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检阅完演习部队后,邓小平指着一位老师称赞道:这个人要重点培养。
1981华北大学演习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指着师长廖锡龙,动情地对身边的其他领导说。
中越战争平息后,越军依然蠢蠢欲动。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鼓励军队,提高军队的实战水平,邓小平同志把在华北某地举行大规模演习的任务交给了军队。
经过9个月的准备,1981年9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北演习在河北张家口北部展开。
演习当天,陆军、空军和各种保障力量清点人数114000余人,装甲车、坦克65438余辆,大炮1500余门,飞机400余架,汽车无数辆。
演习开始时,方圆数十英里的地方充满了火焰和烟雾。
这么大规模的现代化军事演习,很多军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廖锡龙也是。
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这是展示自己军事指挥能力的绝佳舞台。
在这次演习中,廖锡龙的英姿被邓小平看到了。
那么,邓小平的评论仅仅是基于这次演习的表现?这种欣赏来自于其他什么事件?
自第一次“反攻越南”结束以来,越军一直不甘心失败。连续5年不断骚扰中国云南边境等地,对边民造成极大伤害。
为维护领土主权和保护人民安全,我军决定今年对越军实施军事打击,一举收复老山、遮阴山等军事高地。
老山之战于4月28日正式打响,1984。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兵分两路,同时进攻崂山和尹哲。
承担主攻阴山任务的是31师,指挥战斗的是廖锡龙。
廖锡龙率军到阴山脚下时,老山已经有了枪声。
我军南下数月,敌人早已看出我军动向,在前沿阵地布下雷区和坚固工事。
必须尽快攻占阴山,配合友军取得战略上的彻底胜利。
要知道,廖锡龙已经夸下了一大堆,100口棺材,意味着可以牺牲最多100名士兵的代价快速解决战斗。
那么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出最好的进攻策略。
望着群山,廖锡龙心里其实早有打算。
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廖锡龙一声令下,一连串的炮声响起。
密集的炮弹从我们的阵地飞出,覆盖了尹哲山上的敌人阵地。
瞬间,漆黑的夜空被火光映红,群山在颤抖,在颤抖。
敌人立刻被惊呆了。我以为我军会用炮火压制,没想到这么猛。
有些敌兵没穿裤子就躲进了火海,同时又害怕猜测:炮击过后,步兵会不会大规模进攻?
敌人只说对了一半,我们的步兵确实发起了攻击,但不是在炮击之后,而是用炮弹。
廖锡龙是想让敌人措手不及。枪炮声响了一会儿后,他在枪炮声的掩护下,派出多支部队向敌人阵地进发。
此时,92团的战士已经摸到了敌人的“鼻子”。
中国的军队从哪里来?敌人仿佛看到了“鸭子霍华德”,来不及反应,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炮击从6点40分开始,现在才7点24分。仅用44分钟,92团就攻占了一个关键的战略高地。
闪电般的进攻速度,让敌人要求火炮拦截的呼声“打到了水漂”。
很快,多路攻击力量相互配合,相互穿插,接连拿下多处高地。
坐在指挥所里的廖锡龙见战术效果极佳,不能错失良机,于是将炮火延伸到更深的纵深,并向各进攻小组下达指令,全线出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但是,越军不会坐以待毙。回过神来后,立即组织先锋部队作为援军,企图夺回援军阴山的阵地。
洞察全局的廖锡龙早有准备,安排一个连切断敌人援军的道路,利用阴山的地形优势打退了援军的几次进攻。
孤立无援的阴山之敌,此时犹如瓮中之鳖,被我93团包围在狭窄的柴山堡和新寨。
但是,这些敌军还是奄奄一息,看援军没有突围的意思。
这种天真的想法当然是弄巧成拙的。在我军严密的火力下,突破计划被粉碎,我军攻入其要塞,彻底消灭了这些负隅顽抗的敌军。
之后很多高地被我军占领,我们开始在遮阴山进行全面搜索,扩大战果。至此,浙阴山的作战任务完成。
捷报电话在总部里络绎不绝地响起,廖锡龙欣慰地笑了,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打扫完整个战场,廖锡龙丝毫不敢放松警惕,立即下令全军转入防御状态。
15才十二点。
也就是说,在阴山战役的5小时35分钟里,人民解放军以歼灭敌人2000余人,仅牺牲近百人(115人)的成绩,取得了全面胜利。
看着一望无际的云海和山峰,组织科长才明白为什么战前廖先生的棺材太多了。原来他已经稳操胜券了。
想到这里,组织科长真诚地向廖锡龙师长敬了一个军礼。
战后,廖锡龙说:
“解放军任何师、团都可以从越军手中夺取阴山。问题是看谁伤亡少,消耗少。”
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最大的才能。
这场战争让廖锡龙名声大噪。
名声大噪的廖锡龙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成为解放军的明日之星。
邓小平同志和后来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志更加重视他。
阴山战役十天后,邓小平亲自签署了任命令:
廖锡龙升任11军副军长。
该命令最早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这无疑是邓小平同志对廖锡龙前所未有的褒奖。
4个月后,邓小平再次签署命令,任命廖锡龙为军长。
今年,廖锡龙还入选了“中国年度十大风云人物”。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年仅44岁的廖锡龙已经成为一名武将,让所有人羡慕不已。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廖锡龙的军旅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坎坷不平。
廖锡龙18岁时在贵州参军,当兵六年。
当时解放军规定士兵服役期为三年,但廖锡龙因为个人能力优秀,被部队视为军事训练骨干,一直推迟到第六年。
在此期间,与廖锡龙同年入伍的战士石伦昌被提拔为排长、副连长,但廖锡龙一直没有机会提拔他。
原来第五年,廖锡龙被军队列入晋升名单。
可惜他因为学历低被筛了出来,但还是作为干部苗子留在部队重点培养。
第六年,廖锡龙终于又得到了一次机会。
今年他报名参加了昆明军区的大比武,凭借过硬的军事技能在大比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反暗杀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可惜命运捉弄了人。在解除命令的前夕,廖锡龙右手的手指因为在销毁施工后剩余雷管时的一次操作失误而残废。
右手残疾的军人当然不会给机会。
眼看当兵6年晋升无望,廖锡龙的名字只能列入退役士兵名单。
穿了六年的军装,廖锡龙流着泪很难过,但又能怎么办呢?
