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戏剧发展史。

现代戏剧发展概述

1.文明新剧时期

戏剧是西方的戏剧形式,19年底由上海的西方侨民传入中国。1907年,由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被认为是最早的戏剧团体。这种区别于传统戏曲,主要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新文明戏剧”或“文明戏剧”。进化社,由任天志于1910发起,王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参与,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新剧团。他们打着“知天新剧”的旗号,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早期创作和表演模式:强调场景的宣传功能和演员的即兴发挥(采用“幕制”,即只用表演大纲。这种带有“街头剧”特征的“广场剧”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落。1914年,又出现了一个以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商业化为特征的现代戏剧“贾殷中兴”。其中以郑秋正导演的《坏家》为代表的家庭剧风靡一时,创造了文明新剧的最高票房纪录。正是因为文明新剧的商业化倾向,过于迁就普通市民的欣赏趣味,以及艺术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才最终失去了观众。

2.爱美剧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特别是1917文学革命后,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对传统旧戏剧的批判更加猛烈,而对西方新戏剧则极力提倡。1920年秋,继前著名文明剧演员王仲贤在上海主持的萧伯纳名剧《沃伦夫人的职业》意外失败后,1921年,著名文明剧演员王仲贤在上海主持了萧伯纳名剧《沃伦夫人的职业》,意外失败后,他与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为了避免重蹈文明新剧职业化、商业化的覆辙,他们极力提倡非商业化的美剧(爱美之心,意为“业余”、“不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津南开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戏剧活动达到了高潮。3.小剧场运动时期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年底的法国“自由剧场”艺术实验活动,后风靡欧美和日本。它是一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在戏剧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剧的戏剧体系。其核心是用“导演制”取代“明星制”。对小剧场体育剧本创作的重视,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剧作家。胡适的《终身大事》模仿易卜生的《娜拉》,是现代戏剧最早的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剧作家,以“诗人写剧”著称。与当时现代戏剧以悲剧和长篇剧为主的局面不同,丁西林在艺术上开创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美剧的形式进行了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剧的戏剧体系。其核心是用“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4.左翼戏剧运动时期

1927“大革命”的失败,激发了1928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1929年秋,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戏剧”(或称“新兴戏剧”、“普通戏剧”)的口号。1930年8月,联合心有、南国等剧社成立上海戏班联合会,后改为中国左翼戏班联盟、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成为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特点是倡导“戏剧的大众化”,在各个领域向“广场戏剧”方向发展。工人剧团(蓝剧团)在工厂成立,“农民戏”由熊佛西在农村以“露天剧场”的形式进行实验,“八一剧团”在1931”在* * *生产党领导的红军中成立。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是《复兴之歌》和《农村三部曲》(五葵桥、米香和青龙潭)以及作者田汉和洪深。

5.剧场戏剧时期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的特点是专业性和商业性,这是中国戏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戏剧从婴儿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是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成功的关键在于剧本的创作。人们从1929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是在1934曹禺的《雷雨》出道之后。这是《雷雨》对现代戏剧的特殊贡献:它实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除了曹禺,还有夏衍、李健吾等重要的戏剧作家。

6.广场戏剧时期

1937抗战爆发后,中国戏剧再次向“方剧”倾斜,有过三次高潮。

一、抗战初期,组织救国戏剧队(抗敌戏剧队)分赴各地,成为当时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幽默剧等多种风格,其中以被称为“好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的计划》最为著名。

二、抗战中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以秧歌剧和民族新剧形式出现的广场剧最为活跃,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是《兄妹俩开荒》、《情侣识字》,民族新剧的代表是《白毛女》、《红叶河》、《刘胡兰》。

第三,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全国学生反内战反饥饿运动的高涨,政治性较强的广场活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由专业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如陈的《晋级图》、吴祖光的《猎鬼传》、宋智的《猴子》、屈白音的《南火车》等,都具有广场剧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

7.戏剧的复兴时期

与此同时,大后方(及沦陷区)的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继续繁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剧创作繁荣,主要以郭沫若的战国历史剧、杨汉生的太平天国历史剧、阿英的南明历史剧为代表。二是知识分子题材创作的繁荣,主要以的《法西斯菌》和《天涯》为代表,还有宋智的《祖国在呼唤》、陈的《寒年图》、()的《万世为人师》、余陵的《长夜旅行》、吴祖光的《雪夜归》、田汉的《两为路》。三是讽刺作品的繁荣,主要以陈的《婚礼进行曲》和《晋级图》为代表,还有老舍的《残雾》、丁西林的《三元国币》、的《山》、的《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此外,以《海棠》为代表的沦陷区“市民化”话剧创作和演出也呈现出畸形繁荣,与后来解放区的“农民化”话剧形成鲜明的两极分化。

