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是怎么被消灭的?
黑死病并没有真正消灭,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的隔离。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流行病专家和历史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详情请参考以下推广资料。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国际检疫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居39种法定传染病之首。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中流行。大鼠和旱獭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
鼠蚤是传播的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等严重的毒血症状。这种疾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很高。世界历史上有过多次鼠疫大流行,中国解放前也有过多次大流行。目前已大幅减少,但在我国西部和西北地区仍有零星病例发生。
扩展数据
(1)传染源
传染源为啮齿动物和其他啮齿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传染源。野狐、狼、野猫、兔子、骆驼和绵羊也可能是传染源。这个病人是肺鼠疫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1,鼠蚤叮咬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可将病原体(鼠疫杆菌)从动物传播到人,形成“啮齿动物→跳蚤→人”的传播模式。
2.呼吸道感染
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人间鼠疫疫情。
3.透皮传输
接触传播。健康人受损的皮肤黏膜,在接触到病人的脓液、痰液或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肤、血液时,可被感染。
人口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差异。疫区野外工作人员、与旱獭密切接触的猎人和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获得持续免疫,接种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百度百科-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