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个名词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它最早出现在霍克·哈莫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它的英文名是Culture Industry,既可以翻译成文化产业,也可以翻译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们对文化产业本质的把握,不同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标准生产、复制、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消费的角度来定义的。
文化产业以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它指的是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和销售,狭义上包括文艺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建筑设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文化部门
专家学者
周帆、陈少峰、项勇
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目标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目标。
工业书籍
文化产业发展预测报告
全部展开
规模
为进一步全面客观地向国内外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客观性、简洁性和权威性,预计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2.4万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要达到19%,比GDP年均增速(10%)高出9个百分点,所以各省市都在大力上马文化产业项目。
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文化系统拥有和管理的文化单位28.74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55万个。从业人员204.02万人,比上年减少11470人。公共图书馆3117个,比上年末增加5个;人均藏书0.58册,比上年增加0.03册;全年流通总人数53036万人,比上年增长7.7%。群众文化机构44423个,比上年末增加163个;全年组织活动1.472万次,比上年增长1.03%;服务人数50668万人,增长14.7%。艺术表演团体8769个,比上年末增加589个;全年业绩65,438+0,734,38+0,000,比上年增长5.3%;国内观众910.2万,同比增长1.1%;农村演出场次1140400场,增长8.5%,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65.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文物机构8418个,比上年末增加681个;年末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4063.58万件,增加222.77万件,增长5.8%。观众接待84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截至2014年底,国务院公布了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认定了198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全国文化支出583.44亿元,比上年增加52.95亿元,增长65.438+00.0%,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0.38%,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人均文化支出42.65元,比上年增加3.66元,增长9.4%。[1]
北京一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早在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826.3亿元,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为13.2%。是首都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标杆效应。2015上半年,新三板市场共有16家文化创意企业挂牌,占全国同行业挂牌企业总数的43%,位居全国第一。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细分行业来看,北京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3年,北京图书出版量达到19.2万册,占全国的52%。2014年,北京出版的期刊有3053种,占全国的30.6%。2015年,北京电影票房收入31.5亿,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人均一年看电影次数达到3.3次,全国最高;平均265438+10万人拥有一块屏幕,人均居全国第一;北京生产电影291部,占全国总量的42%;票房前20的国产电影中,北京出品13部,占比65%;票房超过1亿的5部国产电影中,有4部是北京出品。此外,北京的文化演出、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广告展览等细分行业也位于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