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有哪些古文明遗址?

良渚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是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来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更广。已被发掘的典型遗址包括嘉兴的马家浜和吴县的草鞋山,它们在大约6000年前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区发现了一座面积为290万平方米的距今5300年至4000年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需要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第一座城址,也是中国同时期发现的最大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古城相当于良渚的都城。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该从现在开始重写:从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应该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平遥镇古城遗址。东、西、北、南四座城墙,如今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是少量的民宅。

城墙上留下了原住民生活垃圾的痕迹。

北城墙上也挖了一个坑,用的是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城墙的坑是雅致的,从底部到表面的夯土层夹杂着泥和沙,非常规整。砂层自上而下逐渐增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十分考究”。根据刘斌的推测,土墙上那些黑色的杂物应该是原来居民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南北为天目山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小西和良渚港分别从城市南北两侧向东流去。凤山和罗山是两座自然山丘,分别用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代人在建造城市时,显然对地理位置进行了仔细的勘测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这要归功于去年6月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对保护区内的农民房屋进行搬迁。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平遥葡萄扇遗址高地西侧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河沟。这让刘斌觉得有机会了,于是他带领考古学家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洛阳铲一个一个往下(洛阳铲柄长,铲头半圆柱形。打入地下,提起时,铲头可带出一桶土,以区分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内含物)。在4米多的深度,铲头碰到一块石头,再铲到另一个地方,它又在差不多的深度碰到石头。当土壤被一层一层地挖开时,露出了一大块石头。当地解剖后发现,这个高地是人工堆砌的,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片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实的——土壤是黄土,与良渚地区的灰黑色淤泥不同,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过来的。黄土下面,有一层石头,很光滑,应该是从周边摘的。后来的发掘证明这堆黄土是良渚古城的西墙,稻田下面的沟是护城河。

西城墙长约1000米,宽40 ~ 60米,南接凤山,北接苕溪。接下来依次发现了南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同样是底部用石头铺成,用大量黄土夯实;城墙围绕着中间的焦墨山遗址。

相对于西城墙,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为考究:铺路石锋利很多,明显是人工挖的;城墙外侧的石头比较大,越往里越小;有时在堆积的黄土层上加一层黑粘土,增加了城墙的防水能力。

考古学家推测,这些痕迹表明古代人最早修建西墙,在修建其他三堵墙时,他们的经验更丰富。

古城文明的力量曾经影响了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要解释良渚古城的意义,要从“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出发。根据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的位置、布局和结构,专家认为当时有一座宫殿,是国王和贵族居住的地方,现在发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的都城。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嘉兴南部、上海东部、苏州、常州、南京的良渚。再往外就是拓展区,西至安徽、江西,北至苏北,靠近山东。良渚人曾为占领此地而战。再往外就是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

可见良渚势力在当时占据了半个中国,没有高度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的。

有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城”。随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各朝代的断代应该从此改写——从现在认为最早的朝代到夏商周,再到良渚。

这座古城大约有颐和园那么大。

城墙比Xi安宽2 ~ 4倍。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项重大考古成果——18个月后,在良渚遗址发现了一座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古城,与北京的颐和园相似。根据城墙出土的陶瓷碎片判断,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工作后确定。在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是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规模和水平最大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 ~ 1700米,南北长约1800 ~ 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超过4米,方法精巧:底部铺以40-60米宽的石块(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Xi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纯黄土并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当代古城,堪称“中国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来认为良渚文化只是一种文明的微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史前文明发展的成熟阶段。它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学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的研究进程和考古学的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环太湖地区的著名史前考古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和瓶窑镇。1986年首次发现良渚反山遗址,发掘大型墓葬11座,包括陶器、石器、象牙、嵌玉漆器1200余件。近年来,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以分布在太湖流域周围的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距今5300-4000年而得名。中华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将良渚遗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姆渡

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于1973,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总面积5万平方米,重叠4个文化层。现已确定最低年龄为7000年前。通过1973和1977两次科学发掘,发现近7000件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人工种植水稻遗迹、干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存等文物,充分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证据,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多次出国展出,深深震撼了全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厚度约四米。有四个文化层相互堆叠,其中第四个文化层的年龄约为7000年前,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第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存、木质建筑遗存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制品等。

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首次发现,故命名为1976。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和绍兴平原,隔海直达舟山岛。根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和建立,拓展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表明灿烂而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存在于长江流域。

该文化目前唯一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浙江省文管会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主持下,分别于1973 ~ 1974和1977 ~ 1978进行了两次发掘。1982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存在陈娇、浙江鄞县、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均有发现。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榔树桥村)。是当地农民在1973夏天修建排水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四个文化层自下而上堆叠。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该遗址在1973和1977两个冬季进行了两次发掘,总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了6700多件生产工具、家用器皿和原始艺术品等文物,以及丰富的栽培水稻、大型木质建筑遗迹、狩猎的野生动物和家畜的骨头、收集的植物果实和少数墓葬。这些都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建筑、陶瓷、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出土文物与湖州秋成遗址下层和嘉兴郊区马家滨遗址出土文物相似。第三、第四文化层出土文物为我省新发现,具有较为发达的榫卯技术干柱式建筑,其生产生活水平在我国当代遗址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它是一种全新的考古文化,暂命名为河姆渡。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了尽快公之于众,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了“河姆渡遗址首次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上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在7000年前也有繁荣的原始文化,它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他们一致同意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委,对宁少平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普查。近年来,在首都建设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河姆渡文化类型的遗址。目前已发现47处,分布在钱塘江以南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姚江平原25处最为密集。

