤二年(1910),塘坝私立明心二等小学成立,是全县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原校址设在塘坝南北街王稼祥尼姑,聘请泰州、姜堰等地名师授课,如赵恩展、刘志碧、边玉衡等人。民国元年(1912),学校更名为大兴魏私立初级中学。由于筹建新学校的计划和办学的困难,申斌、赵军胜等人应邀在坝上义务讲学。1913年,在塘坝成立大兴外市教育会,推荐顾淮为会长,推动国民教育。1914塘坝成立大兴魏市第二小学,校长为小昭,教师为陈明德。同时设立宣传中心,青年教师在此宣讲政令,读报农活,教育村民社会公德,启迪民智。1924年两校合并为大兴市第三小学,1934年成为中山镇初级小学,但因战乱被迫停办。直到抗战结束,学校于1946复课,校名为“东台县中山镇民族中心学校”。为了扩大教学对象,在儿子赵山若和三弟赵兰田的倡议下,将地址迁到了村东十八家的赵氏祖屋,显著解决了村民纪国银、赵德明、赵福洲等一大批贫农子弟读书的困难。除了关注教育,赵玉书还致力于地方公益事务、政治改革和民主议事。清末新政中,他作为我县绅士社的一员,在塘坝设立了一个仓储仓库,用于救灾。负责庄上公共财产的公用经费和公益捐赠的征集,筹集自治经费热心公共事务,规划整顿校务、路桥、村卫生、禁绝鸦片赌等民生教育。,从而避免将公款无谓的支出在民间戏剧、赏神比赛等方面。受省教协会长张謇“乡村主义”的影响,大兴、塘坝等地还建立了慰安所、米市、贫民作坊、棺材葬地等慈善公益组织。这些以“用本乡的钱办本乡的事”为宗旨、秉持大义的改革措施,不仅将塘坝从顽固的家族管理带入了现代制度化的乡村建设,而且奠定了蜀在此后二三十年间在地方行政事务中的实际地位,使塘坝的人口、教育、农工商经济和村落规模在历史变迁中保持了稳定发展,为后来的设乡建镇奠定了基础。在辛亥革命(1911)中,作为县营支部主要成员,积极参与杨、丁理堂为首的东台光复计划,平息了清军驻军“淮南缉私营”的事端。1913 65438+10月16与我县朱景兴、周、、、、高銮一起,在江苏省议会议员第一次改选(地址为南靖丁家桥原咨询局)中当选,全省共160人当选。但是,他也因为自己的选举资格受到了别人的指责。本案是江宁司法档案馆民国初年三起选举资格诉讼案之一,即夏桂建诉赵菊树选举案(案号:206-1913-003-0112)。诉讼的内容是:

东台市民夏桂哲声称,江苏省第一区省议员改选后,他宣称有东台赵哲枢,他是宁远金陵法政学校的本科生。他已经参加了本省的第四次考试,其中一次是东台法政学校的本科。两人都继续深造,并当选为省议会议员。查《省议会议员选举法》第7条第2款规定:所有辍学者停止其被选举权当然无效。为维护国家立法初衷,我恳请该厅调查核实,移送改选监督,撤销二人委员职务,使其符合法律规定,全职留任。

从原江宁高院民事庭卷宗正面公布的20份卷宗(卷宗号:G29-003-0002-0130 ~ 0149)来看,本案经过了起诉的过程(卷宗号:0130,时间:1913)该厅致电两校调查其是否已离校。录取两个学校,去年都退学了。15年2月,检察官只听说召开省会(2月22日召开第一次省议会)的日期迫在眉睫,鼓动东台民宣中向分局提起诉讼判决。根据两校地址,分局作出指示:“核与选举法第七条之规定不违反,分局邀选无效,应无可议。”2月17,分局再次批示:“15号给的,不用亵渎这一批。”但是,夏桂佐、宣忠等人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收集证据。2月21日,赵志书未在前一年休学,称改选期间,第二学年考完试来省内与同学合影,还有该校东台三年级学生钱树生作为证人继续诉讼。之后,江宁分馆一直没有得到指示,以至于十几天后(1年3月),随着第一次省议会的召开,从秦淮大酒店堕落到在木材市场的布店的夏、宣,有所保留地再次递交申诉书,内容重复,又把“东台公谊”私立法政学堂的学生加到了高銮。案件背后是维护正义的斗争还是候选人利益的斗争?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并在呼吁的最后“恳请主任批示,迅速作出决定,收回赵玉书当选省议员的证书,并通知候补候选人制定法律,以便符合规定。迫在眉睫。”随着省议会的召开,原告作为改选选民的申请,显然是为了这个县的一个改选候选人获得议会地位的更替,或者是他本人。依据1912《省议员选举法》,向高等法院提起改选诉讼;“重选诉讼由重选选民提起”;“改选之日起10日内,逾期不得起诉”等等。作为重选选民,夏桂建、宣忠等人表面上是依据章程起诉,但终究掩饰不住自己令人发指的祈祷行为。从时代背景来看,无论这场官司是为了追求选举正义,还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即使被告等人不出现在镜头中,但对诉讼过程中各种证词的考察,也揭示了以省教协成员陶、夏荫观等为代表的一批前清咨委在选举立场上的分歧 而那些在自己创办的政法学校里,有勇气为夏作证的学生,颇具讽刺意味却又司空见惯。 虽然帝制退国并非共和暴力所致,但新军、革命党、立宪派、地方社会党派之间形而上的妥协与平衡,并不能阻止学生、新旧知识分子乃至平民阶层对新兴政治的想象,以法律允许的形式彰显正义,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夏贵勇等经济贫困的初选赢家。当选举地址从东台迁到省城后,为了漫长的官司,很难退到破破烂烂的小店。据推测,最早住在状元繁华地段的秦淮宾馆,只是得益于选举法给予其连任的补贴。