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之乱是怎样的?
东晋十六国见证了中国最频繁的政权更迭。武将往往推翻自己的君主,自己称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相对安全的南方建立了东晋,定都南京。东晋建立之初,立足江南抵御北方匈奴和鲜卑的进攻,但新建立的政权并不稳定。一方面要安抚当地百姓,休养生息,另一方面要安置北方杜南的这些士绅,包括以前西晋的一些统治者和贵族。
东晋建立之初,这些统治者内部还能团结,但是到了后期,西晋贵族的奢靡之风逐渐盛行,这些生活安逸的贵族渐渐不幸福了。东晋后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负担也非常严重。为了反抗北方政权,他们不得不大规模招兵买马,这也导致了农民起义。其实东晋的统治名存实亡。
公元420年,东晋掌握实权的将军刘裕废除了金帝独立,导致此后170年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定都南京,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刘裕灭东晋后,开国名为宋,即。他在任的时候,比较成功。在位30多年,他让江南地区逐渐富裕起来,这也是南朝最强盛的时候。但是到了陈王朝,不思治理,境内很多农村荒废,赋税负担越来越重,导致百姓流亡,而他却沉溺于享乐之中。最后,陈王朝也随着他灭亡了。
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也是一片混乱,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史称十六国。此后,在439-581年,大约与南朝同期,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星期五五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史称“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统称为“南北朝”。
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族逐渐强大。他们曾居住在大兴安岭北部,东汉末年南迁,逐渐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后来北魏拓跋珪灭后燕,逐渐占领中原,定都平城。最后,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朝形成对峙。
公元6世纪,北周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解放奴婢,严惩藏田的情况,同时打击那些官僚家族,但也迫使那些僧尼返俗,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扩军,灭北齐,统一整个黄河流域。然而,周武帝死后,政权落入外戚隋文帝手中。所以纵观东晋十六国,政权更迭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