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坛庙的汉建筑「晋祠」是什么历史?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王瑾祠、唐叔虞祠。它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开国皇帝唐叔虞(后来被称为晋王)和她的母亲城市姜侯而建造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是晋国的祠堂。寺内古建筑数十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称为“晋祠三绝”。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

西周

西周时期(11世纪-771年),周成王宋冀,将弟弟虞姬封为唐朝的唐叔虞。其封地在山西翼城。后来,漱玉氏族的一个分支迁到了金阳,在杭翁山脚下金水的源头建了一座寺庙,称为唐叔虞寺。禹的儿子谢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名为晋。

东汉

东汉汉安三年(144),太原地震波及晋祠。[5]?

晋祠南北朝

南北朝天然林保护时期(550-559),文宣帝高阳扩建了晋祠,“建大观,筑池塘”。读书台、辋川亭、刘备亭、薛永亭、仁智轩亭、君福堂亭、难老泉亭、李珊泉亭等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从高阳开始就一直在维修。[5]?

晋祠隋代

隋炀帝黄凯六年(581-586),在庙区西南修建舍利保健塔,从山西引水灌溉稻田,每周收益41。[6]?

晋祠唐朝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赴晋祠,题写《晋祠碑记》并重新展开。

晋祠宋代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完成后还刻有碑文。

天盛时期(1023-1032),宋仁宗的赵真立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的母亲弋江修建了宏伟的圣母堂。

圣母院

宋哲宗元佑、少生年间(1086-1098),铸就铁人,修建莲花台,威武雄壮。元佑二年(1087),太原府长官陆机等人呈上六雕龙和圣母像。元佑四年(1089),在金人台东南角铸造了一个铁人(现存的铁人是民国十五年(1926)重铸的)。少生四年(1097),在金人台西南角铸了一个铁人。少生五年(1098),在金人台西北角铸了一个铁人。东北角的铁人毁得早,民国二年(1913)重建。

宋徽宗崇宁中学(1102—1106)重修了圣母院,命名为“慈恩寺”。郑和元年(1111),重修苗堂。郑和八年(1118),鱼塘里铸了一对铁狮子。

金大定八年(1168),在梁飞大东增建了一座寺庙,专门供奉圣母玛利亚。3个房间宽,2个房间深。[7]?

晋祠元代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重修唐叔虞寺建筑,划定晋祠周围的边界。伊尹写了《重建汾东王淼》。

元仁宗清二年(1313),弘治禅师重建了盛丰寺。

何志元年(1328),重建苗堂。

元顺帝郑智元年(1341),任命王思成为河东(宣慰司)山西道,整修晋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是重建圣母院。郑铮三年(1343),石雕《孔子步步高》安放在清华殿。[8]?

明代晋祠

明洪武元年(1368),玉华寺重建,有三个正殿和三个左右侧殿。洪武二年(1369),圣母院被命名为“广惠县赵玲纪圣母院”。洪武三年(1370),创建仙翁阁,又名洪阁阁。

锦西书院

明朝永乐十年(1412),和尚觉远禅师来到盛丰寺,增建观音寺,铸圣母殿左钟。十四年(1416)建圣思殿,有三个正殿和三个东西殿。永乐二十一年(1423),莲花台西北角铁头重修。

明天顺元年(1457),圣母院大殿右侧将铸大钟。天顺五年(1461),山西巡抚毛标修缮晋祠,刻《重修晋祠铭》。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圣母院堂立御礼碑。

明郑德六年(1511),重建苗堂。郑德八年(1513),西北角铁人加斯金重修。郑德十五年(1520),昊天寺铸钟。

明朝嘉靖年间,白鹤亭建成。嘉靖十一年(1532),王在晋祠东南角创办了晋西书院。嘉靖二十七年(1548)建读书台,建四川亭、唐叔虞庙、李珊亭、难老亭。嘉靖40年至41年(1561年-1562年),在宁化修建圣母院。嘉靖四十二年(1563),水母楼始建。

明朝隆庆元年(1567),高汝兴撰写《重修晋祠》重修东岳庙。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在献殿前建有对月广场和钟鼓楼。然后在会仙桥东,重修了一个宏伟的水镜台,用于演戏。[9]?

