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的历史渊源
东北方言是一种汉语方言。
这种方言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来源的特殊性上。
第一,古代东北地区东北方言地理构成的三个时期。
虽然中国古代以汉字为主体,但汉语不同地区的语音和称谓是不同的。
根据杨雄的方言,有十二个方言区,东北属于“燕方言区”。
晏称“幽州”,晏在灭商之前很久就发源于东北,姓属“东夷”。“秦统一中国后,九夷完全同化于华夏”。
古北岩朝鲜语是汉语的一种方言。
燕人的活动范围很广,从燕山山脉以东到辽东半岛,再到朝鲜半岛以北和松花江南岸。
1983年,考古队在二龙湖北岸发现一座盐城。从出土的绳陶来看,确认是盐城遗址。
人是语言的载体,方言的形成在于人的流动。
经过两千年的努力,燕人与逐渐流入东北的齐人、赵人融合,不同地区的语言既输出又接受,逐渐形成东北第一个稳定的汉语方言时期。
《东夷后汉传》说,箕子朝鲜“赴朝鲜后蜀四十余世,自称为王。
汉初大乱,燕、齐、赵数万人逃亡避地。
而燕满魏满破蜀帝,成为高丽之王。
“在韩国设立四个郡。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相当一部分人从陆路和海路来到北燕和朝鲜。其中燕人和赵人主要走陆路去辽东,齐人走海路,“八代不改汉风”,早就形成了汉语方言。
秦汉魏晋唐宋时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南方省份的人口也流入东北。
近年来,黑龙江省三江地区发现了许多汉城汉墓。在通化县发现一处秦汉长城管鲍和11遗址,秦汉长城东端可能在通化。2011,通化县发现汉城赤壁松遗址,2011,大安附近后套木嘎发现战国-西汉墓葬遗址。上述史实也打破了秦汉时期吉林省是“辽东异乡”,“是汉朝中央政府贯穿东北的重要论证”的说法,说明*
元明清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南迁,特别是明清以来,山海关大量失业农民流入东北,也促成了汉满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东北汉语方言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第二,东北方言是东北地区有四千年历史的活化石。
东北方言是以汉族四千多年的土著语言和汉字为基础的语言和文化。
沿着方言的起源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
那时候只有语言交流,没有文字。后来虽然有文字记录语言,加强记忆,但由于文字传播缓慢,特别是在偏远的腹地,语言与文字很难对应。
所以古代民间有很多有声无字的语言。
这个“嘎哒”属于没有确切词语的语言,“嘎哒”、“别扭”、“角落”、“嘎啦”属于词语只能理解不能传达的范畴。
比如《鬼道》灵动灵动,鲜明地体现了古代汉字的灵活运用。
“鬼道”和“神道”可以通用;再比如“你起来(读切第三声)”。不识字的农民说这话,意思很明确,意思是“你给我起来,离这里远点”。应该用哪个词?“和”按其动作意义可以对应“上”,但与“上”不同,有“离开”的意思。也有没有声音的词,比如“毽子”,本来是汉代的一种玩具,却被东北方言用作借代,发“荀儿”的音。
最能说明悠久历史的一种方言是对儿童的称呼。江浙方言称小女孩为“龙”,小男孩为“龙”,东北方言统称孩子为“小嘎”,女孩为“小嘎”,男孩为“小七”。根据象形文字,人不会停留。
而“嘎”和“哀”只是古汉字,至少在汉代就有了。
这种方言是历史的活化石。
第三,东北方言是东北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大熔炉。
历史上,东北一直是汉族和多民族共同发展、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舞台。发展和竞争的过程就是语言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民族的融合,首先是民俗的融合。
随着习俗的融合,必然会带来语言的融合。
