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街的历史
自北宋以来,新港的河口成为福州内河的一个港口,并有造船的历史。《三山录》载:“李青旧录(1041 ~ 1048)...官造舟,率在河口弥勒院旁”。还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凡百货船载此入燕”,政府在此设“何琳署”(相当于“市舶署”)。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朝廷赐36姓(梁、蔡、郑、毛、陈、阮、金、程、姜、王等。)到琉球国(今冲绳县)。大部分是河口人,从河口坐船到琉球。《福州知府志》卷二十二《容奇篇》载:“舟击大海...建有三卫,各有厂,景泰室(1450 ~ 1456)在河口合并为一厂”。明朝时期,政府经常给琉球国船只,其中一部分是在河口造船厂建造的。郑和下西洋后,还在河口为琉球“封船”。
明代成化年间,由于当时作为外贸口岸的泉州湾逐渐淤积,外国运送贡品的船只转向福州港靠泊。明朝成化五年(1469),福建“石波石”由泉州迁至福州;成化八年(1472),在今天的新港地区厚街修建“贡厂柔元驿”(今福州第二开关厂),专门接收琉球国及其使者、商人的贡船,转运贡品。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太监杜在水部附近的入海口尽头挖了一条人工河,直通大江。新港由此得名,一直沿用至今。远洋巨轮从闽江口经民安镇驶入新港,在水部河口靠岸。清康熙七年(1668),鼓山涌泉寺的承远和尚和村民柯共同集资,在河口渡口修建了一座桥,名为河口万寿桥,桥西为万寿寺(今台江童车厂)。新港的开放促进了与外国的友好交流。当时的水部、新港“中外混杂,商贾云集”。之后新港的外贸活动在汛期逐渐南移到台江。清乾隆十二年(1747),口岸重开。清道光三年(1823),琉球商会(现台江第五中心小学)建在太保境内。随贡而来的商贾,将带回福建的产品进行销售、合并为土特产、工艺品,委托馆内前十排店铺(李4家,郑、宋、丁、边、吴、赵65,438+0)代理,称为“十排”。清光绪五年(1879),琉球归还日本,琉球朝贡唯一。新港市场的情况跟着几起几落,最后逐渐没落。但与琉球人的交往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