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被美国称为“爱好和平的”。

日本士兵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想到的无非是残忍、凶残、杀人不眨眼,然后他们还经常高喊“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好像都是逃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当时装备和军事素质都处于世界一流领先水平的“皇军”中,有一支因战斗力不佳而“声名鹊起”的另类部队。是被誉为“帝国军第一败军之师”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兴福在《日军第一残部》一文中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轶事,重点讲述了104师团的108联队在广东进行的一场“水牛战役”。。有趣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居然保留了自己的编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仍然保留着“第四师团”。

编译背景

第四分部,又称大阪分部、厂商分部,成立于1888。是二战爆发前日军建立的17常备师团之一。它属于陆军第一师团,是日军最古老的师团之一。编组地点是日本大阪,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子和游客组成。大阪第四师团,代号“典”——这个代号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日军师团都有尚武精神的象征,如第二师团的“勇”,第九师团的“武”等。第四师“典”字的来源是因为有一条典川河贯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的是既土气又有魅力。

战斗姿态

开战前夕,大部分官兵装病,暴怒的指挥官坐在医务室里。根据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兴福的记述,第四师团的实战能力并不高。其实这也是相对的。第四师团,约2.2万人,有四个联队,装备标准一流,堪称日军“精锐”。然而,成立没多久,“失败者”的名声就传遍了日军。特别是第四师的核心力量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不怕失败的第八联队”的绰号。此后,四师再也没有上过前线,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机会展示其“勇敢”的精神。1933,四师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与警察发生冲突。为了“维护日本皇军的尊严”,该师团团长寺内久一毅然带兵捣毁了警察局,史称“大阪都停事件”,日本第四师团的“军事勇气”可见一斑。1937年,由于日军在华驻军不足,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往中国东北,划归现在大阪的第四师团。

东军的建立。当时日军大本营为了让这支部队焕发斗志,确实费了不少心思。结论是,指挥员对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弱有决定性作用。于是,日军大本营抽调了几名名将整顿师团。比如绰号“马来之虎”的山下朋美,曾经担任过第四师团团长,但他也是无奈之下,才带上了自由散漫惯了的第四师团。经过两年的训练,四师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

1939年,苏日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交战,关东军命令驻守伪满洲国北部大阪和仙台的两个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接到命令后,仙台师(第二师)从海拉尔向诺门坎急进4天,到达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被苏军打得落花流水。

相反,第四师的派遣令虽然下达了,却迟迟没有下达。原因是动员令发出后,该师患病人数剧增。放眼望去,全营都是以各种理由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合队长一怒之下,亲自坐在医务室参与诊断,这才勉强组织部队开赴前线,“联合队长转行当医生”的笑话在日军中传开。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第四师的战士们又玩出了新花样——“消极懈怠”。从海拉尔到诺门坎,二师走了四天,四师走了八天,大量人员掉队。巧合的是,就在第四师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联和日本宣布停战。消息传来,留守的四师官兵像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进归队。甚至很多慷慨留守的官兵都“生病”去了前线,非常遗憾地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打这场仗!当时的团长泽田茂说,第四师的司令部太分散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回国时,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令人生畏的力量,而率先冲上战场的第二师团却衣衫不整、伤痕累累。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举起一支笔,把“我无敌第四帝国军师团乘势归来”的新闻标题呈给日本报纸审阅,改成“我无敌第四帝国军师团乘势归来”,对这支“软蛋”部队进行了间接的嘲讽。虽然出丑了,但是第四师团还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日军对华中的入侵比较紧,需要增援,所以日本军部不得不放弃侦查第四师团的责任,紧急调遣第四师团南下增援。第四师团被改编为精锐日军第11军的一员。

布法罗战役

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日本军队的短缺,预备役人员被投入现役。104师108联队的士兵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以大阪士兵为主,且多为退伍军人。1938 10,日军广州战役期间,108联队因兵力不足被抽调支援,导致了一个让日军高层哭笑不得的事件,即“水牛战役”事件。

日军进攻广东时,广东的部队基本都北上抗日了,留下的兵力很少。日军突然袭击广州,粤军措手不及。粤军* * *余汉谋仓促部署,两军在增城交战。当时108联队刚刚登陆大亚湾。登陆后,日军高层不断命令108联队前往增城支援。日本高层很清楚大阪士兵的习惯——战斗时向后缩,战斗后向前冲。总之,摘桃子才是最厉害的。高层不断威胁108联队的军事长官:一天不赶去增援,就让你的大队长效忠皇上。

但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108联队还没有到达增城,日本高层也没有理由处罚他们,因为108联队有正当理由不能到达增城。

根据108联队的战史,上峰告诉我们一天内到达,我们要加快行军速度,半天内到达前线。但是,我们刚着陆,很累,还要背这么多装备。我们做什么呢答案是:从中国人民手中抢夺牲畜,让牲畜搬运装备。这个想法很好,108联队刚起步,抢了很多老百姓的牛,把枪和子弹背上,轻装上路,这样才能跑得更快。

开始上路是件好事。但是我跑了很远,出现了很大的问题。6月广东还是很热的,108。108联队抓的牛都是水牛。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所有的水牛都觉得累了,就去水里休息。日本士兵无法阻止他们。这一次,108联队的枪和子弹都泡在水里了。联队官兵很高兴,马上给他们发了一份电报:我们的枪和子弹都淹了,我们抓紧时间捞上来,但是要一天才能晒干。所以我晾了一天。等到枪干了,增城之战也就结束了。108联队看到战况后,急忙赶往增城。军官不能笑哭,也不能杀队长——好心办坏事,动动脑子就好!

