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的风俗文化

农历四月十八是大孤山镇一年一度的庙会。说起鼓山的庙会,根据鼓山镇的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庙会的会场在下庙戏场广场。其规模的顶峰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重建海神娘娘庙时,海神娘娘庙和王耀庙兴起,每年4月18日在后宫举行海神娘娘民间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塞冬娘娘庙日益繁荣,尤其是道光年间剧院建成后。庙会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如烧香拜佛、祈福许愿等。,夹杂着文艺节目、戏曲、杂技、船艇表演,还有商品交易,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都中断过。”据丹东作家张涛所著的《孤山独白》一书记载:“娘娘庙庙会是旧历四月十八。据记载,这一天是仙女女神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们设立庙会庆祝圣诞节。仙女不是一个人,而是召公元帅的三个女儿——小芸、碧霄仙子和肖琼,合称为三天娘娘,所以庙会也叫娘娘庙会。据史料记载,鼓山古建筑群的创始人倪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来到大孤山,历时三年建成。这样,大孤山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年前。今天可以推断,当时陆路交通并不发达。路过鸭绿江的船只看到黄海岸边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峰,于是停下来靠岸交易。多么前所未有的场合。尤其是4月18日,草长莺飞,长白山的山货皮会运到海关,江南的丝竹瓷器会从山东威海运来。孤山已成为南北货物的中转站,南来北往的商人和周边地区的船夫都会聚集在古镇进行贸易洽谈,走亲访友,为大孤山庙会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每年春夏之交的庙会季节,树木葱郁,绿草如茵,俯瞰孤山远海。天气时晴时晴,有时阴晴不定。鹿岛空气弥漫,海市蜃楼若隐若现。有时万里晴空,渔帆星罗棋布,动若千帆,景象万千。“鹿门海城”和“钓鱼岛俯瞰”成为历年逛庙会时登山的一大景观。尤其是汤里的洋河,如玉带般东流而去,给登山者增添了无尽的情趣和遐想。

穿过橡树林后,可以欣赏百年橡树。新叶刚刚展开,表情就是一个,安静古雅。登上圣水宫,手持一根圣水,甜甜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与千年银杏合影,感叹历史的沧桑;一步一步藏庙,看雕花砖瓦,房檐画楼房,妙不可言;赏牡丹水杉,赏云柏,笑谈人情。

改革开放以来,东港市和孤山政府连续多年举办庙会。每天庙会盛况空前,内蒙、哈尔滨、沈阳的各种商品齐全。尤其是近年来,庙会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物质交易,休闲旅游是一种新的时尚。智力竞赛、科普展览、求医问药、各种咨询宣传不胜枚举,形式多样,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加人性化。这里不仅有惊心动魄的马戏和魔术,还有长春、哈尔滨的服装鞋帽,沈阳、大连的地方名优特产。整个庙会五彩缤纷。各种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各种名小吃、民族美食汇聚古镇,让人流连忘返。烤蛤蜊、烤海螺、咸虾、水煮梭子蟹,让人流连忘返。服装区、餐饮区、表演区...八个区域各具特色,再加上各种团体的文艺表演,使得庙会火爆多彩。

拍一张照片,让老人们留下一份思念;十里八村的老亲戚朋友借此机会登门拜访,相聚一堂;小伙子带着媳妇来逛庙会。老领导老下属故地重游,老战友老同学欢聚一堂。就连远在大连、沈阳的游客也慕名而来,每年庙会盛况空前,多达30至40万人,交易额达到数千万元。庙会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辽东独特的民间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