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悬案是什么?
但根据你举的例子,你说的应该是明末四大悬案:妖书案、扑案、红丸案、移宫案。
同时,晚清还有四大悬案:杨乃武白菜案、杨月楼案、太原案、张文祥刺马案。
我就分别简单描述一下这几个谜,从明末四大谜开始:
恶魔案例:
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的妖书案,是由建立预备队问题引发的党争事件。明神宗皇后没有孩子,而王恭妃生下了皇帝的长子常洛。郑贵妃生完孩子后,经常死去;宗申非常喜爱郑飞,并打算让他的儿子成为继承人。为此,朝臣们多次争取尽快建立东宫,这一问题僵持了十几年。不久,刑部侍郎写了《闺房图》,由监太监陈矩送到宫中,神教送给。
抨击案例: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晚上,一个叫张珲的人,拿着枣棍闯进太子的慈庆宫,打伤了门口的太监。太子的内侍韩本用带领众人去抓他。张骞被捕后,自称是由宦官庞豹、刘澄引荐,主使人指认是本人。这是一个打击案件。
丸红案例: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八月,万历皇帝崩,朱常洛即位为光宗皇帝,纵欲过度。“我一生有二旦,我是幸运的。”生病的原因是一场戏,精神疲惫。太监司李冰使用泻药加重病情。鸿胪寺创始人李进了红丸,自称是仙方。光宗服药后死亡。当时,人们怀疑郑贵妃是因为红色药丸事件而中毒的。
移宫案例:
泰昌元年(1620),皇帝继位,李和养帝魏忠贤趁皇帝年轻控制朝政。左光斗和反对李不和皇帝住在一起,强迫她搬到别的地方,这是一起移宫案。
先说晚清四大神秘案件: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
同治年间,杨乃武、葛碧涉嫌奸淫杀人,刑讯逼供后认罪,死囚,冤屈。此案惊动了朝廷,虽然几经审判洗清了罪名,但这两个被拷打的人的悲惨遭遇仍然令人痛惜。
杨月楼的委屈:
清末著名京剧武术家杨月楼于1872年赴上海演出,与去看戏的广东富商之女韦阿宝相恋。他们的亲密程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清朝的法律明确规定地位低的人不能和地位高的人结婚[1]。杨月楼是一名歌手兼艺人,不被允许与韦阿宝结婚,但相爱的两人无视法律的规定,按照正常程序私下结婚,甚至按照上海“抢婚”的习俗,以避免韦阿宝家人的干涉。但魏阿宝家人起诉官方,上海县长叶挺第一时间处理此案。碰巧叶县长是广东人,所以在审判前就受到了惩罚。结果,叶县令重判此案,魏阿宝被判扇二百耳光,判给普善堂另择婚姻,被判流放,帮他们结婚的奶妈王仕敬被判在县衙前当众示众十天。魏阿宝的母亲王也是羞怒而死。最后,由于慈禧太后40大寿,杨月楼被赦免回京从事演艺事业。然而,韦阿宝被父亲赶出家门后,下落不明。据说韦阿宝是被普善堂嫁给了一个70岁的老人。
太原奇案:
清末道光年间,太原有个财主,叫张百万,有两个女儿。他的二女儿玉珠已经和曹订了婚。然而,由于曹家境贫寒,张百万把第二个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姓姚的大户人家。但爱曹,两人私奔,到交城县与陈交朋友,路过一家豆腐店,莫姓老汉同情,借了一头毛驴帮助逃跑。张百万发现两个女人失踪后,误以为她们在大女儿家,猜到玉珠藏在衣柜里,于是把衣柜带走了。居然把和尚弄晕了,张百万误以为和尚死了,就穿上二女的衣服威胁说二女已经病死了,然后把和尚送到灵堂。后来和尚醒悟逃走,路过莫老汉的豆腐店,在那里换了衣服。原来这个和尚是花和尚。后来,因为他猥亵一名已婚妇女,她被她的丈夫,屠夫吴杀死,并把她的尸体扔在井里。张的灵堂碎尸案,加上和尚杀人案,这两起案件一时沸沸扬扬传遍全城。阳曲县令杨忠民公开审判,因为他听说和尚身上的衣服是在豆腐店里找到的。鉴于此事的轰动性,为了尽快结案,轻率地将莫老汉认定为凶手,并作了供述,上报刑部以求结案。
至于吴屠夫,在杀了和尚之后,就打算迁都晋祠了。在路上,他遇到了曹,吴屠夫向曹透露,他是杀害和尚的真正凶手。
曹回到太原,打算把驴还给那个叫莫的老人。这才知道自己被陷害了,于是为莫老汉求情。不料县令得知后,诬陷为同谋者。
玉珠的侍女向秀在探监时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赶到交城寻找玉珠。当时玉柱投靠的陈,正巧被提拔到山西监检司,两案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张文祥马刺案:
