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夜老,与杜少陵、杜工部并称。

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祖籍湖北襄阳。

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为“杜丽”。

杜甫的远祖是晋代名将杜预,而他的祖先是初唐诗人杜。

杜甫原为校部左士毅、袁外郎,后人称他为杜士毅、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诗歌技巧。

杜甫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其中很多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如《三官》《三送别》,《杜工部集》代代相传。其中“三官”为石昊官、新安官、潼关官,“三别”为新婚、无家、辞旧。

杜甫的诗在唐代流传最广,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和杜牧是远亲,都是晋代灭孙吴将军杜预的后代(杜甫是杜预的第二十个孙子)。

杜甫的一生

杜,著名诗人杜的孙子,出生于一个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

7岁学诗,15岁成名。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漫游期(35岁前)

所谓“放荡的赵奇,秋妈是相当清醒和疯狂的”。

开元十九年(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五年后回到洛阳。

再次漫游赵奇。

在洛阳与李白相遇后结下深厚友谊,后结识高适,与梁、宋(今开封、商丘)同游。

后来,杜丽又去了冀州,分手后在东麓相遇,又分开了,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二、被困长安时期(35岁至44岁)

这期间,杜甫第一次在长安参加考试,最后一名。

后来,他向皇帝献礼,并赠送给贵族。他过着“早晨夺富门,黄昏赶肥马尘,摔杯凉烤,处处藏悲”的生活。最后得到了一个带领曹佑威参军的小官(主要是看守士兵的武器和金库的钥匙)。

在此期间,他写了《车店》、《两为道》等诗歌,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从北京到丰县,唱五百字》一书尤为著名,这标志着他在长安十年的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陷贼而仕时期(45岁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陷,杜甫把家安在漳州,只身前往肃宗。他被安史之乱俘虏,带到长安。

面对混乱的长安,他听到了官军连连败退的消息,写下了《月夜》、《春望》、《哀江头》、《伤心陈涛》等诗篇。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骗,做了拾遗。

因为他的建议,尚书被贬为参军丞相。(方舒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他与叛军作战,采用春秋阵,结果大败。

杜甫开始收拾左的遗骨,他说方是无辜的,他生气了,想找茬。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官》、《三别》。

“三官”:石昊官、新安官、潼关官;“三告别”:新婚告别、无家可归、辞旧迎新。

四、西南漂泊期(48岁至58岁)

随着襄州官军的溃败和观复的饥荒,杜甫弃官出走,举家逃亡,途经周琴、铜鼓等地,在成都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当入朝时,蜀中军阀造反,他流落到子洲、朗州。

严武在成都拍《我们的时代》作博后,杜甫投了,严武死了。他又漂泊,在夔州住了两年,又漂泊到湖北湖南,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水槛寄心》、《《春夜喜雨》》、《秋风破草堂》、《病橘》、《登楼》、《书香》、《黄河两岸被皇军夺回》、《再显武郎》、《登高》、《秋兴》、《三绝居》、《隋燕兴》等。

其中《茅屋被秋风吹破》中最著名的一句诗是:“安得有千万间宽敞的楼房,天下穷人皆大欢喜。”

对后代的影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系,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风的开创者。

他的乐府诗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的“五·七”古代小说,也是一部诗歌史,开始叙述并着眼于整个故事,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中也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在音律、对仗、炼字炼句等方面积累了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编辑本段]杜甫的思想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先使君尧舜上位,后使风俗纯”的宏愿。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痛恨邪恶,揭露和批判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

他同情人民,甚至愿意做出自我牺牲来拯救他们的苦难。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人为主角,足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歌社会内容丰富,时代色彩浓厚,政治倾向鲜明,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被称为一代人的“诗史”。

杜甫诗歌的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文本结构富于变化,强调遣词造句的精炼。

同时,他的诗有很多风格,除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之外,他还写了很多排律。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缩影。

杜甫也继承了汉魏乐府的精神,摆脱了乐府古老题材的束缚,创造了许多新的乐府题材,如著名的《三官》、《三别》。

他死后,受到黄凡、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高度赞扬。

杜甫诗歌对白元的“新乐府运动”文学思想和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杜甫的诗在宋代以后才被广泛重视。

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而文天祥则把杜甫的诗作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歌的影响,从古至今,早已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畴..

关于他的生活细节,见《旧唐书》卷190。

杜甫虽然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他的代表作《饮酒八仙之歌》中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和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