第三,曹禺的戏剧创作

《雷雨》广泛吸收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真正的悲剧,从而成就了这一类戏剧。

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朴园的形象及其作品的主题上。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他与妻子祎凡的冲突,以显示家庭内部的矛盾;一个是他与矿工吕大海的冲突,以示对工人的反对。这两条线索通过《石萍》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周朴园是一个邪恶凶残的资本家。通过吕大海之口,作者曝光了他的血腥发迹史:从前,他在哈尔滨修江桥的时候,故意让河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名工人,然后从每个工人的退休金里扣了300元。只要能弄到钱,他什么都干得出来。

周朴园是一个专制和无情的封建家长。在家里,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他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表面上看,他与祎凡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但实际上是主仆关系。他需要祎凡做的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在“第一幕”中,他强迫祎凡吃药的那一幕,祎凡拒绝了他的要求。首先,他让他的小儿子周冲吃药来说服他。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祎凡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要求呆到晚上。但他仍然拒绝屈服,并命令他的长子周平去说服他,并跪着说服他,直到祎凡放弃。在他眼里,祎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起码的尊严,他在乎的不是妻子的健康,而只是自己的意志。

周朴园与前妻石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年轻的时候,他骗过石萍。当他想到石萍投河自尽时,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纪念生命中唯一的真爱,他不仅给儿子取名“周平”,还保留了石萍生前周的房间面貌,甚至喜欢关窗。而且他一直把石萍当成“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然而,当非常想念他的石萍以丫环妈妈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她立刻翻脸,不认任何人。

然而,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看作一个典型的阶级,而是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祎凡很残忍,因为他从未能得到她的爱。他与鲁大海的冲突是当时社会劳资矛盾日益激烈的反映。而和石萍翻脸,是因为他不敢正视自己心爱的女孩已经结婚生子的现实。最后,当石萍再次出现在周的客厅时,他后悔了,并命令来和他的生母交朋友。虽然在创作之初,作者“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纠正、讽刺或攻击的是什么”,但“在写作的最后,似乎隐约地有一股汹涌的情感在推我,我在发泄我被压抑的怨恨,在诋毁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曹禺:雷雨》序,《曹禺全集》,第65433页。从人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这是易卜生的戏剧观。

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祎凡形象的塑造上。

祎凡是一个受过一点新教育的老式女人。她有她的弱点和智慧——她对诗歌的热爱,但她内心也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和力量。曹禺在剧本的“舞台暗示”中写道,“她的性格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蛮力’,使她能够突然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她对人的爱像火一样热烈;憎恨人会像一把火,把他们烧掉。”她是周朴园的第二任妻子。如果算上石萍,她实际上是周朴园的第三任妻子。

祎凡于18年来到周嘉,她不仅没有得到丈夫同等的爱,反而精神上受到了长期的摧残。她知道丈夫年轻时的愚蠢,知道周平是丈夫和女仆女儿的私生子,眼睁睁地看着丈夫预定房间纪念儿子的生母。另一方面,她的丈夫只把她视为儿子们的榜样。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让她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怀着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怀着对周家的报复,她疯狂地纠缠着先生。当她发现喜新厌旧,想摆脱她而去追求四凤时,她毫不犹豫地追到了陆家。在鲁大海即将发现周平的关键时刻,她关上窗户,切断了周平的后路,将他暴露在鲁大海面前,希望借鲁大海之手达到她的目的。最后,四凤触电身亡,周平开枪自杀。

祎凡形象的成功主要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现了她矛盾而复杂的“雷雨般”的性格。表面上,她向周朴园屈服了,但在内心,她充满了仇恨和反抗。她追求周平,不惜陷入“母亲不是低频母亲,小三不像小三”的可悲境地。这与其说是爱的爆发,不如说是恨的宣泄。祎凡是作者认为值得称颂的人物,所以在她的创作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她因“环境的窒息”而做出的一场“困兽之斗”,以及在此过程中交织在她生命中的“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堪的恨”(曹禺:《雷雨序》)。

古希腊戏剧《命运的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石萍形象的塑造上。

无锡周府丫鬟的女儿石萍,被周家君子所骗,生了两个儿子和鲁大海。30年前的除夕,在她生下第二个儿子仅仅三天后,周朴园就把石萍赶走,去娶一个有钱的女人。那天晚上,石萍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跳进了河里。人们以为她死了,但她获救了,结了两次婚,生了一个女儿,就是现在的陆思凤。

这个坚强又受尽屈辱和迫害的女人,一直在努力摆脱自己的命运。因为她自己的母亲是个仆人,所以她很倒霉,被人玩弄,被人抛弃。所以,她一直不允许女儿再犯自己的错误。没想到的是,她的丈夫桂露把她的女儿送到豪宅去当女仆。为了找回女儿,没想到又踏进了周家的大门。命运更惨。她的女儿也和公馆里的那位先生搞混了,他实际上是周平——四凤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那时候,作者还没有看到石萍这样的“仆人”有什么出路,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因此,它们只能用“命运的悲剧”来解释。