7月26日(8月22日,1870)清晨10:30左右,两江总督马新义从校对场观看清军射箭训练。阅兵结束后,回到都督辕门。在路上,有人挡住了去路,喊着委屈。刺客张汶祥利用这个空隙用匕首行刺,第二天就死了。事后承认,痛苦的主要原因是马“无情无义”,而张却闪烁其词,不说实话。
事发前,江苏巡抚之子丁惠亨为争夺秦淮河上的妓女,与马幕府官员发生冲突,马下令逮捕惠亨。丁日昌、丁惠亨是项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奉慈禧太后之命上任,为的是查清湘军掠夺了多少金银财宝,被湘军中的人谋杀。
隗嚣刺马案审理了一个多月,毫无进展。9月1日,张之洞从其弟张处前往金陵,与隗嚣一同前来。马新义的下属袁等人要求刑讯逼供。张道:“案情重大,不便拷问。”他不肯交违约金,死了,还是没有结果。张对和隗嚣说:“凶手曾经卷土重来做海盗。因为马新贻主政浙江省,镇压了南天的海盗,打死了不少伊拉克黑帮。又因伊籍妻子罗氏引诱吴逃跑,在马信义赴宁波时,拦下余起诉,不准审判。罪犯心怀怨恨。在逃跑的海盗龙·云起的唆使下,张汶祥为他的同伙报仇,也就是把怒火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张汶祥受到鼓励允许这样做。.....今年7月26日,追随者潜入督察办公室,强调谋杀,反复质疑,并拒绝从他的供词让步。没有其他领导人还是可信的。”
慈禧太后大怒,派刑部尚书郑敦谨、曾国藩到两江总督辕门调查此案。慈禧太后曾问曾国藩:“这案子不是很奇怪吗?”曾国藩答道:“真是奇怪。”太后力劝曾国藩接任巡抚,赶紧去金陵查办此案,但曾的病耽误了他几个月。太后第二次求见,与曾约好。到了江宁府后,曾国藩没有审案,而是每天阅读纪晓岚写的《魏草堂笔记》这种奇怪的小说,过着悠闲的生活。直到郑敦金到了江宁,才开始看案卷。邓之诚《骨东三记》说:“国与诸侯不想深谋,必有不能深谋之人。”郑敦进审了十四天,还是查不出真相,只好跟曾国藩打:“本案张等人的审判结果属实!”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令将刺客张汶祥处死。郑敦金感叹官场黑暗,干脆辞职回家了。
不到一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署辕门,他成了一个悬案。
最后说说中国的四大奥秘:
国家法令的下落:
玉玺从秦朝一直传到各个朝代,在五代的侯亮和后唐时期消失了。关于玉玺的消失有三种说法:
1.晚唐皇帝李从科自焚,玉玺就不见了。
2.公元946年后,楚谨被辽太宗俘获,从此失传。
3.国玺在元顺帝手里再次丢失,元代就有了玉玺的记载。明军入侵元朝都城,“俘虏了6个王子,2个玉玺,1个元朝玉玺,11个元朝皇帝,其他玉玺一个也没俘虏。”据《二十五史大纲》记载,1370年五月,明军横扫漠北,直取应昌时,缴获了一批元顺帝逃亡带到漠北的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玉玺,也没有国玺。因为公章下落不明,明清时期没有公章。所以明朝开国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个遗憾,第一个就是“少铺国玺”。
武则天立了一个无字碑:
公元705年11,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武则天皇后病逝。她的墓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却没有刻一个唐代的字。后人加的字也是斑驳模糊。
武则天为什么不在她的墓碑上刻一个字?历代学者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产生了不同的诉讼。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武则天明知自己当政,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度,罪孽深重,功德无以载。宁可一字不刻,不可贻笑后世。其次,武则天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位贞观之治,历史上的丰功伟绩,远非一个碑文所能容,留下一座空碑说明她已经过世。再次,武则天一生聪明机警,经常做出惊人之举,立下无字碑,意在为后人立一功,让后人评说。
斧声和烛影之谜:
