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揭露的历史真相。
但当时关内外局势动荡,延安与重庆和谈动荡。苏联和美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我们党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种压力下,我党对东北武装发展的态度必然会一再发生变化。
这在初期对东北人民联军极为不利。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的林彪接到延安的命令后,从东北实际情况出发,多次改头换面。
前线的将军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因为他从不同于上级的角度看待战斗。基于此,林彪多次及时为我党挽救东北局势,确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于这一点,需要强调一下。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林彪的功过是无法抵消的。工作就是工作,及格就是及格。不能因为做过就说没做过,也不能因为做过就不理。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可以允许功过同时存在,既不能抵消,也没有必要。
只有这种认识才是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这篇文章的所谓忏悔纯属无稽之谈,也是别有用心的极不负责任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林彪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不会因为他今后的错误而被抹杀;反过来,林彪自己的历史评价也不会因为他的建国功绩而改变。
当然,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负面人物,犯了很大的错误,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具体谈谈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和经历了。
1945 165438+十月,国民党重兵集中锦州。锦州属于辽宁省,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我党接收的。是我党在东北的重要政治军事根据地。
而锦州位于辽宁西南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然而,当时手握27万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林彪却无奈地放弃了锦州。
且不说逐渐退守外围,就是到延安,也要把全军分散在旅级组织打土匪,不要和国民党争大中城市的一时得失。
1945 165438+10月21上午8时,林彪在当时发给中央的电报中作了这样的说明,复述如下:
一手创建东北人民联合军,指挥27万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林彪,听起来特别霸气。
但是,军队的战斗力从来不仅仅是人数的多少。它与士兵素质、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军队士气密切相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当时去东北的虽然只有国民党的十三军和五十二军,但都是装备的美式装备。战士们都是山海关抗日战场的老兵,甚至有过出国打仗的经历,会让他们很有气势的上战场。
这时,国共和谈已经结束。表面上是签订了双十协定,明确提出“坚决避免内战,一切争端以对话解决”。
但真正的内幕只是我们党一次又一次的退却。苏联和美国都站在国民党一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援助国民党。
此时,苏军在东北消灭日军后,大部分仍盘踞在东北。而由于苏联对国民党的态度,从各方面来看,我军此时都不适合在光明会与国民党抗衡。
说到具体的军械。当时为了赶时间,入关的部队大部分都是不武装的。虽然已经制造收集并装备了一定数量,但大部分都是步枪和手榴弹。
国民党军队,大部分是机械化部队,进入东北,有无数的大炮和重机枪,还有许多坦克。我军在正面战场上确实比不上,更不用说美国援助的空军提供的空中支援了。
我军一旦陷入泥潭,至少会受到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最坏的情况是全军覆没,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我军在东北虽然人数多,但发展时间太短,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与敌人相比,说真话比敌人弱。这虽然有点“以令敌之志,灭己之军”,但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以弱胜强一直是兵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真正两军交锋,有几个能做到赵子龙长坂坡七战七出,陈庆之千军万马的连战无敌。
那是特定情况下的战争,也是被人故意截取的,只是为了写在书里取乐,绝对不是为了将军们应有的风度。
林彪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东北人民自治军暂时应尽量避免在大中城市正面战场上与大股敌军正面交锋,而应继续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力量。
在东北,我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应继续扩大群众工作,将整个东北人民自治军以旅为单位分散,再以营为单位分散,到国民党军队管不了的地方去缴匪,做群众工作,扩大军队。
至于对敌作战,我们不应该完全退却。在非重要的战场上,我们应该用最多两三个旅的兵力,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在保存我军的基础上,不能让敌人太嚣张。
林彪的主张,如果站在东北的立场,确实如此;但如果放在全国,放在我们党和国民党的对抗中,不能不觉得林彪的思想和行动太消极了。
在每一个字里,人们明显地摸到了两个字,避免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们党拥有百万大军,在陕甘宁、华北、东北、晋冀鲁豫等广大地区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使得当时党内一些人认为我军有一定实力,可以在一些我军占优势的地方压制国民党军,以维护我党的政治权益。
东北就是这样一个重点。“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将军率领东北军,试图在东北与日寇决一死战,但蒋介石命令他不要抵抗,撤离东北。
十几年过去了,东北广大地区被日本侵略者长期占领。
