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汉服是什么样的?
一种是传统裙,流行于唐初,基本沿袭了东汉以来中国女性自上而下的传统着装制度。我们现在总说的“衣服”这个词,其实就是衣服的意思,衬裙就是衬裙,衣服就是穿上的。连衣裙其实指的是现代的裙子,衣服和衬裙是分开的。这种女装不是连体衣,而是两件穿,一直到明末。外套的穿搭方式基本是右手横领或者内襟打个结。下面的裙子四周系着一条长长的裙带,上衣要么塞进去,要么自然宽松。后来这种宽松的外套已经被加长,盖到膝盖,后来发展成了明朝的后身。
随着发展,唐代女子上衣一般分为三种:夹克衫、上衣、短衫。颜是一种上衣或棉袄,衣身窄短。外衣比长袍长,衣身宽松,也有外套或棉衣。颜和大衣有窄袖和长袖之分。衬衫是无袖汗衫,吸汗,有双排扣和右排扣两种。春秋季也可以在外面穿衬衫,但与短袖衬衫不同的是,后者已经发展成了后半臂。以前裙子的造型一直是长方形的方形直筒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和服裙。方裙的款式比较生硬,女性穿起来不好看。因此,在唐代,裙子以高腰束腹、宽摆拖地的形式流行,既显露出人体结构的曲线美,又显示出富贵优雅的风度。这种裙子的结构必须与人体的主体结构有机地适应,所以它是一种底部为圆形的褶斜裙,或者说是喇叭裙。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高腰绑胸的裙子,对朝鲜和韩国的女性着装风格影响到了极致。
二是中晚唐时期,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在服饰上得到强化,开始复古。从展示女性身材,逐渐回归到秦汉时期脱去外衣大袖,飘逸如仙的风格,服装款式越来越肥。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了后期中国女装的基本理念,既宽松又肥随身,自然成了伦理道德所要求的对象,柔软自然,无形无体。中晚唐时期,女子礼服华丽,一般类似礼服。她们把抹胸直接穿在里面——抹胸本来就是内衣,到了唐朝就和裙子结合在一起了。没有腰带也很宽松自然。直接在外面穿罩衫,罩衫一般都很华丽,基本都拖到地上,有的还不止几米长。比如有的袖子4尺宽,地面5尺。所以和后来的欧洲一样,衣服的长短决定了女性的地位。衬衫一般都是宽袖的,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宽袖。唐代的宽袖基本上是方形的,类似于今天的和服袖。
另外,晚唐有一种衣裙,都是宫女写的,叫簪衣。是中晚唐女性服饰向古代礼仪服饰过渡的进一步证明。这种款式是多层的连衣裙,穿起来很重很笨重。首先我穿上了很多层的宽袖上衣,层层叠叠。然后我穿上了一件沉重的扫地裙,也就是著名的“唐裙”。然后我在外面穿上一件宽袖上衣。虽然繁琐,但给人稳重感和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古代著名的宫廷和服“十二令”就是由这种服饰演变而来的。日本人称之为“唐装”,即来自唐朝的衣服。风格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风格上加入了少许日本民族特色。
——————————————————————————————————
唐代女装最具配饰——丝绸?
丝绸是美女唐装的点缀,也就是我们在画中看到一个女人肩膀或手臂上有一条长条形的东西,在风中行走看起来自然别致。这是丝绸。据马高《中国古今笔记》记载,后唐“女子丝饼”一文,在古代是没有系统的。开元年间,林宝第二十七位妻子和妃子的圣旨是举行普通宴会来参加宴会,现在仍然如此。到最后,宫人说这是圣巾,也叫长寿巾。"延长寿命的毛巾套很受欢迎."宋高澄《纪源·物事》说:“秦有一帛荷包,用彩绸制成...开元时,三公主奉命取之。”事实上,丝绸在东晋时期还没有出现。敦煌莫高窟第288窟北魏壁画中的女侍帛和第285窟西魏壁画中的女侍帛。但在南朝的陶俑上仍然看不到。中古时期鲜卑、契丹、回纥、吐蕃的衣服都是无丝的。《大唐西域记》第二卷记载,印度有一种“腰缠腋下,横巾右露”的服装样式,在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看起来像一件现代的“纱丽”,一端搭在肩上,下半部分绕在腰上,与丝绸的形式不同。《旧唐波斯传》:“夫...不能打开他的衬衫和围巾。多为苏青白色,两边织成锦缎。”女人也围着围巾,穿着裙子,头发垂在身后。从波斯萨珊王朝的银瓶人物画可以看出,妇女的衣服也有丝巾,类似于唐代的丝绸。此外,新疆丹丹乌赫里克出土的早期木刻佛教绘画中也含有丝绸。可见,丝绸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并与当时中国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的一种“当代化妆”形式。所以,唐尧儒在《安史之乱》中说:“天宝初期,流浪女衣冠楚楚,衣冠楚楚,而在胡帽,妇女们穿衣服都是摇摇晃晃的。袖子窄了又窄,知之者盗之,知之者骄。”敦煌莫高窟第390窟的隋朝女供养人很多都有丝绸。到了唐代,除了莫高窟的壁画外,还有陕西乾县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永泰公主墓的壁画和画像石中的仕女图,的《百花女娲》、张璇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的《宫》,以及莫高窟第98窟的五代和阗皇后曹石像。唐诗中也有很多对丝绸的描写。中国的服装一直以丝绸闻名。从战国秦汉到东晋,女装常被制成长袖或飘带,以美化女性柔美轻盈的身材。正是对传统服饰艺术的发展,本着以虚代实、以动养静的艺术原则,吸收西方服饰的特点为我所用,使我们的民族服饰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