斧头和蜡烛的阴影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登基之间的一个谜。
赵匡胤没有按照传统习俗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按照《金匮要略》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据记载,赵匡胤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病重。宋太祖派心腹召次子赵入宫,安排后事。宋太祖的二弟赵光义早已看了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毛病重时,他和心腹程玄德在晋等了一夜。没有给毛的次子赵打电话,而是直接通知了。王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惊讶地发现赵光义已经到了!他知道有些事情已经改变,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他不得不称呼赵光义为“官员”,这是对皇帝的称呼之一,并恳求说:“我母亲和儿子的生命取决于官员。”赵光义回答,“* * *留着你的财富,放心吧!”据史书记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卧室后,看到“晋王烛影或左”和“斧戳地”的声音后,赵匡胤就死了。21日上午,赵光义在灵柩前即位,重返太平兴国。
他的下落:
一种观点认为文健皇帝死于自焚。据《明太祖志》记载,永乐年间,燕王朱迪发动了“荆南之战”。经过四年的战斗,王子大获全胜。6月1402,太子率军进南京金川门。燕王的军队进宫时,已经是一片火海,文健不见了。与此同时,文健皇帝使用的珍贵印章也消失了。根据官方记录,文健皇帝死于一场宫廷火灾。《唐太宗实录》卷九记载:“明太祖朱迪见宫中浓烟升起,急忙前去救援,为时已晚。把他的尸体放在火里,白白放在床上,趴在床上哭:‘果然,果真是蠢!我来这里是为了帮助翅膀,不是为了好,而是为了停止在这里没有理解!".....任申,准备安葬文君,派官员祭祀,退了三天。”仁宗朱高炽皇陵碑上还说,他死后,成祖准备用天子的礼仪。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信中说:我没想到文健皇帝会在奸臣的威胁下纵火自杀。然而,太监在火后的余烬中搜寻了多次,只找到了和太子朱的遗体。不可能知道他的生命是生是死。为了让世人知道文健是自焚的,燕王写了一封奏章,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在哪里。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曾经说过:我想去文健的墓,但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另一种说法是,南京被攻破时,文健曾试图自杀,但在亲信的劝说下,剪发出家,通过地道逃出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回到北京,葬在北京郊区的西山。朱迪即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文健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于是派了许多心腹大臣到处拜访。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随行官员中包括许多护卫人员,他们显然是用来秘密拜访文健皇帝的。明成祖曾向世界各寺院发行《僧道书》,重新整理了所有僧侣的名单,并对僧侣进行了全面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开始,以寻找神仙张邋遢为名,派人到处搜索,覆盖大江南北二十余年。在民间传说中,很多地方都有文健的踪迹和传说。有人说,他先逃到云贵一带,然后又迁到南阳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his)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他潜逃后,曾藏身于江苏吴县绵山伏赛吉,后藏身于琼山黄家寺,永乐二十一年(1423)卒于此,葬于寺后山坡。
盘龙卷炉整理复制,欢迎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