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历史
辽西走廊的开发始于辽代,发展于金代。契丹建立大辽国后,十六州被侵占,辽西成为辽国腹地。辽军从中原俘获大量汉人,安置在辽西为奴。汉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开垦土地,建造城市。辽西走廊土地的开垦促进了道路的发展。公元947年,辽朝灭亡后,金朝皇帝石重贵被流放到东北,也就是辽西走廊。“癸卯、皇帝和李太后都是向北行,经冀州、平洲到关羽沙塞之地,然后于七月八日到金州,渡辽河到黄龙府,这是契丹下令安置的地方”(《旧五代史》)。这是最早的从山海关直达锦州的记录。
后来东北女真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与宋达成灭辽协议。只是两国隔着辽国,凌源朝阳等人口密集、商旅往来甚多的繁华地带都被辽国封锁,宋金使臣不得不采用辽西走廊,以防松弛。协议成功后,金兵南下,夺取辽西走廊。1122年,金兵攻陷辽中京(内蒙古宁城),直取燕京(北京),东北被金占领。1124年,金太宗下令在都城(上京会宁府)至南京(北京)五十里处设立驿站。至此,辽西走廊纳入国家管理。参加唐太宗洪雁圣大典的北宋使节许在《使节游记》中写道:“自东北出海,经移州(山海关附近),八十里至莱州(绥中前卫),八十里至西州(兴城东关驿),八十里至桃花岛(兴城菊花岛),一百里至红花坞(连山高桥附近)他还说:“往关羽以东 南濒大海,北傍大山,都是些糙邪,到了山上,一下子拔了气,绿万仞都是各种江左,是医巫山。 “1184年,万从燕京回会宁府,辽西走廊各郡设法修桥修僧,路况极佳。
辽西走廊完善于明清时期。明初,辽西除辽西走廊外,全部在蒙古势力范围内,民族矛盾日益激烈。洪武十四年(1381),魏公徐达在河北、辽宁交界处建关,设山海关,名山海关。“山海关外”是山海关以东的地方,人们习惯称之为“关东”。山海关以东包括辽宁省的大部分,也被称为辽东。山海关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叫“镇东”,即“天下第一门”。东门外,属于辽东,是关城重点防守区域。威远城内八里堡等城堡罗列,紧紧守卫着东门,警惕地看着东方。山海关位于辽西走廊西端的咽喉处,像一把大锁,牢牢锁住了东北通往华北的陆路通道。难怪古人称赞:两京之锁无与伦比,万里长城第一关。
1442年,明朝下令修筑边墙,巩固辽西走廊的安全,捍卫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地位。边墙修建后,东北各地通过朝阳进入中原的古道再也不能随意通行,辽西走廊作用凸显。与此同时,朝廷进一步加强了对辽西走廊的管理。鉴于绥中与锦州相距三百里,且无郡县,不利防守,决定“在曹庄汤池以北建立魏徵,赐名宁远”,使那里又多了一个要塞和经济中心。山海关至锦州沿线广设屯堡烽火台,各卫设驿站。重要卫生站自西向东依次为:广宁中前站(绥中前所)、广宁前屯站(绥中前卫)、广宁中后站(绥中)、宁远钟繇站(兴城沙后站)、宁远站(兴城)、连山站(连山站)、宁远中左站(连山塔山站)、兴山站。星罗棋布的防御设施使辽西走廊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商贸繁荣,旅客和游客不断,住户日益增多。
清朝入关后,清廷视东北为“盛世繁华之地”。还有盛京和皇陵为首都,有皇家田园参与者。中原与东北的交流更加频繁,辽西走廊更加完善。它的扩建和完善,让曾经的大凌河河谷通道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部分路段已经淹没在杂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