大阪兵为什么打不起来?萨苏在大阪生活了十几年,采访了很多大阪老兵。他问老兵,战争中你们是怎么打的?大阪老兵告诉他,大阪是一个商业城市。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效忠皇帝的,但是要和皇帝讨价还价——皇帝代表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总会收税,而我们商人纳税,就要和皇帝讨价还价,想办法糊弄* * *。做生意是这样,打架也是这样。打架的时候也要保持分寸。武士道就是我们不干,人命第一。偷着玩花样是必须的。

名声远扬

“与第四师交战,本来可以打赢的仗也会打输……”其实第四师的名声中国军队早就有所耳闻。早在“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遭遇了“奇怪的日军”。当时面对日军的包围圈,李宗仁指挥40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突破后,中国军队人浮于事,损失了大量重型装备,战斗力急剧下降。就在穿越鲁苏皖交界的一条公路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支装备精良、正在推进的日军。这时,筋疲力尽的中国军队惊慌失措,狼狈地离开道路,撤退到附近的山上。

奇怪的是,过了很久,我也没有看到日军在追我。中军司令很惊讶派人来监视我,但他看出日军没有追我的意思。相反,它仍然在马路两边公开烹饪。这支“奇怪的日军”就是第四师团的南下支队。由于刚跳出日军包围圈,形势还很危险,中国军队只好一心一意,硬着头皮过马路。结果一路平安。事后,南下日军分队队长以“严守作战纪律”为由,振振有词地向上级解释:“没有接到拦截中国军队的命令。”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的说法不胫而走。每一次战斗,中国的军队听说对手是大阪师,士气大增,争先恐后地与第四师交战。(点评:心软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刚到前线的第四师猝不及防,接连遭遇数次窝囊的失败,甚至连累友军,以至于邻军向第11军司令部抱怨:“如果第四师参战,本来可以打赢的战斗也就打了败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此后,日本第11集团军司令不得不让第4师团集中力量在后方“待命”。有一次,11军军长阿南·维基不信邪,派第四师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担任主力。结果四师一进长沙就被赶出去了,全线溃败。镇守长沙的* * *军是薛岳手下的精锐,只有阿南维基这个“榆木脑袋”才会以第四师为主攻。鉴于在“长沙会战”中的表现,第四师成为日军的“桑门星”,没有军队要,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属军。

第四师团的一些士兵炸了:“我是第一师团的士兵,战争开始时我属于关东军——精锐,第十一军战斗开始时我还是精锐。最后第十一军装穿不下我们,只好把大本营改到直属管辖……”

救命第一

“救命第一”是一种时髦的告别,四师虽然胆小,但却是一流的师,有很多老兵。因为日军战斗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老兵,所以不定期抽调第四师团的官兵补充其他师团。当时日本各部的临时专用词都各有特色,比如二司,在战争好的时候说“武举久矣”;形势不好的时候说“九段半剑”(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半)。但四师官兵在告别时,往往会说“强身健体很重要”,即“保重身体”,“健康最重要”,或者干脆“先救自己的命”。

日军进攻衡阳、枝江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开始,第四师的老兵们就在重复他们的老把戏,从军官、士官到老兵,拒绝被动而合理的战斗。受伤的日本兵去医院时,正在“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也问:“你们怎么打得这么辛苦?”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想参战时,这些“病号”骄傲地说:“听说我们在这次袭击中是在打佯攻,这很无聊。如果是主攻,自然要好好打一场。”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没有浪费,只是放错了地方。”

“第四军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由横山上校领导的第4师预备役官兵组成的独立第15工兵团在马来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伊藤正芳在《皇军的最后》中提到,这个联队在修复盟军炸毁的桥梁和涵洞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阪士兵的无能只是误传。至少对这个联队来说,它的奉献精神使军分区司令部的高级军官们夜以继日地去表示感谢和钦佩,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极其令人钦佩的...“一些评论:看来这个机翼做得并不差,说到底还是修桥补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各部都投入了抗击盟军的战斗,第四师团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大本营有意将该师划归南军,但南军只是勉强将其纳入预备队,仍驻扎在上海。

直到4月1942,第4师被调往菲律宾,与第5、18、21师会合,对科雷吉多尔要塞进行最后的攻击。在这场战斗中,第四师一反常态地顺利前进,圆满完成了任务,最终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并不是第四师变性了,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断供多日,在“盐和菜”上挣扎了几个月,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这次胜利给第四师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在家乡大阪更是频频出现,是一种“多亏第四师出动,才打败了巴丹敌军”的骄傲。唯一遗憾的是事后才发现,大阪的商贩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倒卖战时口粮,趁机做大生意。对于第四师的底细,还是大本营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对于如何* * *这件事实在是绞尽脑汁。由于第四师的名气,在各个战区都不是很吃香,所以直到战争结束,这支部队一直在日军战线后方转来转去,再也没有参加过重大战斗。

热爱和平

“爱好和平”投降了,在美军营地前摆摊。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正在泰国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拒绝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和回归进行得非常迅速和顺利。当第四师团所有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的日本人在日本非常惊讶。据统计,四师是死亡人数最少,装备物资最齐全的部队。美军对这个师的评价是“热爱和平”。第四师回国后,立刻表现出这种“特色”。回国后的第二天,官兵们跑到美军营房前,整齐地摆好摊位,出售战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