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西餐大厦
上海的西餐从尼克松总统来访开始逐渐复苏,这让上海人有了追求洋气的机会,上海人骄傲地吃西餐的日子已经到来。
但在之前,制作西餐的原料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找到的,所以聪明的上海人用其他东西代替了原来的食材,创造出了独特的“海派”西餐,也就是有西餐又贴近生活的洋气。
德达、新立茶、天鹅阁、红房子,这些现在还存在的正宗海派西餐厅,和正宗西餐厅是不一样的。可以拿筷子,点米酒,收银阿姨还在用算盘。还可以看到老上海才有的木夹子,点餐的阿姨也会帮你提意见。
对于很多老上海人来说,西餐的代表不是牛排,不是鹅肝,而是炸猪排、罗宋汤和土豆沙拉。德达西餐厅有个老克勒,每天中午准时到,点这三样东西,就几根法国棍。这是老上海人想吃的西餐。现在的人觉得这些东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但却是海派西餐最经典的构成。
为了怀念海派西餐,我和妈妈打算自己在家做,炸猪排,土豆沙拉,罗宋汤。可惜罗宋汤买的食材少,所以我们临时改成了榨菜蛋花汤。是的,我知道,不伦不类,但更多的是所谓的“海派”。
土豆煮熟,香肠切成小块,然后打沙拉酱。可能有人会问,要不要自己打沙拉酱?是的,没错。你知道,这些东西以前都没卖过。
把一个蛋黄里的蛋清去掉,慢慢加入色拉油,用两根筷子不停的旋转搅拌,就可以做出一大锅沙拉酱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一定要往一个方向搅拌,不能改变方向。记得曾经有人不相信这个传统,要两个方向打。结果可想而知,水油完全分离,无法使用。看来传统还是不太好改。
然后将沙拉酱倒入土豆和香肠中拌匀,一份传统的老上海土豆沙拉就做好了。
猪排要用刀背敲,才能让肉变脆,味道更好。过去面包粉很难买到,怎么办?聪明的上海人还是想出了办法,拿出一包苏打饼干,用啤酒瓶碾碎,包在猪排外面当面包粉。炸出来的猪排不仅更香,口感也更脆。这是因为苏打饼干富含油脂,自然比面包粉好吃。
两次油炸,成功吃完主菜,炸猪排,无论什么时候看,都是那么的好吃。
最后还有一种榨菜蛋花汤。虽然不是罗宋汤,但它出人意料地搭配了炸猪排和土豆沙拉。清淡的汤去除了猪排上的油。相比较而言,罗宋汤确实有点太累了。
如果没有法式棍,那就用法式丸子代替面包,一样好吃。
也许上海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把原来的食材换成其他食材,加工成不输于原来的美味菜肴。
烤蜗牛把上海人变成烤蛤蜊。
原来的俄罗斯红菜汤把上海话变成了现在的罗宋汤。
烤蟹粉里的海蟹,把上海人变成了大闸蟹。
这是上海人的西餐情结。相信海派西餐一定会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