清代晋祠

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辋川阁。康熙二十五年(1686),太原知府周于六月重修寺,并写了一篇文章。康熙三十八年(1699),吕祖阁建成。康熙四十八年(1709),唐叔虞寺重修。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盛丰庙,建戴锋轩。

对月牌坊

雍正八年(1730),高重修太桂寺。

乾隆元年(1736),田军音乐站建成。乾隆二年(1737),重修三祠和乐瞳亭。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舍利健康塔。乾隆十六年(1751),翰林杨二游知事回到晋祠,致力于晋祠的修复。乾隆二十五年(1760),公伯祠重修。乾隆三十六年(1771),山西巡抚朱贵、太原命周宽重修唐叔虞庙。乾隆三十八年(1773)扩建文昌宫、金水七贤祠、锁虹桥。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建鱼池飞梁。乾隆四十三年(1778),修建白鹤亭。乾隆五十年(1785),建朝阳洞和读书台。乾隆六十年(1795),扩建昊天殿,重修读书台。

嘉庆六年(1801),修建玉皇阁、三清洞,关帝庙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对晋祠进行了全面修缮,包括莲池、水榭、梁飞、太贵寺、公伯子寺、三圣寺。嘉庆二十三年(1818),修建雨花寺。

道光五年(1825),重建东岳庙。道光二十四年(1844),晋祠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

咸丰五年(1855),重修清华殿。

同治二年(1863),重修盛丰寺。

光绪元年(1875),光绪题写“三晋遗玺”匾额。光绪二十八年(1902),彝族人刘大鹏完成了《晋祠志》手稿。光绪三十年(1904),建晋祠,候冯谖。[10]?

中华民国晋祠

民国六年(1917)建洗耳亭和真趣亭。

民国十五年(1926),重修晋祠金人台东南角铁头。

民国十六年(1927),荣鸿福修建了陶然村别墅(荣家花园)。

民国十九年(1930),石舟建成。[11]?

晋祠新中国

1954,修建直博运河,改建船闸虹桥。

1960年重修辋川阁,重修苗毅殿,扩建文昌宫。[12]?

晋祠景区

1964,新建晋祠门和辋川阁,整修芦苞河和三台阁。同年,乐瞳馆被拆除,陕西书画室重建。

1965,扩建老泉堰,修建南湖厅和晋祠公园船台。[13]?

1975年,文昌宫全面翻修。

1977年,省干部疗养院归还了120盛丰庙遗址的房屋。

1978,晋祠全面整修,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22户居民迁出文物区。在王琼寺南山修建了一座六角亭,修缮了治伯渠,重修了好泉渠,修缮了关帝庙、唐叔庙、三台亭、金溪书院。[14]?

1980年,新迁建筑在盛丰庙原址重建。

1980-1981年,在晋祠郭旺村附近发掘了北齐东安王娄睿的墓。墓内保存了近200平方米的壁画,是我国最早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历史瑰宝。

1981,扩建唐碑亭。同年,对玉华寺、老君洞、瑞云阁、陶然山庄等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晋祠公园饮马泉景区改造,玉镜阁、荷花香榭、长廊、牌楼等建设。,均由1989完成。[15]?

1991年,董寿平美术馆在晋祠博物馆建成开放。在晋祠内外雕刻八个风景碑,建碑廊。恢复晋西书院。太原王祖师庙建成。

文物

圣母院

圣母院是晋祠古建筑三大奇迹之一。创建于宋天圣年间(1023 —1032)。圣母玛利亚据说是余叔的母亲。圣母院大殿,原名“少女殿”,宽敞明亮,有宋代41尊彩绘精美的侍女雕像,明代塑雕2尊。在这些彩色雕塑中,蒋易坐在中间,表情严肃,举止优雅,带凤冠,穿着礼服,是一个宫廷统治者的形象。雕像形象生动,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17]?

木雕盘龙

晋祠古建筑三大奇迹之二。

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刻于宋元佑二年(1087)。八条龙各持大柱,怒目而抓,全身从云中生出,怒不可遏。虽然过去了近千年,但鳞片一定是有胡须的。[18]?

梁宇昭飞

晋祠古建筑三绝。

鱼塘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状,如大鹏展翅。它在圣母院大厅和贤殿大厅之间,造型典雅大方,别具一格。[19]?

金仁泰

金人平台有四个铁人。因为铁属于五金,所以人们称之为“金人台”。西南角的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保存完好。据说铁人夏天热得受不了,去汾河渡。看到一只船,铁人要求船夫带他过河。船夫露出了铁人的真面目,把它背到了金人平台。圣母院命令他的将军们在铁人的脚趾上砍三下。作为不守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还有三个印记。[20]?

