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演奏的历史

我们很难弄清排箫是什么时候起源的。考古学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推测:

大约7000年前,有一天,一些原始汉族人经过竹林,发现一根被风折断的半竹,在风中摇曳,发出美妙的声音。他们中的一个人砍了一根竹筒,拿在手里,用另一只手盖住竹筒的底部,然后吹朱智管,这就发出了美妙的音乐。这时,其他人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切割出长短粗细不同的竹筒,做成独立的管子。这是最早的“单管笛子”。

吹这种笛子不容易。演奏者每人手持一个独立的音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他们必须按照指挥的指示演奏。当然,每个人只能播放固定的声音。后来发现,如果把这些管子排列起来,绑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乐器,一个人可以独立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就产生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笛子。排箫是汉族发明和使用的一种乐器,可以说是新时期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乐器。

在中国,根据出土文物,笛子应该是一种民族乐器。

在中国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幅“乐师佛”的壁画,他双手合十,正手拿着一支笛子。

历史上它有很多名字,如参差不齐、云笛、凤笛等。也叫箫,但到了元代,因为是不同于单管的笛管(孔笛),所以正式命名为排箫。

管子的数量随着笛声的不同而不同。古代的笛子是由10到24根管子组成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我国西周早期的骨排箫,距今3000年。这种排箫由13根长度递减的鸟腿骨制成,最长管32.7,最短管11.8厘米。此笛于1997年鹿邑县太清宫场子口墓出土。出土时,管体有勒痕。此笛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最早的石笛出土于河南淅川司夏一号楚墓。它是用一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共有13根管子,距今已有2500年。从其腰的捆绑和雕刻来看,是仿竹笛。

最早的两支笛子出土于战国曾侯乙墓,距今2400多年。它们形状独特,像凤凰的翅膀。它们都是由65,438+03根长短不一的细竹筒依次排列,用三根切好的细竹筒捆扎而成,表面用黑底红三角图案的漆画装饰。在古代,男女排箫经常合奏,像男女对唱一样相映成趣。

在日本古都奈良的户田寺正仓院,至今还保存着中国唐代留下的两支笛子。当时在《东大寺赠帐》中称之为“甘渚法”。

一个是12管,椽皮带,高30.5厘米;另一个有7管,高23.5厘米。两个都坏了,旧管子里塞了纸方便调整。经过修复和复原后,它的形状非常奇怪。

在北京中国音乐研究院,有一支龙氏(1736-1795)制作的笛子,共有16支,每支都刻有音名。工艺非常精湛,造型也很漂亮。架子上还画着两条金龙,富有民族风格。

1981,吉林歌剧院自主研发双排排箫带钥匙。这种笛子音域很广,既能奏出悠扬舒缓的音乐,也能奏出活泼轻快的音乐。《诗经·周松·幽游》:“笛子同时举起,鸣之,箫声和谐。老祖宗听了。”

《尔雅·释乐》:“大笛是你说的,小笛是你说的。”

唐杜佑经典乐四:“蔡邕曰:萧,编竹,有底。大的是23管;最小的十六管。长则浊,短则清。随蜜蜡底增减之和。”笛子多为竹制,笛子的排列一般为单翼,一般是从左到右,按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逐级排列。排成两翼,按六法六吕展开。“排箫”的名称始于唐代虞照的《说文解字记》。

《朱玉子类乐》:“今笛管为古笛,云笛为古笛,云笛者亦吹之。”

元代官方称古笛为“排箫”。

元史:“吹竹二次,笛四次,笛管四次,琴四次,歌四次,分左右两部。”根据管身结构,《史记》中记载的笛子有明管和闭管两种。闭管是主流,蜡做封底,调节每根管的螺距。

《清惠殿乐器》:“排箫,比竹,主管十六,阴阳各为八。从左至右依次为双律和六正律;从右至左,列为陆的两倍,六为正陆,以配合阴。十六个管径都分两部分,七厘米四分,长短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