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寒冷真的导致了一个王朝的灭亡吗?
明朝末年,崇祯虽然想做一个农民的好皇帝,但是他的家族已经几乎败亡,再加上天灾人祸,最后饥肠辘辘的农民奋起反抗。
李自成进兵北京,崇祯景山公园上吊,宣告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后,先后击败南明的弘光、龙武等政权,直至李咏皇帝被杀,南明被灭,建立了满清统治的清朝。
明朝灭亡其实有一个很现实的自然原因,就是气温骤降导致的干旱,造成了饥荒,特别是对于关中地区的百姓来说。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千年不遇的寒冬。
我相信你们都听说过“冰河世纪”这个词。可能很多人觉得是很遥远的事。毕竟离我们太远了,而且由于历史上很少记载这段时期,实际上冰川活动从未停止过。
300多年前,有一次小规模的冰川推进活动,全球气候进入寒冷期。在中国,这种现象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据史料记载,这个小冰期大概开始于13世纪或14世纪,结束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中国,夏季是涝灾或旱灾,冬季极其寒冷。人们饱受寒冷之苦,更不用说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了。这个时期很多人冻死饿死。
自然灾害多的时候,国家不仅要减税,还要拨款救灾,这是有道理的。但明末国库几乎挥霍一空,崇祯自身能力有限,只能一心救国,无力救国。当积怨达到一定高度,农民起义顺势爆发。
当时人们面对寒冬,相对缺乏应对手段,无非就是添衣、适当运动、生火取暖。早在旧石器时代,古代人就已经学会了如何烧烤食物,用火取暖和照明。
到了春秋时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种叫“辽炉”的工具,专门用来烧炭取暖。甚至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有了一些“自动化”的想法。在燃烧的炉子上面,多附加了木炭簸箕,用来添加木炭或取燃烧的木炭,这样可以保持火不燃烧,同时也方便加热时添加新的木炭。
明朝还有比春秋时期更先进的取暖方式,所以当时的寒冷天气其实对人的影响有限。
问题在于寒冷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面对这种极寒的气候,人类或许可以用外物抵御,但农作物却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
当时朝廷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来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一方面是因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朝廷根本不知道灾情有多严重。很多官员怕皇帝以为是自己治理不善的结果,根本不敢上报朝廷。即使是举报之后,他们也尽量说得轻描淡写。
所以帝王们根本不了解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明清史料虽有对赈灾资金分配的描述,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实际上在每个朝代和世代都有发生。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政治清明的时期,那还好,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很容易改朝换代。天灾是不可抗拒的,属于不可抗力,但朝廷的无能更容易导致王朝的灭亡。
有历史学者将明清小冰期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这期间有朝代更替,朝廷只是镇压这些民间“闹事者”,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咬一口”的事。
可以说,在这三个阶段,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明末汉族人口1.2亿,清初5000多万人口直接减少了一半左右。
自然现象的变化通过生态链传导,最终影响整个人类社会。虽然没有办法避免这些,但如果当时的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有足够的认识,并尽可能全面地做出应对,这场自然灾害的后果是可以大大减轻的。
有人说有备无患可以让你不吃亏,但是面对这样的自然天气变化。我们可以做到最好,做好最坏的打算,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活力,等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