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石窟中的科技历史画

玉林洞的壁画不仅是艺术宝库,也是反映唐代至元代现实社会形象的史料宝库。其中一些图片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西夏第三窟东壁南侧千手观音壁画,可以说是反映敦煌石窟科技史的杰作。画家在观音的每只手里画了一个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物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工农业生产工具和其他物体的形象。而且大部分都是两张一模一样的图左右对称的画。其中,酿造图和锻铁图最为著名,为国内外科技史家所珍爱。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中国科技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对这两幅画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验证了酿造装置是酿造烧酒的蒸馏器。《锻铁图》中,竖式梯形木风箱是用来在熔炼炉上吹风的。公元1044年,中国就有木扇的记载。到了公元14世纪初的元朝,木扇被用来“排水”。中国用木扇冶炼,比欧洲早五六百年。这种先进的鼓风技术出现在遥远的西夏银铁炉上,说明早在8900年前,鼓风箱就已经在中国广泛普及。图片上还有两艘结构特殊的方头船。属于农业,加工大米有两个耕图和两个“踩图”。还有犁、耙、锄、铲、木桶、锯、锄、手钳、墨斗、尺子、剪刀、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具。观音还盛有许多人物、动物、花草、瓜果、食物、建筑物、武器、器皿、乐器、伞、瓶、盘、罐、壶等容器,以及日月图形等等。琳琅满目的东西。这些图像是我们研究西夏时期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发展的极好材料。

历代壁画中都有反映古代科技的画面,五代第20、36、38窟也有农业丰收的场景。还有放马、放牛、拉驴上山、挤牛奶、从井里打水、院中马厩、饲养牲畜的画面。大量的服饰、精美的藻井、装饰图案、织锦和染色图案,显示了历代丝绸等纺织品的技术水平。各种建筑形式也反映在壁画中。一些变化也吸引了古代的陆地和水上交通工具,如汽车和船。保健内容有洗漱、洗澡、剃须、修面、漱口、擦牙等多项。宋初35窟壁画中,只有人马宫等两座宫殿取代了十二生肖的天文图像,这在国内外同类题材中是一种独创。五代、宋代和元代的壁画中也有一些太阳和月亮的图画。历代壁画中有很多兵器。尤其是五代第三十三窟北壁上的“降妖变”,奇形怪状的妖怪用各种武器攻击释迦牟尼。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