在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进攻下,国民党军队相继撤退,大部分撤至我国西南线。后来日寇撤退,国民党迁都南京。国民党为了镇压我党,迅速在我党力量的主要集中地区部署重兵。
对于东北来说,国民党早就不得人心了,东北广大地区都被苏联击落了,只能逐步从苏联手中接管。
抗日战争最后阶段,我军与苏军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也获得了很多地方。所以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驻扎比我军落后一步。
日方于1945年8月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守东北的日军将领不信现实,要与苏联和我军战斗到底。
经过双方军队的连续攻势,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终于将东北地区的日本侵略者一网打尽。
当时我党得以接管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很大进展。
这就使有些人觉得我党在东北可以处于优势地位,甚至与敌人面对面也不会处于劣势。
在杜两军向东北推进的过程中,手握东北27万重兵的不仅没有迅速积极地歼灭敌人,反而为我党和国民党在谈判桌上增加了砝码,甚至连连后退,把敌人甩在了九霄云外。
这是一些人看到的真相。难怪他们说此时的林“消极胆怯”、“过于谨慎”,甚至说他“心向蒋介石”。
当时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中,也有不少人觉得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不应该从国民党军队中撤退。其中有彭真和罗荣桓,他们也和林彪一起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
他们两人联名致电延安,建议中央下令东北军全力夺取沈阳、长春等东北重要城市,为我党争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彭真、罗荣桓是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一、第二政治委员。他们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而忽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实际问题。这个想法毋庸置疑。
好在当时我党很多著名将领都知道东北人民联军此时的战斗力不足以与国民党军队正面对抗。于是,延安保持了清醒,拒绝了彭、罗的建议,转而支持林彪的“避战”。
当时,杜两军自攻山海关以来,几乎没有遇到过严重的抵抗,军力依然强大。
而我们东北人民联军枪支弹药严重不足,新组建的部队对战场不熟悉,群众工作过于简单。
没有一段时间的休整,拉入正面战场必然导致大规模减员,无法完成消灭或阻击敌人的任务。
这是当时延安的真实情况,是各方面总结出来的。最后一致通过了林彪的冬电部署——以旅为单位打土匪,做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壮大人民军队。
在全军激情澎湃的时候,林彪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很不容易的。
林彪对东北的忠告给当时的延安敲响了警钟。
政治战争是会打,但军事战争还是应该立足于具体战场,而不是为了政治胜利,所以考虑军事现实是不可取的。
就这样,延安看清了东北的真实情况,听从了林彪的建议,做出了对东北最好的决定,把以前的“独霸东北”变成了著名的“让开,占两厢”。
林彪接到中央的命令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准备在广大农村扩大队伍。在他大吵一架的时候,意外又来了,马歇尔的调解开始了。
马歇尔,美国五星陆军上将,二战中担任美军参谋长,是美军的中坚人物之一。
1945 12、马歇尔遵照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示,从美国来到中国上海,调解国共军事冲突。
马歇尔的出发点是这样的——借助美国的制高点,通过双方斡旋,蒋介石放弃了政府中的部分权力,我党需要停止目前的一切作战行动,以换取这些权力。
简单来说,四个字,就是“交枪入阁”,让* * *服从国民党的统治。
在马歇尔斡旋的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当时我党与国民党相比,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我党也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党的尖锐冲突。
蒋介石即使面对侵华日军的进攻,不顾广大领土的沦陷,也会发动重兵追击我党。这个时候他会给我们党既得利益吗?
只是当时内部有些情况,还没有完全理顺。此外,美军给国民党军队配备武器装备和调动兵力到东北前线也需要时间。
就这样,美国通过马歇尔的斡旋,给了我党一个国共两党可以和平相处的虚假希望。
马歇尔来中国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出于中国的考虑,而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另外,当时国内民众刚刚从甲午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对内战极为反对。
而* * *已经有了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和政权,但美国此时需要一个国民党领导的中国,想让国民党尽可能听自己的话,让美国在远东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蒋介石根本无意与我党和平共处,总想在大势的空隙中消灭我党。
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听美国人的话,只是为了争取美国在世界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实实在在的武器援助。
正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利益的追求,使他们一方面大力推动国共两党和平共处,另一方面继续以大量军火和战争物资支持国民党军队,使蒋介石更加有恃无恐地发动内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党刚刚对东北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准备继续部署更多的力量支持东北军的发展。
但因为马歇尔的到来,很多人看到了“和平”的一线希望,盲目乐观地认为有了美国人的介入,我党可以不战而与国民党共治天下。
在1946,1的月份,这种盲目的乐观情绪一度达到了高潮。
延安甚至向军政有关部委发出了这样的电报:“目前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已经由武装斗争变为手无寸铁的人民和议会的斗争。”
似乎下一个平静的时刻就要来临了。我们人民军的战士都能把枪交出来入库,回家给老婆孩子暖炕:你好,我好,大家好!
