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泗州古城的保护与利用

今天沿河一带,一直是巴楚黔中地、秦黔中郡、唐黔中路的核心地带,是唐黔中路第一郡泗州的所在地。古武府、伊宁郡,今沿河而治;隋炀帝黄凯十九年(公元599年),武川县在今沿河设立,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和解元年(公元1118),吴川迁至本县,沿河统治519年。这个举世闻名的丹砂古县,就是贵州。《元和县志》载:“隋黄凯十九年,设武川郡,属雍国,大业二年(州)废。武德四年设武川县,贞观四年改泗州,名琼斯水。”武川县:中下。夏果。酉阳县,此地属武陵县。晋至陈,为千阳郡地,隋开帝十九年,以川名。内江,又名涪陵水,在县城以西四十步。“这说明谷子洲和谷武川县都位于河的东边的老城区。”《贵州通志》(万历)载:“弃沿江司:管河东岸,元与宣威田家争,遗址犹存。《民国沿江县志》上写着:“民国十四年春(公元1925年),谢儒林旅(团)沿江驻防,王督田培明,命周元吉为川所招。当年二月,周命王木江率军出战防守,谢布退出东岸。王驻沙场,谢反攻,王还,烧县衙,延至多宅。自然,两个部门隔河对峙。“这个县府的旧址就是现在的河东粮站。现在县衙的门楼还在,院墙和基址依稀可辨。今天,河东居民称之为新衙门,而南门王思庙则被称为老衙门,因为思南府在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至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期间迁至沿河统治王思庙。据考证(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和河东古城遗址调查),隋武川郡郡政府(公元559年)应设在弘治。这一带是古屋川城的核心,地势高,地势平坦开阔,东面有桅杆台坝作为军事要塞,东南有东山,西有观音岩和乌江,北、东、南三面有护城河遗迹,不自固,易守难攻,交通便利。是古代建县衙的理想场所。北宋末年(公元1118),武川郡、泗州迁至武川。县城在明清时期是弘治,民国时期是和平镇镇公所,历代都是公共场所。桅杆坝、东山、花园坡、观音岩、五羊树沟、廖家嘴、龙栅嘴、三重桥、天生桥、鱼洞沟等名称。具有古老的魅力;廖家最码头是唐代繁忙的泗州码头。天八当与泗州田家有历史渊源;周家沱、王家朝门等地名记录了明清时期古城的文化繁荣。是清代咸丰(公元1853)周的进士,周氏家族先后产生了四位进士和陪审员,而王氏家族在明万历年间产生了近十位进士和陪审员。民国《沿江古迹志》记载:“观音岩,在县城东,石壁上有‘观音岩’二字,笔法舞动,表示唐璐题字。“生痨(桥),在鱼洞沟东岸。石骨横立,底深顶宽,无斧削(桥)则自然。水从下面过,人在上面走,这是涨水时的大道。”三重桥,在东海岸,建在两块岩石之间,是县城东部连接龚滩的必经之路(桥址在今河东粮站与沿河中学之间的鱼洞溪口,为三重石桥奇观,相传汉代重修,唐代修建,明代修建)。在县城的东部,建于明代,道光九年(公元1827)由小重修观音阁,在县城东。《思南县志》载:‘高阁撑云,危柱倚地。山水洗人尘。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毁于火。”“王思寺,建于乾隆间(公元1736-1795),有亚洲宵远明城之碑。从前的思南府迁到沿河行署,后来是弹压委和分区委。“可以说,河东古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文物。如今的河东粮站是民国前沿河的县衙,门楼还在。这里还是元代傅玄沿江分治的遗址和唐泗洲古城的遗址。泗州府基址依稀可辨,城北和城东还保留着护城河和古城墙。从现存的遗迹可以推断,唐代的泗州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形制和精神具有汉代未央宫乃至唐代长安城的一定神韵。在今天的河东古城,仍然有两条保存完好的石板古街,黑巷街和周家坨街。它们应该是唐泗洲城重要的主要街道,见证了宋元明清以后一千多年的古城沧桑。延辉堡、颜回路、关店街、万字号等古老的地名诉说着古城的商业特色和繁华。

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保护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典型民族村寨等物质文化遗产形势严峻。发展沿江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找准功能定位,优化区域布局,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泗州古城等文化遗产;充分利用沙沱、彭水电站建设项目移民、国家级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新一轮异地扶贫移民等历史机遇;目标是建成黔渝湘鄂边区文化生态旅游强县、贵州特色生态农业强县、乌江中下游清洁能源富集县、循环产业大县;统筹规划,重点突破。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和平镇县城;

充分挖掘沿江历史,准确定位沿江未来发展趋势,高标准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近期重点建设河东新区、乌江三桥、旧城改造、防洪堤工程等。,重塑乌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黔东北渝东南区域交通枢纽、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形象。

因为贵州沿江的地理位置和乌江的好处,成为贵州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开放前沿是必然的。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水陆交通枢纽,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尤其是到了唐代,从明清一直维持到民国。建国后,曾因国道326和省道411而美丽。但近年来乌江航道作用减弱,省道411降为县道。怀玉铁路没有过江,沿江交通枢纽的地位被无情封杀了几千年!

盛唐时期的苏州古文明、乌江黄金水道、明清时期的盐运经济、传统的沿江文房四宝、銮唐书院,以及它们辉煌的、具有代表性的时代,都已远去,成为历史。我们没能让历史凝固,只留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也丧失了!

在沿江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再现历史,展示沿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再创辉煌。沿河县城的规划建设,最重要的是体现江城魅力,展现古子洲文明。

元朝废除沿河的傅玄部后,几乎所有的政治机构和城镇都设在河西,河东的发展受到抑制。正因为如此,汤泗洲古城的基本格局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我们有幸拥有沿江、乌江沿岸、贵州的“唐四洲古城”世界级珍贵文化遗产。它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但它地处沿江,沿江人民最有义务保护它,也最有条件利用好它。

前几轮旧城改造,把河西打造成一座具有现代魅力的新城。河东古城,还保存着!城南区重建、河东新区建设和移民社区建设告一段落后,是时候开始河东古城的“重建”了。我们提倡的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特殊保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统研究——综合利用。

特殊保护,山西平遥、贵州镇远古城可借鉴;系统研究,思南古城、彭水古城、唐长安城可查阅;综合利用,贵阳甲秀小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甲秀楼小区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与周围的城区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堪称世界典范!

沿河打造泗州文化社区?还是泗州博物馆和泗州遗址公园?需要相关专家研究,各界人士献计献策。总之要给予最好最有效的保护和全面高效可持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