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的作用是什么?
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决定性步骤,得到了广大私营商人的积极响应。
在这个过程中,工商业者中的民建成员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许多人积极增加对企业的投资,缴纳所欠税款,归还坏账,认购公债,并敦促其亲属和企业的其他雇主将私人储蓄和预付款投资于企业。也有成员披露了保密了10多年的自动化技术。
扩展数据:
1955上半年以来,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发展,推动和加快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到1956年初,国内已经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公私合营通常从大型企业开始,这在当时被称为“摘苹果”。1954 65438+2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统筹规划、集中安排、分行业改造的方针。到1955下半年,除了继续逐一实行公私合营外,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浙江、四川、云南、辽宁、河南、陕西、黑龙江等省市开始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当时称为“摘葡萄”。
上海有棉纺、毛纺、麻纺、磨粉、卷烟、造纸、搪瓷等8个轻工业,冷藏制冰厂3个,工厂总数168。天津市有面粉、电机制造、化学制药、机染等四个行业的私营工厂75家,橡胶、汽车工具等八个行业的企业1395家,分行业开展了公私合营。
1955年,我国共有3019个私营行业被批准实行公私合营,总产值为71?88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总产值的144?54亿元的49?7%,远超国家原计划。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全行业公私合作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