[编辑本段]功能

陶器主要是碳黑陶、沙红陶和红灰陶。除了素陶,在壶底交叉印绳纹也很流行。陶器的宽边常刻有平行条纹、波浪、圆圈、树叶、耳朵等几何图案,偶尔也有白底深褐色图案的彩陶。以平底和底部覆盖物为主体。代表器物有水壶、壶、带柄碗、宽边浅碟、挂袋式、足等。托足使用的陶壶,一直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具。骨制工具非常丰富,尤其是在早期,骨制工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石器、木器、陶器等各类工具的总和。据我们所知,它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所独有的。木制品精美多样。梯形非对称刃石斧、拱背厚身石簪、骨凿、斜领骨凿、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独特的器物。大量的榫卯木构件和干栏建筑遗存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宅特征。

河姆渡遗址的4、3层和2、1层分别代表了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和晚期。①早期:约5000 ~ 4000年前。陶器体系简单,加炭黑的陶器占绝对优势。除了素面,还有很多绳纹,几何纹和动植物纹比较突出。主要的器型有收敛或开肩脊柱壶、直口桶壶、颈部双耳大口壶、宽边浅碟、斜腹盆、环形单柄碗、大环豆、壶形甑、块状腿等。石器种类少,一般打磨不好。斧、锄较粗,主要石器无孔。②晚期:距今约4000 ~ 3300年。砂红陶和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泥质红陶外壁红色,内壁黑色,常施红陶衣;后期的泥质红陶,内外同色,很少涂陶。顺着绳纹,有一个洞纹。新款三脚架,落地式手柄两足异形,挂包式。其他主要造型有开鸡冠耳壶、开平腹壶、牛鼻耳壶、折边壶、穿孔豆、空心斜身腿等。石器经过多方面打磨,出现了扁条状石簪、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石纺车等。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文物具有数量多、类型丰富的特点,为研究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材料。比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器多达40万件,与同样的发掘面积相比,是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无法企及的。再如出土的纺车、绕杆、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子、骨针等纺织工具近10种。根据这些部分可以还原当时的织布机,但其他遗址就没那么具体了。其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水稻种植、干栏建筑、纺织和水运方面。

(1)翻耕耕作:在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的大部分坑中,发现了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秆、锯末、芦苇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水稻出土时,色泽金黄,颖壳清晰,穗直。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稻原粳籼杂交品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与大米一同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头,有170件,其中2件骨头上还残留有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犁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铁锹,是翻土的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经进入“耕田阶段”。当时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部和东部,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量为18438+0吨。

农业的起源表明人类社会已经从单一的掠夺经济发展到生产经济。这一变化扩大了食物来源,奠定了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的粳稻由印度传入、籼稻由日本传入的传统观点,确立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本土的多元观点,不仅有1起源,大大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水稻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进步的结果,有利于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群众观。

(2)甘兰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甘兰式建筑遗存,尤其是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从远处看,它们密集而壮观。根据桩木的排列和走向,建筑专家估计第四文化层至少有六座建筑,其中有一座长23米多、深6.4米的建筑,屋檐下有一条宽1.3米的走廊。这座长房子可以分成几个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居住。被清理的构件主要有木桩、楼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有榫头和榫眼,大约有上百个,可见当时房屋的竖向交汇处采用的是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造是以大大小小的木桩为基础,在木桩上架设大大小小的横梁,铺上地板,把台座做得高于地面。然后,竖立柱子,建造人字形屋顶,完成屋架。最后,围栏设施用芦苇垫或树皮制成。其中,柱的方法也可能是用桩和木头捆绑从地面立起。这种头顶有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代称为干栏建筑。适应了中国南方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所以被后人继承。今天,这种建筑仍然可以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看到。建造一座巨大的干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建筑复杂。巨量的木材需要专人规划,计算后分类加工,还需要有人现场指挥搭建,否则七高八低曲折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的智商和现代人一样高。

(3)纺织、交通和绘画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纺织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是罕见的。数量最多的是纺车,300多件。质地以陶器为主,也有石头和木头。最常见的形状是扁圆形,少数截面为梯形。有经轴、分经轴、卷绕杆、齿形装置、机刀、梭子等。纺织专家认为这些是原始织布机的零件。有90多根骨针用于缝纫。最小的骨针只有9厘米长,直径0.2厘米,针孔0.1厘米,和今天的大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芦织纹和器物上精美的花纹来看,当时的织物是经纬线数相同的人字纹和菱形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有8把,是原木制作的,看起来和后世的很像,只是形状略小。一定有一艘有桨的船。据推测,河姆渡人一直划着独木舟在湖中捕鱼和收集钻石,这也可能是作为氏族间交流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了20多件漆器。早期用天然漆涂在木材表面,后来在天然漆中掺入红色矿物,使器皿的颜色更鲜艳。第三文化层出土的木胎漆碗就是代表作品之一。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两类: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雕刻在器皿表面,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装饰艺术,后一类居多,充分显示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趣味和文明程度。最著名的艺术品是“两只鸟对着太阳”图案的象牙雕刻,它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看起来像一个鸟巢。物体中心雕刻五个同心圆,外圆上部雕刻火焰纹。两边各有一只长着圆眼睛和鸟嘴的鸟对视着。画面布局严谨,线条结合现实,画面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也有人认为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和繁衍的崇拜。说明这件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有着复杂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