管中窥豹,随着《省议员选举法》中年龄、财产、学历等单栏要素标准的降低,选民数量急剧增加。在65438至0908年的议员选举中,候选人数从占全省总人口的0.51%上升到6%。如此庞大而混杂的社会政治活动,因为选举法的设计,将学生、辍学生、小学教师排除在被选举权之外,意味着选举中最激进、最理想化的天然群体被切割、肢解,给予个人不平衡的权益和歧视,导致县级选举中新人才被压制。在东台,或者说整个江苏,政治舆论实际上是被新成立的共和派,也就是以清朝立宪人物张謇为主的地方士绅阶层所控制的。从省咨议局到省议会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和平演变,是立宪者在体制转型中获得的经验加成。政权的更替并没有给看似轰轰烈烈的民主议事带来实质性的变化。选举权的普及留给那些毫无准备的人,只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混乱的喜悦。所以,当选票最终聚集在士绅阶层领导的商会门前时,这个阶层的内部分歧和社会克制政策下的分裂重组,必然会引起选举争议。已知我县6名议员出身为:赵玉书,地方君子,省教协会员,学历待考(秀才,督学?);朱景行,八公,宣彤元年被选为我县士绅,为省教会会员;周是附中学生,毕业于两江师范,在元年被选为士绅,是省教育会会员。清末陈康泰州分局传此句。附生高鸾,宣彤元年被选为士绅;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的孟铎是富前四树小学的校长。就本案而言,第一个小雕像夏桂菊当时37岁,与诉讼对象赵玉书同年。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关于树、夏桂哲、宣忠等人的社会信息,尤其是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该案在民国地方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等当代多学科研究选项中失去了优势,限制了人们在论证中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这也是本文在考证和追溯舒生平时插入此案的主旨所在。但消失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刻刻刻刻刻刻刻着真相,历史如晨光。求此案结局与笔者最初的猜测不谋而合,这一猜测在民国初年江苏省议会的一份纪要中得到了验证。“江苏省议会例行会议于5月12日闭幕(1913),由于重要案件全部缺席,决定19日召开临时会议,继续发言。省长和董事们都出席了会议并召开了会议。”这个临时理事会的成员席位名单赫然写着:赵哲书是第11位,高銮是第51位,以此类推。从诉讼开始到议会例行会议结束,历时近5个月,留下了选举诉讼未能直接归入民法的历史经验,也是“民不告官”的顺民文化在立法中逃避行政组织和监督责任的实际体现。以民法的形式解决公权纠纷,似乎案件的失败成了司法判决之外的自我和解。此外,这起与人品、贿选无关的选举官司,脱离了同时期选举案件的共同特征,除了学籍与选举法相悖外,其他行为都体现了赵哲书的清白。与江宁司法档案中的另外两起选举诉讼,即如皋张儒林(律师,民国22年曾任我县县长)选举资格及犯罪嫌疑人起诉案、六合吴选举贿选上诉案相比,其犯强奸罪具有道德性。当然,它比那更有趣。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改选是基于该县去年2月初选当选的111人的互选。由于交通的落后和电信的空白,人和消息不可能在县与省之间方便地来往。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夏贵勇赢得了法政学院学生的支持呢?如果分析一下证词封面使用的“东台公比”二字,关系到我县历史上的选举案是否越来越接近答案。简单品味了一下,近70页的诉讼材料并没有给出我所期待的信息。这篇文章原本被认为是探究赵菊树科举出身传说及其父亲身世的重要线索,以此来分析少年赵菊树在清末变法中的崭露头角。在失去想象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更多的真实,在此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思考。与赵菊树相比,选举之争也启发了改良派绅士对民初司法建设所倡导的公平精神的理解,进而注重乡村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比如他的长子赵,弟弟赵居易、赵玉玉等人。赵是民国十五年朝阳大学第二法律系毕业生。《北京朝阳大学学报》(1924,第2卷,第19期)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案例讨论》。当时作为大三学生的他提出,打架斗殴夺取正当防卫权的判决做法不被侵犯,也就是他应该有主张正当防卫的权利。宗族的弟弟唐,因在最高法院任职,多次受到中华民国司法行政部的表彰。此外,作为塘坝的主要乡绅,赵菊树在抗战期间一直住在家里。他不仅多次拒绝被汪伪政府的觉禄收买,而且积极组织乡师重开私塾,向人民传授爱国思想,感染次子赵森青、堂弟赵菊倩、赵菊泉及同乡知识分子等人加入抗日民主政府。在枪林弹雨中,他们都踏上了艰辛和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