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族

人口是1858063。

民族概况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居民讲自己的语言,汉语被广泛使用。元明时期使用“烧汉字”,即所谓的“汉字白读”。

白族的先民在历史上被称为“滇燃”、“老”、“毛”、“白蛮”、“白蛮”、“贾敏”。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彝族称之为“勒莫”。原住民自称“焚子”、“焚子”、“白妮”、“白刚”,意为烧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就有居民繁衍生息,过着半穴居的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与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将大量汉人迁到这里,并将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这里。东汉时改为永昌郡。唐朝时,耀州总督府就设在这里。后来建立了以夷、白祖先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907年,建立了以白端家族为主体的“大理国”,与宋朝处于宗藩关系。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代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为流政策。清朝继续沿用明朝的政策,但任命了一些偏远山区的地方官员和酋长。

社会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一些山区,特别是高寒地区,还残留着封建领主、奴隶制甚至原始公社的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大约60% ~ 80%的土地,而占90.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 ~ 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民变成了贫困的农场劳动者。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50%至60%,多达70%至80%;高利贷和员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出口石棉、黄丝、猪鬃、茶叶的商号。白的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把商业资本变成土地资本,集中了大量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居住的大理中部地区,与汉族地区一样,民主改革于1953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基本完成。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如湖水、六库等封建主残余,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多地少、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民主改革不是作为运动来进行的,而是把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逐步完成民主改革的一些任务。1956 165438+10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州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自治州首府下关从建国前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泉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理、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造等工业部门。65,438+0,990,泉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4,536,5438+0,000元,其中65,438+0,433,690元,65,438+0,965,438+0.62万元。泉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汽车连接着整个州的每一个城镇。在教育、医疗和保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白族人民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种科研人员。建国前广泛传播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预防。现在白地区已经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生产越来越好,人民生活逐年改善。

文化和艺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苍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沟渠的痕迹。然而,在剑川海门口遗址,发现居民一直从事饲养牲畜和农业。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出现了青铜文化。蜀汉时期,洱海地区已发展到“水田畜牧业”。到了唐代,白族先民能够修建仓山“高河”水利工程,灌溉数万顷。修高山梯田,邓川罗石河分洪工程立项。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廉撰写的《太和庚漏星表》和李兴伟的《怪方书》,都是总结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闻名于世。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高近60米,分16级。它们制作精美,类似于Xi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它具有中国石窟造像的相似性和强烈的民族风格,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鸡足山寺庙建筑群,建于元明时期,有重叠的拱门和上翘的角落。门窗上雕刻层层人物、花鸟,别出心裁,历久弥新。都是大名鼎鼎的“剑川木匠”做的。白族漆器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元明两代所带的高技术漆工,大多是从云南选拔的。大理的漆器流传到明朝,一直被认为是珍贵的“宋条”。八国联军侵华时,帝国主义窃取的《南诏国史画卷》是白族画家张顺、王于1989年所作。它以连续的短画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1172年,张的《大理卷轴》被称为“南天之宝”。这幅画长10英尺,134英寸。以《护国王经》为主题,刻画了628个不同面目的人物。精湛娴熟的笔法和精湛的工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在古代白族,有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民间流传的长诗《创世纪》讲述了盘古创世的故事,追溯了原始社会白族人民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平等生活,是“天下太平”、“不分贫富”、“民以肥为贵”。南诏白族诗人杨其坤的《在路上》、杨的《大慈寺牡丹》和的《洞天》等诗被称为“大师”级的杰作,收录在全唐诗中。《王富运》、《蛇骨塔》、《杀州官》、《钩日》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南诏著名的舞狮在唐代传入中原,南诏圣乐被列为唐代14首乐曲之一。《白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格律诗《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五言)。公元15世纪中叶,一些文人利用这种民歌形式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如杨耐的《词记华杉碑》。白戏“吹吹”是在早期“大本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

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在南诏,有《张国史》、《巍山事业》、《铁柱庙》、《Xi二河》等史学著作。大历时期还有白史和国史,都已失传,只有白史的片段散见于明代碑刻。元代白族史书《古柏通》、《冯谖念云志》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志著作的蓝本,如《云南载记》、《南诏野史》。据史料记载,洱海地区的历史是由明代白族学者杨世运研究的。该书被另一位白族学者李元阳收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同治沿革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历史学家王嵩编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收集了61种有关云南的书籍,编成2l卷,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会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结婚后马上分居,父母一般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地主中,有几个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姓氏的人不通婚,但是他们照例要和他们的叔叔婶婶结婚。结婚一般都是父母包办,要合适。无子女的妇女可以被丈夫的妻子收养,无子女的妇女也可以收养其兄弟的子女(收养)或养子。女婿和养子为了获得财产继承权,不得不改名换姓。

元代以前,白族人民普遍实行火葬。元朝以后,因为汉族的影响,改为土葬。葬礼一般都很隆重。

水稻和小麦是平坝地区白族人民的主食,而玉米和收养的孩子是山区的主要食物。白族人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他们擅长腌制火腿、弓鱼、炒鸡棕、猪肝等菜肴。他们还喜欢吃一种独特的“生肉”或“生皮”,即烤猪肉半熟,切成肉丝,配以姜、蒜、醋等食用。白族人也喜欢喝烤茶。

白族服饰因地而异。在大理和其他中心地区,男人穿白色或蓝色包头,白色双排扣衣服和黑色衣领,白色裤子和肩上绣有美丽图案的包。大理女子多穿白大褂,黑色或紫色绒领,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缎带短马甲,绣“百结鞋”,臂戴珐琅银环绞银镯,银耳环右侧银“三须”“五须”。已婚者扎发髻,未婚者挂在背后或编在头上,都用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包裹。

在白族的住房形式中,坝区多为“三长房”,排有带厨房、畜棚、院子的茅屋,或“一前两耳”、“三面一墙”、“四进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棚分开。山区多为稻草房、“闪房”、竹箩房或楼上楼下有马厩的“木垛”,做饭和睡觉的地方往往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和重要节日

白崇拜相当于村神的主人,信奉佛教。主有一些自然神,有一些南诏大理的王子,有一些杀民的英雄。晚唐时期,佛教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引入“婆罗门”和密宗瑜伽,密宗僧人称之为“李鬼”,为什么呢?名字叫“阿李岩(阿池莉)”。元明以后,禅宗传入内地大理,佛寺遍布全国,使洱海地区长期拥有“古奇香国”的称号。

“三月街”又称“观音城”,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仪式。每年的夏历3月15日至20日在大理西部点苍山脚下举行。一开始是满满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变成了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江南各省商人来此经商。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全国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另一个盛大的节日,在每年夏季的6月25日举行。这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祝愿丰收和繁荣的活动。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竖起了火把,村口燃起了大火,上面插着红绿纸旗,写着一些吉祥的句子。村民们举着火把在田地里游行了一周,以消灭害虫。此外,还有“绕三灵”“下海玩耍”等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