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的起源和历史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
东、南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相对,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相对,北与河北省邯郸市相对。
西南与河南省新乡市接壤,西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
位于北纬35° 20′0″-36° 12′23″和东经114° 52′0″-116° 5′4″之间,东西长18。
全市国土面积418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
其中耕地面积26.94万公里。
濮阳古称帝陵,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城,故有帝都之誉。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地处濮水(黄河、吉水的支流,被黄河淹没淤积)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986年,我国出土了石磨、石碾棍、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1987年,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类建造的龙虎墓。
据测定,其年代约在6400年前,蚌壳龙是考古界公认的“中国义龙”。
专家由此遗址推断,濮阳地区在6000年前率先进入宗法社会,成为中华龙文化的发祥地。
濮阳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