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二战后的存在主义

最后一个注解总结了二战后对战争的积极反应——以玛格南图片社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态度,这种态度在65438年至0955年MoMA的展览《人类家族》中达到了顶峰。本文将梳理对战争的负面反应——存在主义。和过去一分为二的方法一样,存在主义在摄影中的体现分为两条线索:欧洲和美国,各有两个代表。

欧洲

约翰·范·德·库肯在1955年出版的摄影小说《我们是17岁》就是快照模式的一个例子。从1956到1958,荷兰人在巴黎学习电影。在此期间,他在巴黎街头拍摄的数千张照片成为他在1963年出版的《巴黎的死亡》(Paris Mortel)的基础,这本书也成为欧洲意识流摄影的不朽之作。

《人间巴黎》分为六章。不管怎么取景,怎么构图,都采用拍电影的方法。Kuken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后来确实更出名了。百度和豆瓣几乎没有讨论过他的文章。我通过维基百科找到了人间巴黎的内页扫描。

艾德·范·德·埃尔斯肯于1956年出版摄影小说《左岸之恋》。他拍摄了一群生活在圣日耳曼的朋友,圣日耳曼是存在主义的故乡,浓缩了咖啡馆文化中的波西米亚生活和许多爱情故事。

Photonovel是荷兰摄影师的发明,可以说是私人摄影的先驱。当摄影作为日记媒介时,常常使用意识流的方法。它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完全虚构的。出于商业原因,它可以作为电影故事出版,但由于它的虚拟性有限,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纪实摄影集。

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存在主义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垮掉的一代。面对麦卡锡主义、冷战和沉闷的艾森豪威尔时代,他们的回应是:“脱离了社会,脱离了根源,在没有标记航程的旅途上,走向了叛逆的自我。”20世纪50年代,不仅是摄影,整个美国艺术都向内转,不再与外界对话。艺术成了一个人内心思想的自然表达。

罗伯特·弗兰克的法文版《美国人》于1958年在巴黎出版,一年后又出版了英文版,增加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的作者)写的序言。弗兰克很好地利用了视觉隐喻,用非凡的智慧和活力剪辑在一起。凯鲁亚克说:“这是一首从美国吸取的悲伤的诗。”

威廉·克莱因在1956出版的《纽约》被认为是尽管有暴力、冷嘲热讽和挑衅,但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趣的是,《纽约与美国人》最初是在巴黎出版的。

以刚才介绍的四位为代表的意识流摄影师,把摄影从决定性瞬间推向了非决定性瞬间时代。他们的照片大多松散、不平衡、粗糙、失焦,但看起来总是充满活力。他们所呈现的,恰恰与人类大家庭中的积极态度或人文主义乐观主义相反。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和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对摄影史未来走向的影响很大,这将在下一章《在路上》中有更详细的介绍。但在这里,作为本章的内容和本注的结尾,有必要梳理一下存在主义和意识流摄影对战后日本第一代摄影师的深刻影响。

日本

20世纪60年代,日本自19世纪以来对美国的爱恨情仇达到了顶峰,对美国占领的愤怒与占领者带来的文化魅力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再加上6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的影响,日本摄影出现了复兴。

这些摄影集也许能够将摄影终极目标的任何定义拉伸到断裂点。但毫无疑问,它们是对一个历史时刻的回应——战后日本社会的精神分裂本质。

土门拳和东松照明的广岛长崎纪录片1961,丰臣秀吉的玫瑰惩罚1963,威廉克莱恩?以及分别代表美国和欧洲的两位意识流摄影师埃德·范德·厄斯金(Ed van der Erskine)开始在日本访问和工作。

1968 11《挑衅》10月出版,目的是将摄影从文字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只出版了三期,但对后来的日本摄影影响很大。

1970年钟平卓玛(挑衅的创始人之一)的《为了即将到来的语言》和1972年森山大道的《告别摄影》把意识流的风格推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告别摄影》为“挑衅”的时代划了一条线。森山大道说:“我打算走到摄影的尽头。”

下一注将进入本书第四章“在路上”,然后走向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