塘北亭

唐碑亭为“贞观包晗”亭,晋祠碑刻在晋祠的贞观包晗亭。馆内陈列着李世民亲笔题写的《晋祠碑文》。全碑1200余,书法为草书,笔法独特含蓄,是书法艺术的瑰宝[17]?

水母大楼

在南馆的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或水晶宫。楼中水母似铜金,坐在骨灰盒上,发未尽,自成一格。相传,水母姓刘,住在晋祠附近的金胜村。但是婚后被婆婆虐待,每天都要去远方打水。接起来的水只需要前桶和桶底做成尖底,让柳女无法休息。骑手给了刘一条金鞭,并告诉她把它放在骨灰盒里,骨灰盒就会装满水。这个秘密被柳女的小姨子发现了。刘女回娘家时,从瓮中举起鞭子,顿时大水涌出,村子就要被淹了。刘女闻讯,坐在骨灰盒上救人。水母从未离开骨灰盒。[17]?

鸣凤圣庙

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将军尉迟敬德的别墅。盛丰寺有一座舍利塔,高38米,有七个八角形。在盛丰庙附近,有一棵巨大的槐树。相传这棵槐树历史悠久,早已干枯。不知道过了多少年。那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在盛丰寺相遇。枯槐树下有个老道士卖膏药。但是没有人买他的药。老头继续叫卖:“你来买这么个仙药,没人保佑,枯树适生。”说完,他把膏药贴在苦槐身上,走开了。不到一个月,这株死槐花就死而复生了,人们称之为复活槐花。[17]?

水晶台

水镜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阶段。舞台东部为双檐歇山顶,表演时用作后幕。戏台西部为棚歇峰,面向圣母院大厅,三面敞开。舞台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建筑造型上看,后台建于明代。前台建于清朝。12根开放的柱子竖立在前台,支撑着翻车机房的屋顶。后台台体的四角柱有两个与前台相连的游廊。前后舞台之间有上下两扇门,用木板隔开,上面挂着一块“水镜台”的横匾。桥台高出地面1.3米,前沿布置60厘米高的石柱。

“水镜”一词取自汉代以前《韩安国传》中“清水镜不可逃”这句话,意为忠信奸诈。在清水镜中显而易见,现出原形,故称“水镜”。[21]?

对月商行

对月广场位于晋祠景区中轴线金人台西侧。建于万历四年(1576),造型优美,结构宏伟。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颖元题写“金榜书”四个字,与游龙的一样苍劲有力。相传高颖元的母亲患有偏头痛,所有的医生都失败了。之后,她在吕祖面前拿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添砖加瓦”。高颖元在寺内仔细观察后,发现寺内有殿、有厅、有楼、有亭、有桥,唯独缺少牌坊,于是她选择在任堇台西侧修建这座牌坊,并自己题写了一块牌匾,悬挂在正中。“对月”表达了《诗经》、《周松》、《清宫》中“对月在天”的句子。[21]?

柏舟·汤怀

晋祠三大奇观之一。

柏舟和汤怀都是晋祠千年古树的代表。柏舟是一棵种植于周代的柏树,郁郁葱葱,位于圣母院大厅北侧。原来有两株柏树,名字叫奇念,现在只剩这一株了。周柏堂的槐树又粗又壮,要好几个人才能围起来。汤怀是唐代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前,是晋祠古树中最茂盛的。每年春天和夏天,这些树都有树荫。

圣母院雕塑

晋祠三大奇观之二。圣母院大厅中央是“蒋易”的雕像,左右两侧有40多名服务员。圣母院现存的43尊彩塑中,除了圣母院雕像两侧的小雕像是后来添加的,其余都是宋初的原始雕塑。大殿中央的圣母,头戴凤冠,面容恬静慈祥,盘腿坐在木质方座上,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腿上,手指藏在衣袖里。她身上穿的绣袍顺着膝盖垂到座椅底部,让整个雕像看起来稳重而端庄。服务员都是专职的,身份和性格都是一样的。

困难的老春天

晋祠三绝之三。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来自断层岩,常年喷出水。北齐时,根据《诗经》中“不锡能使人老”的句子,将其命名为“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挂有清代学者傅山题写的“难老泉”四个字。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道:“晋祠运行如碧玉”。山西水有三个源头,一个是好泉,一个是鱼沼泉,一个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金水的源头长年从这里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