受西方古典戏剧观的影响,《雷雨》在结构上非常讲究。四幕的时间地点都集中在一天内(从早上到深夜),出现的八个主角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作者自己也意识到有点“太像戏”了,技巧用多了。此外,作者还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现代悲剧观念的影响,在渲染悲悯和神秘命运的宗教思想的同时,强调了距离的审美效果。在第一版中,同一个场景的“序言”和“后记”被特别设计,让人们早点知道故事的结局:十年后,周公馆变成了教会医院,住着两个疯婆子——、石萍,成了基督徒。让人们知道故事发生的原因,然后可以重温曾经在心中涌动的情感。

《日出》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天津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华丽客厅和崔西所在的三流妓院“包河下厨”为具体外景,展现了“过剩”和“不足”两个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实现了对“亏不足以服过剩”社会的揭露。全剧共有四幕,它们的时间分别是:黎明、黄昏、午夜、清晨。作品主要描写了三类人物:一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社会发生了不同变化的青年学生,如已沦为交际花的、仍向往美好未来的方;二是“盈”的代表人物和附庸人物,如银行家潘月亭、大丰银行副经理李世清、富婆顾巴的奶奶、面条头、打手黑三、洋奴张乔治、饭店服务员、没出场的恶霸;三是社会底层的“后进生”,如妓女崔西、被银行抛弃的职员黄省三、不幸落入黑社会之手的小东西。

曹禺在清华读书时,特别是在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结识了许多“娜拉式”的新女性,陈白露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都是美丽纯洁的“竹子”,对未来充满理想;进入社会后,很快就变成了愤世嫉俗的“千禧一代”。她们凭借自己的聪明和美貌,在娱乐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暂时在现代大都市站稳了脚跟,没有重蹈子君的覆辙。然而,他们面临着娜拉和子君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如何抵御金钱的诱惑和腐蚀。于是,他迅速投入了银行家潘粤婷的怀抱,完成了从“不足者”到“过剩者”的转变。方的出现唤起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但过去的美好在她的记忆中只剩下一点点残渣。她明明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她只是一只被潘粤婷关在鸟笼里的金丝雀。即使有方的救助,即使鸟笼的门可以打开,她也已经失去了生存能力,不会自己进食了。陈白露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作者对这一理想的哀痛。所以,即使她已经完全被腐蚀,但在作者心目中,她仍然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人,为了保护那些随意买卖的“小东西”,她甚至与巴金背道而驰。

在作品中,潘粤婷、李石青和形成了一个既相互比较又相互补充的“三段式”人物链,很好地展示了“过剩”与“不足”的对立与变化。潘粤廷和黄省三可以看作是“过剩”和“短缺”的代表,而李世清可以看作是由“短缺”向“过剩”转变的典型。因此,作品中的“潘与李的冲突”、“李与黄的冲突”是作者有意识地想要“聚焦”的关键片段,其主旨是让人们看到“损不足以多服”的“人情之道”的“残酷”。

李世清是一个极其自私和阴险的人,而黄省三是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胆小的人。透过李与黄的冲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弱者”到“强者”转变的动因。黄省三的现状是李世清的过去,也可能是李世清的另一个未来。如果他不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他可能会陷入或再次陷入黄省三。另一方面,如果黄省三像李世清一样精明、足智多谋、勇敢,他可能成为第二个李世清。如果李世清有潘粤婷的钱和权力,他会比潘粤婷更贪婪和放荡。现在的李世清就像一个已经当奶奶的“多年媳妇”,对媳妇比对当年的婆婆更狠。李世清非常重视他目前的“助理经理”职位。他知道往上爬的艰辛和屈辱。他现在看到了黄省三,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他从心底里看不起像黄省三这样的懦夫和失败者。

和《雷雨》一样,《日出》也受到了严厉的质疑。如作品的真实性,喜剧因素,第三幕(宝藏和下一个地方)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惊奇’现象被遗忘”,“不直接把笔指向一切黑暗和邪恶根源的帝国主义”等。,最后的重点是从雷雨到日出的变化,这是作者的进步与否。这是一个还可以再讨论的问题。一种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意见是,曹禺“探索新路”的努力不仅是成功的,而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作者的第三部作品《园冶》出版后。

如果说《雷雨》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封建家庭的认识,《日出》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认识,那么《原野》则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原野》的故事是在一系列血海深仇的背景下展开的:秋老虎的父亲秋蓉被当过军阀连长的恶霸地主焦焱国王活埋;他的土地被没收了;他的房子被烧了;他的妹妹被送到妓院,悲惨地死去;他未婚妻的黄金也被的儿子星没收,秋胡本人也被投进了监狱。

曹禺敢于把袁野的背景设定在一个他并不熟悉的国度,不是顺应时代潮流去表现农村的阶级斗争,而是用一个发生在农村的传奇式的复仇故事,去探索一个在强烈的爱与恨的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去表现充满反叛意识的人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所以在作品一开始,为了复仇而越狱的邱虎就被置于一个想要复仇却又不愿意放弃的尴尬境地。邱虎的胸口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然而,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已经走在了前头,只剩下双目失明的焦木、懦弱的名将和尚?/ca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