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中国的历史?

王学泰:我读过他的《中国人民历史大纲》和《资治通鉴》等著作。首先,写作风格。柏杨不仅把文言文翻译成了白话文,还把一部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的枯燥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了非常流利的白话文。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故事,读起来很有趣。

刘苏里: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认为他之所以对中国历史投入如此多的精力,与他在狱中的九年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很难想象每个人仅仅看这类文字就能获得这样的切身感受。我个人是懂历史,读历史,喜欢的,包括白杨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生活本身的展开可以与历史中的某种感觉相吻合。无论你是在门外看戏,还是感同身受,这种感觉都会油然而生。

柏杨先生在历史上的努力,与他探索中国文化的愿望有直接关系。我们今天正在阅读和书写历史。有多少人能像柏杨先生那样对历史充满热情?这部作品包含了白阳先生的贴近生活的体验和他对中国文化的贴近生活的体验。我们喜欢历史,阅读历史,我们想从历史中得到什么,白先生启示我们。

《丑陋的中国》和《编年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两点。一方面也就是说编年史开始更细致的展现丑陋的中国人的一面。整个编年史开始我看的故事几乎都是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自相残杀,霸占地盘,联合连横的故事。这种丑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在西方历史上也是如此。

另一个启发是,虽然我们祖先的历史是血腥的,但你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今天,人类正在进步,包括中国人。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在媒体上讨论自由、民主和自由宪政的问题。

不知柏杨先生是否有这样的意图,让我们从血淋淋的历史中看到,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曾经是这样的美德,同时也不能灰心。1000年后,因为柏杨先生写这本书1000年了,我们还有可能从征服的斗争中走过来,建立一个相对清晰的体系吗?这是我看完这两本书的一些感受。

雷伊:我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在20多年前。它非常受欢迎,被几家出版社出版了。它拍完之后,社会反响很大,也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

两年前,一个出版商让我推荐几本书。我说柏杨的《中国人民史》很好,但是出版时间长,不一定畅销。他们让我写序言,结果出乎意料地卖得很好。柏杨这本书其实是想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东西挖掘出来,叫做自卑或者酱缸文化。80年代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反对很激烈,甚至比他的还激烈,但为什么没有他的作用大?是因为没有他的历史积淀厚。

柏杨先生以狱中生活读史,生死考验。这个地方读的历史和纯读书人读的历史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比读书人更深刻,读书人往往会写很多术语,但是他浓缩了人生的体验。

柏杨先生的书不是学术著作,但不代表学术著作有深刻的见解。小说很多,连对历史的见解都比学术著作透彻。柏杨先生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是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的历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