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中世纪哲学

5世纪至65438+5世纪的欧洲哲学。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解体,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期间,基督教得以保存,并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上帝与人、天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是中世纪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欧洲中世纪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中世纪早期哲学(约400 ~ 1000年),a .奥古斯丁思想占主导地位。②中世纪哲学(约1000 ~ 1300)是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3)中世纪晚期哲学(约1300 ~ 1500)是经院哲学的衰落期。

早期中世纪哲学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占主导地位。教父哲学吸收了新柏拉图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思想。新柏拉图主义公开鼓吹有神论。在其影响下,奥古斯丁将哲学与神学相结合,以上帝为核心,以信仰为前提,系统地论证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暂时的,精神世界是永恒的,上帝是无限的,超越存在的永恒。上帝是万物的原型。只有灵魂脱离了感官,才能认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上帝。他的人性、人的自由意志、上帝的恩典中的原罪论,是以上帝与被造之物的关系为中心,以恩典为中心的基督教世界观的反映。从那时起,这种思想在基督教神学中占主导地位。

继奥古斯丁之后,罗马哲学家A.M.T.S .波艾修翻译并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连接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的“桥梁”。他对古代斑岩中的普遍性和个体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共相存在于具体事物中,但共相本身不是物质。在薄爱秀之后的300年里,古典文化衰落了,只有一些人做了一些编纂工作来保存。直到9世纪,爱尔兰哲学家J.S. Elliugenna才再次探讨哲学问题。他用新柏拉图哲学来阐述基督教信仰,但并没有对西欧哲学产生重要影响。9世纪末以后,西欧不断受到北方马扎尔人、撒拉逊人和维京人的攻击,查理曼帝国崩溃,文化和学术停滞衰落了一个世纪。

中世纪哲学

自11世纪以来,理性思辨兴起,基督教神学的命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教会学院的学者基于理性的形式做出各种证明和解释,导致了以抽象思辨和繁琐论证为特征的经院哲学。11世纪中叶,法国图雷教会学校校长贝伦加尔辩证地论证了教会圣餐仪式中的面包和酒并没有因为牧师的祈祷而成为基督的身体和血,圣餐只是象征性的。他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共性只是名词。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唯名论。虽然贝伦加尔受到了教会的谴责,但跟随而来的一批学者却到处讲学,用辩证的方法挑战传统的基督教信条。165438+20世纪末,法国牧师罗瑟林提出,只有少数具体事物是真实的,“一般”只是代表许多事物的名词,而不是客观实体。安瑟伦指责罗瑟林否认三位一体的上帝。他认为观念证明存在,有上帝观念的人证明上帝在现实中的存在。这种基于观念的理论叫做现实主义。同理,他也论证了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童贞、原罪的信仰,全面发展了现实主义。12世纪上半叶,罗瑟林的弟子P. abelard根据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认为共相不是实体,而是用来判断种属内相似事物的共性的文字。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在11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达到高潮。它促进了理性思辨的发展,为哲学与神学的逐渐分离做了准备。

12 ~ 13世纪期间,阿拉伯哲学家和犹太哲学家在古希腊学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希腊哲学的伊斯兰和犹太哲学,并将其传入西欧,从而促进了13世纪西欧哲学的发展。从9世纪开始,阿拉伯哲学家Keng Dieh就开始引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区分现实的存在和潜在的存在,并试图综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柏拉图的哲学来阐述伊斯兰教义。在法拉比、伊本·西纳和伊本·拉什德转向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来解释伊斯兰教义之后,他们实际上使哲学独立于信仰。在犹太哲学中,从伊本·加布里埃洛到迈蒙尼德,也经历了从柏拉图哲学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过程。12世纪中叶以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以及伊斯兰哲学和犹太教哲学在西欧广泛传播。虽然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第一推动者”可以与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灵和谐相处,但他认为第一推动者一开始只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样,自创造世界以来,上帝不再与世界有任何密切的关系。这种思想导致了12年底泛神论的流行。

13世纪,西欧哲学中各种思想流派争鸣。基督教教会当局和以波拿文都拉为代表的正统神学家尊重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上帝的启示,只能通过信仰而不是感官来认识。他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为这是对基督教信仰的威胁。在新兴的大学中,希腊、阿拉伯、犹太和拉丁文明交汇激荡,亚里士多德哲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罗马天主教会的多米尼克修士们能够用理性而非信仰来解释自然,从13世纪中叶的阿尔伯特大帝开始。阿尔伯特大帝介绍了大量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尤其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研究中的观察和实验感兴趣,认为对自然的认识不同于对真理的揭示。他接受了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区分信仰和理性的思想,将哲学和神学分开。他认为神学研究揭示真理,哲学研究自然经验,信仰无法用理性解释,但他承认理性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他的学生托马斯·阿奎那进一步改变了自奥古斯丁以来基督教神学关于理性来自天启信仰、理性与信仰不可分割的观点,明确区分了信仰与理性的不同领域,并将感官作为人类知识的来源,为经院哲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从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到中世纪的思想家,对于瞬息万变的世界和相对稳定的概念之间的矛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中世纪的思想家大多追随奥古斯丁,根据柏拉图的解释,让现实从属于理念。而托马斯·阿奎那则立足于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动机”与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结合起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潜在与现实思想分析存在,认为潜在是一种介于不存在与现实存在之间的未定存在,尚未有形式,是一种未实现的存在。基于这一理论,托马斯·阿奎那不同意安瑟伦对上帝本体论的证明,也不同意波拿文都拉关于创世在时间之初的论点。他认为创世论无法被证明,无法被查明,只能作为一种信仰被接受。虽然他从存在出发,把感官作为知识的来源,确认理性有其活动领域,但基本上他仍然认为理性和一切知识不是独立的,而是对信仰的补充,它们的作用只是支持基督教信仰。

中世纪晚期哲学

14世纪初,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市民阶级兴起,罗马天主教会逐渐衰落。怀疑主义和人文主义逐渐兴起。面对理性主义对基督教信仰的冲击,基督教神学家寻求进一步分离宗教信仰与理性。邓斯·斯科特(J. Dunce Scott)认为,上帝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理解上帝。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分离导致了对神学的怀疑。威廉(奥康的)主张一切知识以事实为基础,宗教信仰的内容不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承认靠理性维持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这时,哲学家们讨论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哲学讨论转向了上帝与世界和人的关系:上帝三位一体的关系,人的灵魂的作用,上帝的恩典的地位及其与人的善行和自由意志的关系,上帝是否预见了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这反映了人们试图扩大人在神学体系中的地位的想法。在基督教中,传统神学和教会权威的衰落还体现在投机神秘主义的兴起。14世纪初,德国多明我会修士弗雷堡的乌特勒支从新柏拉图哲学出发,认为人的灵魂中心直接被上帝照亮,是神圣的安息之地,为后来的思辨神秘主义奠定了基础。德国另一位多明我会修士M.J .埃克哈特(M.J. Eckhardt)和他的追随者主张,他们可以在冥想中与上帝交流。其实是要否定教会的圣礼或者祈求神的恩典。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变化为14世纪后半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