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第一个人物是哪个朝代的?
楚帛图案主要有诚信绣、长寿绣、骑云绣、角绣、棋绣、云绣、树绣、梅花绣、红绣等。
《龙凤人物帛画》和《御龙人物帛画》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帛画,是“中国早期绘画的两件瑰宝”,长31cm,宽22.5 cm。画中一女子侧身而立,高髻细腰,宽袖长裙,婀娜富贵,双手交叉祈祷。女子头上,左前方画有凤凰,使其飞翔;翼龙画在凤凰的反面,使其展翅高飞。《龙丝图》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中一人站在龙背上,左侧立面,高冠长袍,腰间长剑。龙昂着头,卷着尾巴,就像龙舟一样。龙的左腹部下方画有一条鲤鱼,龙的尾部画有一只站立的鸟(像鹤一样)。还有一个沉重的天蓬画在男人的头顶。人、龙、鱼都向左拐,指明前进的方向,连树冠上的流苏也对着凤凰飘动。整个画面在行进,动感十足。这两幅帛画基本上都用了速写的手法,只是有些地方用了平画,人物略显色彩。画面布局准确无误。线条流畅,想象丰富,显示出楚艺术的独特风格。
楚先王祠堂和共青祠堂内有大量壁画。壁画的主要内容是天地、山川、神灵、古代圣贤和妖怪的图画。江陵天星关1号墓室横膈膜上有画。另有11彩绘壁画,绘有菱形、田字、云纹等几何图案。
楚国的漆器业发达,所以楚人也善于在漆器上作画,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艺术瑰宝。如1941年长沙黄土岭出土的车马彩绘漆器;1952年长沙燕家岭出土彩绘漆器;而在1957,信阳。荆门宝山二号墓漆丘上出土的迎宾图(图二,迎宾图的一部分)是楚漆画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幅漆画,长87.4厘米,高5.2厘米,描绘了26个人,4辆马车,10匹马,2头猪,1只狗,7只鹅,5只柳。以黑漆为底色,配以红、黄、棕、绿四种颜色,通过线条勾平绘画的方式,将许多人和事物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和谐独特、生动活泼、立体动感的复合画面。
战国时期楚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很多,如虎盆神奇的飞凤、奇形怪状的“镇墓兽”雕塑(图3,信阳长泰关出土的“镇墓兽”)、虎盆凤凰中轻盈婉约的鼓、各种形态的雕花屏风(图4,双龙座屏风)、写实的木雕小鹿、抽象的辟邪条幅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雕塑,一般是各种青铜器的附属品,如动物攀缘或各种动物形象雕塑如器耳、器头、器足等;还有用作大型物件的支架、基座或附件,如曾侯乙墓的铜钟架、虎形钩、兽用岩架、盘龙鼓架(见图5)。但从曾侯乙墓中很少有“鹿角立鹤”这样独立的青铜雕塑。这些青铜雕塑大多作为器物的附属品或支撑、底座、附件,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考虑它们作为附属品和附件的特殊功能,并注意到它们与器皿的整体艺术风格相统一的同时,也将它们视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因此,这些作品往往反映了战国时期楚人对雕塑的浓厚兴趣。
概括地说,楚的造型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人神交融的浪漫意境。楚人相信灵魂是永恒的,死亡只是灵魂离开了肉体,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山川、草木、鸟兽等。也有精神。
楚艺术形象中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大多是反常的、抽象的,都与神话有关。例如,风是楚艺术收藏品中较为常见的形象。它是一只鸟,但不是真正的鸟,而是神话中的鸟。1949年湖南长沙楚墓一位学者所作的《龙凤人物帛画》中的龙和风,是引导灵魂升天的动物。木雕镇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出土器物。这类艺术品造型奇特,头上有鹿角,舌头很长,看起来像龙、虎、虎。
优雅流畅的动感美感。楚艺术非常重视曲线和弧线,有动人之势,如青铜器中的鼎。楚人在中原根据自己的审美改变鼎,把直耳改为左耳,束腰收腹,在蹄足上加兽面纹,并在鼎的四周附着几只爬行动物。化静为动,化重为轻,柔和的线条改变了礼器原有的给人压抑感的氛围。动态美在漆画和刺绣艺术中更为洒脱,那些云纹、气象纹、动物造型都是大胆多变的。如漆画,常见的云纹图案有十几种,有的像滚滚的云,有的像秋天的浮云,有的像浮云。这些盘旋卷曲的图案让人难以捉摸,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楚国出产最多的漆器。楚人喜爱漆器,主要是因为漆器适合表现丰富艳丽的色彩,经久不衰。这是当时其他质地的物体无法比拟的。据统计,先秦漆器中有红、黑、黄、白、绿、蓝、紫、棕、金、银、橙、藏青、暗红等颜色。例如,红、绿、黑、金、银等几种颜料被用于透雕绘画中。在楚漆器中,黑色和红色是应用最广泛的颜色,这两种颜色常作为基调。因为黑色和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而优雅,如果再加上金色涂装,就更显奢华和丰富了。
丝绸面料和刺绣也适合表现鲜艳的色彩。楚墓出土丝绸的颜色有红、黄、绿、蓝、紫、棕、褐、黑、藕。可见楚人对色彩的强烈喜爱也促进了古代染色技术的发展。丝绸是服装的材料,服装最能体现人们的爱美之心。多彩的丝绸面料更能满足楚人对色彩的渴望。刺绣的颜色比较复杂,有红、绿、蓝、棕、黄、褐、黄、金、绛、朱、橙、草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