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亭口的历史
靠近并平行于“大街”的府河是一条界河,西有殷珊,东有惠济河。直到民国元年(1912),山汇县并入绍兴县。这条抚河曾经是绍兴城的南北水上交通干道,是人们洗浴、交易、上下船等生活生产所需要的。河两岸,即殷珊大道(“街”,今解放路)和惠济大道(“南后街”、“北后街”,今仍存);一些栈道(码头)相继建在河边,其中顾璇亭的码头是最大的,它被称为“越王步”。但是,在当时,大多数码头和绍兴的许多河流一样,都没有名字。原来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时,经常发生战争。建安三年(896),钱打败,建立吴越国,杭州为西府,越州为东府。他驻越州,行宫建在卧龙山(今浮山)东南侧。从杭州等地到越州,你在这里登陆,从越州到杭州等地,你在这里下船,所以叫“越王步”。有人写道:“越王勾践经常在这里登船,所以这个港口叫越王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当(李)离开绍兴时,港是一个特殊的码头。通常,像绍兴的其他码头和人行道一样,玄亭口附近的居民外出欢迎他们的亲戚,拜访朋友,旅游,看戏,扫墓,参加葬礼等。,在这里下了船。农村人用小船把蔬菜、水果、鱼虾等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运到这里与城里人交易。更有甚者,连农民运粪运灰的船都停在这里。过去,农民在地里使用粪肥和有机肥料,如草木灰。粪水和草木灰对城市居民来说几乎是废物,除了少数大户有后花园,少部分需要给蔬菜瓜果花卉施肥。对于农村农民来说,单纯依靠自己的“产出”肯定是无法满足施肥需求的。于是,农民摇着船进城收购。因为缺少现金,比如铜钱,所以进城的时候都是自己带水果蔬菜。所以城里人和乡下人经常以物易物,(换)料船和换灰船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农村农民之所以用船装,一是粪灰化肥量大,要考虑运输成本;绍兴是水乡,是水城,纵横交错的河流四通八达。所以用船,多走水路,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减轻农民自己的负担。因为当时运粪车都是敞开式的农用船,有的农民满载,万一船撞了,稍微晃动一下,就会溢到河里,造成一定的水污染;而且那条河也是城市居民每天淘米、洗菜、洗衣服所必需的。好在当时的水质不错,是流动的自来水,所以人们习惯了这种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轩亭始建于唐代,几经沧桑,废弃后又一次修建,至宋代改建为“和合塔”。据考,素有酒城、醉乡之称的绍兴,在宋代曾有过“村醪遍地煮”、“酒楼遍地开”的盛况。位于市中心的玄亭入口,是一块黄金宝地。拆除旧后轩亭,重建高档餐厅,自然是理所当然。清嘉庆五年(1800)九月,玄亭口一带不慎发生火灾,风火急,蔓延甚广,当时损失非常惨重,连玄亭原有建筑都消失了。山阴县居民向当局请愿,“此地是古时候越王登船的地方,亭子被居民长期占据,后又卖给别人,如今全是灰烬……”。应人民的要求,知县秋石带领人民购买土地,重建玄亭和王越港。大概在明清时期,绍兴官员就把死刑犯的刑场放在玄亭口和小学校院子里。这是因为明清绍兴的知府衙门位于绍兴卧龙山(故名浮山)东南,山阴县、会稽县的衙门仅数百步之遥,带犯人去刑场更安全、更方便。更重要的原因是市中心人口多。如果把闹市区作为刑场,可以杀鸡儆猴,从而获得更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死囚男犯人全部在玄庭门口处决,死囚女犯人全部在学校小院绞尸(视为全尸)。在古典小说和古装剧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正午三点”行刑的情节。之所以选择这个行刑时间,是因为古人崇拜迷信。在古人眼中,正午三时,太阳高照天空,是人(或物)在地上出现小影子的时间最短,也就是一天中“阳”最旺盛的时刻。他们信奉一种迷信,认为谋杀是一件“肮脏的事”,不管被谋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将永远缠着法官、监督者、刽子手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太阳最旺盛的时候“正午三点”行刑,似乎可以解脱或减少死刑犯鬼魂的纠缠。有人说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六拂晓前,绍兴知府桂馥把女革命家秋瑾绑在玄亭口斩首,怕她被长期关押,又怕共军抢朝廷,认为她和桂馥一样是个可耻的人,只能暗中杀害革命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执行时间的原因可能不成立。我给你举个例子。1901年3月27日,周作人日记载:“晴。温暖。早上我转向许朝宗,发了一条小高速到宝桥(经玄亭口,两人弃市,尸体还在,盖着草席,听说是贼)。”由此可见,在绍兴等地,死刑犯的执行并不是像北京那样“中午三分钟”,一般是在凌晨执行。无论是炫耀大众,还是抛弃市场,政府的目的都是“教育”和震慑民众听话、向善。至于秋瑾这个女人,用砍头是个例外,这充分说明清政府是多么痛恨革命者,杀害革命者的手段是多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