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近代中国各种救亡方案的比较。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在反击外来侵略的同时,开始探索西方的“长术”,促成了“向西方学习”这一新思潮的萌发。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重点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科技)和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以及一些政治方面的东西。新思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但这些先进人物鼓吹新知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还很肤浅和模糊,有些甚至是扭曲的。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基本属于西方文明的皮毛,他们的思想基本没有得到贯彻。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而发动的一场“自强”运动。它的重点是军事、外交、机器制造技术和一些与它们直接相关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方面,他们比前辈有进步。但出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能,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试图将西方近代技术——“用”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体”结合起来,使“用”为“体”服务。他们的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决定了他们不能使中国富强。但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现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现代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抵御外国经济势力的作用。
2.农民阶级:通过对“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助清灭洋”口号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单纯从农民阶级角度提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但也要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独特现象:洪仁玕为了振兴太平天国内政,写下了著名的《尚书》,表达了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愿望。这个计划是在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先进东西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所以它的出现是必然的。同时,由于当时的中国尚未产生新的经济成分和阶级力量,该纲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洪仁玕的个人实践,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实践相去甚远,所以它的产生是偶然的。当时中国缺乏实施这一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其设想无法实施。
3.民族资产阶级:
①早期改良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产生了早期改良派思想。以冯桂芬、王韬、郑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来,主张振兴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早期的改良派只是在具体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行动。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19 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在日益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分歧。改革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出现,当时改革派的活动更有利。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改革思想有了新的进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将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借助孔子的权威论证了改革的合理性,从而为维新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包含了减少改革阻力的战略意图。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理论与传统儒学相结合,是90年代改革思潮的新特点,但也暴露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弱点和理论不成熟。他们与顽固派展开了一场论战,把维新变法的思潮推动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1898年,光绪皇帝任命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资产阶级改革。但是,由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仍然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自身的封建势力,注定了政治运动中改良派的软弱妥协:没有反帝要求;反封建不彻底,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严重脱离群众,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也摆脱不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惨命运。
(2)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的情况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企图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计划改造中国。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论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制度为政治理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并通过与保皇派的论战与其划清界限,用以指导辛亥革命的实践。
④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回应当时北洋军阀发起的复古逆流。这场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内容,李大钊等人开始在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4.无产阶级: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承担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人民代表人民客观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辩证地将其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中国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