历史上汉族土著与女真族、契丹族、扶余族、高句丽族、蒙古族、满族等的融合。这些融合反映在具有重叠文化层次的方言中。
在东北方言这个活化石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汉满习俗融合的痕迹,比如“旅行”起源于满语。
“干棍楞”是指所有颜色。吉林九台有其塔木乡,其塔木,满族立竿树,干树皆干棍楞。
“疙瘩秋滑”,意为不光滑,有结节,有大圆包,引申为“疙瘩”。
“嚼果(咕)”,好吃又精致的东西。
不仅仅是蛋糕或水果,满族人在新年里准备咀嚼水果。
以玩具为首的“接你”。
“哼”,从达斡尔蒙古语引申为鞋的称谓。
“扎古”,借用蒙古语,原意为请医生看病,引申为装扮、装饰。
在东北,* * *与俄罗斯人、日本人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语言的借用体现了殖民文化的渗透。
比如“沙罗冷”就是加快的意思,也就是借用俄语的“沙”;“你好罗达”(装满水的小桶)、“Blagi”(礼服)、“Sao * * *”(士兵)是俄语音译;“霍乱”(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后来又采用了英语中的“霍乱”一词或其他外来词,等等。
东北人说清楚一件事,并不高明。民间智慧总想把它变得有趣、幽默、生动、富有诗意,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趣味。
用普通话来说,两个人或两群人靠在一起,用“手牵手,肩并肩,心贴心”的比喻,已经够形象了,但在民间还是不太满意。
两个人可以牵手,但两群人实际上并不能牵手,更谈不上“亲密”。这些只是官方语言的隐喻。
所以在民间就产生了“推心置腹”和“举臂”,比“用心去关心”更形象生动,更能有触动感。
方言和普通话也在变,比如“收拾”,原来的意思收拾,扫干净,比如“你把你的饭碗收拾干净”,从方言变成普通话,甚至普通话。
一、生动性,从静态语言到动态语言,从抽象语言到生动语言。
它的生动性来源于劳动,很多不动的词语都是用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以“扒掉瞎子”、“扒掉”、“扒掉眼睛”为例,都是很抽象的词来为人的精神状态正名。
人们编造毫无根据的谎言,方言中称之为“瞎眼”。“瞎”来源于农村秋收劳动,说到没有长粒的空棒子,就叫“瞎玉米”。
用“扯淡”来指责和代替说谎,不仅生动准确,而且具有强烈的* * *色彩。
同样,“掰”也是因为摘玉米的劳动。玉米的叶子需要一层一层的剥下来,描述事情的根源,辨别真伪,非常形象。再比如“八竿子打不着”,用来形容相当遥远,来自农村的捕鸟活动。
经常在空地上种一点粮食,装一个旋转的竹竿,逗小鸟玩。
八杆子打不着一只鸟,太远了。
第二,东北方言有很大的丰富性。
如果喝酒,不要说“喝”,要说“舀”、“整”、“倒”、“啜”。
“深情,一口;感情浅薄,看一看。”
酒桌上,猜拳令是最明显的性格。
顶是“打”和“打”;“闹”、“搞”、“抓”、“整”的内涵最丰富。
常见的“此嘎达”和“那嘎达”。
三、幽默感,东北人的语言充满了调侃、幽默、滑稽的歇后语、俏皮话、心结,已经游戏化、诗化了。
所以在二人转的文献中,最好用古语而不是普通话,最好用地方方言而不是死板的概念词。
感受最强烈的是乡音。一旦两个人转到艺人嘴里说出来,就觉得幽默搞笑。
陈是一位善于运用方言的作家。
我们从他的单机版《虚假的现实》中挑出几个词:
“我分不清谁的声音是冷”——(用“冷”或“硬”来加强。
)
“你怎么不怕捂着眼睛睡觉?”我睡得太多了。
)
"两两茶可以沏一壶——瞧那老颜色!"
从他的《窗旁月下》中选一句歌词:
谁不知道我说话的时候不记得甩嘴,嘴扁嘴直。
越是赶上着急上火,越是添彩。两只眼睛一样大,什么也说不出来。
你油嘴滑舌的话我是赶不上,但是我紧绷的时候真的可以尖叫。
这句歌词,没有特别注明出自哪个人物,却能生动看出人物性格和乡土气息,幽默诙谐俏皮的语言风格溢于言表。
东北方言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值得珍惜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