听到这个消息,林彪急得差点把桌子碰掉。这显然是蒋介石的阴谋!在别人眼里,林彪又别扭了。在和平的大趋势下,什么桌子可以掀?
但在林彪看来,蒋介石是在利用这个和平协议限制* * *,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用不了多久就会以更大的数量、更高的质量、更强的战斗力重新出现在正面战场。
那时候我们党员只当了监狱里的囚犯,枪下的怪鬼!
林彪立即起草了一份电报,叫延安的人用最尖锐的话阐明他的观点:
“阴谋”、“口头的民主承诺”、“冷静的考虑”这三个醒目的字眼,足以显示帅霖此时内心的焦虑。他怕党内有人像蒋介石一样被糖衣炮弹忽悠,毁了我们党的优秀遗产。
直到1946 10结束,毛主席还在电报中公开同意林彪的观点:“你的估计是正确的,中美两国反动派消灭解放区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党的同志决不能幻想给予和平。”
马歇尔斡旋的逐步推进,让很多人对延安党内和东北人民军内部的和平产生了盲目乐观的幻想。
如果这种幻想存在,问题不大。但在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中,我军需要停止一切军事调遣,不得随意扩军,不得在各自防区内随意与国民党军发生冲突。
这样,东北民主联军逐步扩张的愿望彻底破灭了。
从关内再抽调20万兵力,以及陈赓、杨得志、叶飞等著名专家转战东北的计划彻底搁浅,使东北民主联军的发展陷入一个大瓶颈。
更何况,在停战令的要求下,林彪在东北的部署完全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无法开展根据地工作,扩军更是遥遥无期。
在两党友好的前提下,群众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必要了。
似乎只要我们等待,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当时,杜和的两支军队刚刚离开东北,驻扎在各地。当时东北人民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林彪计划在更多的国民党军队到达东北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歼灭杜的两个军。
但他上报作战方案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我军只能自卫和自卫,不能做任何给敌人破坏和平借口的事。只有在防御完全强大的情况下,才能对入侵的国民党军队发动反攻,而且仅限于反攻。
就这样,错过了伟大的战斗机。
在林彪无奈的嗟叹中,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杜的新一军、新六军,在抗日名将、廖耀湘的调遣下,举着全美军械,继续向东北集结。
在不主动出击的前提下,只剩下被动挨打。为了应付敌人的频繁攻势,林彪不得不把分散到各个地区的部队重新整合起来,使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化为乌有。
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林彪把所有的部队都集合在一起,不能随意分散,以取得主动。但国民党军并没有过多的限制,不时对我军进行挑衅和骚扰。
国军继续向东北增兵到一定数量后,我军终于坚持不住了。于是就有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四平保卫战。
表面上大家都说我军多么勇敢顽强,多少将军指挥得多么好,国民党军队多么无能。但实际上是彻底的“败给麦城”,打破了林彪的“不败神话”。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破了和平的伪装,正式发动了全国范围的内战,对我党几个集结区发动了突然袭击,并派出大批特务在国民党统治区拘留或杀害我党重要人物,彻底打破了我党某些人的幻想。
从此党内只有一个声音——战争!
我党从东北出发,不断派兵逐步发展军队,从最初的弱小一步步勇敢崛起,逐步瓦解东北国民党军队。
最后在战略反攻阶段,辽沈战役一战定我军,东北大部分地区从此彻底解放,为逐步解放全国开了个好头。
可以说,林彪创立了东北人民军的框架,在几个关键节点上为东北人民军修正了航向,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带领东北人民军走出了困境。
最后,在林彪的领导下,我们东北人民军英勇一战。
林彪30岁那年,有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抗击日寇的胜利——平型关胜利。
38岁到达沈阳,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39岁率领东北军在江南(即第二松花江以南)三次会战、临江(吉林以南)四保会战中走出困境;41岁,指挥了惊心动魄的辽沈战役。
在此后的一两年时间里,在恒保、广西、海南岛的多次重大战役中,林彪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他的神威,成为四大领域中最高的“神话”,更成为解放军部队中赫赫有名的“军神”。
不得不说,林彪曾经是一个功勋卓著的英雄。
然而这样的身份对林彪来说并不是一种荣誉,但如此巨大的反差更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为什么这样的人物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大错特错的人?
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毫无疑问,林彪最终成为了一个功大于过的人。
批评和肯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面。详细回顾林彪在东北解放过程中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有助于我们理解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和将军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