命运在开玩笑,在你充满希望的时候给你泼一盆冷水,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抛出橄榄枝。
不久,部门领导来公司视察。
他观看了“郭兴福教学法”的讲座,意外地发现了“千里马”廖锡龙。
他称赞廖锡龙,声称廖锡龙是个有才能的干部。
在老师们的认可下,廖锡龙终于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
这彻底挽救了他的军旅生涯。
从此,廖锡龙的运气来了,被提拔为师作训科副科长,并兼任骨干集训队队长。
在集训队里,廖锡龙可以把自己最拿手的暗杀技巧传授给后辈。
然而,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廖锡龙再次面临离开部队的窘境。
总部正在裁员,廖锡龙是被裁人员之一,并被调到其他工作岗位。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救了廖锡龙的第二位贵人又出现了。他就是时任31师副师长的关福成。
副师长关爱才惜才。廖锡龙的表现他是看在眼里的,于是提了个建议:“廖锡龙当兵的时候是军事技术顶尖的,军事技术过硬。他擅长训练军队。让他留在部队,去步兵团带兵!”
就这样,廖锡龙转身回到基层部队,成为步兵91团副团长。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廖锡龙只有回到军旅队伍,才能真正发挥他的才能。他是天生的军事指挥官。
很快,廖锡龙大展拳脚的机会就来了。
阴山战役前五年,也就是1979年,中越两国因为边境冲突最终发展成大规模军事冲突,“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作为91团的副团长,廖锡龙也奉命随军出征。
战后不到一个月,我军在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并计划于同年3月5日向全世界宣布从越南撤军。
本来廖锡龙也是命令部队提前做好回国准备的,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攻占板饶,消灭这个据点里的敌守军。
班饶三是越军在中国边境的据点,靠近中国金平县,没有被我军打击过。
上级担心这个据点的越军撤退后对中国平民不利,于是命令91团掉头,用步枪打死他,拔掉他身上的这根刺。
廖锡龙和另一个副团长王启发各带领一个营的兵力,采取迂回左右两翼,配合友军的方案,把小分队分散在四周,最终消灭敌人。
根据情报,这里很可能有一个营的越军,而且位于山区。山上植被覆盖,树木茂密,道路狭窄,可谓易守难攻。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勘察地形,也不清楚敌人的武器配置。廖锡龙只好带着部队前进,摸清地形,并派出侦察兵探查敌情。
廖锡龙率军占领半饶三东侧高地,然后居高临下地进攻。
在桑木和巴沙山的几次小规模战斗取得胜利后,其他士兵对第一支探险队的队长充满了信任。
但由于地形复杂,敌情不明,廖锡龙所在的三营战士不幸误入雷区,受伤。
眼看天色已黑,不宜作战,团部只好下达命令,暂时推迟进攻。
而王副营长率领的第一营,因为通讯受损,没有接到暂停进攻的命令。
在黑暗中与敌搏斗,11次攻击被顽抗的敌人阻挡,损失惨重。
第二天天一亮,廖锡龙就指挥三营发动新一轮进攻。
然而事与愿违,9连的队伍在行军中走错了路,陷入了敌人的三面包围圈,伤亡惨重。
9连未能按约定时间到达战斗地点,一下子打乱了廖锡龙的作战部署。
在这生死关头,廖锡龙根据远处的枪声判断位置。思考片刻后,他断定9连迷路了,已经和敌人展开了战斗。
为了迅速营救9连,廖锡龙立即命令其他连队改变攻击方向。
9连此时情况危急,终于等来了战友的炮火支援。
虽然很多士兵死在战场上,但他们甚至激发了活着的士兵的斗志。
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9连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扭转了局势,与敌人形成对峙。
廖锡龙果断夺取战机,命令其他连与9连配合,接连攻占高地,占领越军弹药库和军需仓库。
经过4天的战斗,廖锡龙率领3营率先从东面突破敌人阵地,歼灭了右翼之敌,为整个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91团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步兵团消灭工事,坚固加强营的对外战争历史。
战后,91团被授予“二级英雄兵团”荣誉称号。
这一历史记录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为中国军队写下了战争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廖锡龙自然功不可没。
但由于各种因素,我军伤亡不小。
这也让获得荣誉的廖锡龙很不高兴,尤其是在见到宋将军之后。
宋将军后来率领中央慰问团到91兵团召开军队干部座谈会,但原来的慰问表彰变成了“批判”大会。
宋将军毫不客气地质问几个干部在溜班战斗中的指挥,搞得大家都没有安全感,不敢大声说话。
最后,宋将军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是批评一个人,更不是否定你的功勋,珍惜军人的生命。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是宣传他们的勇敢和顽强,而首先要组织和发扬火力优势,以大量杀伤敌人。”
宋时轮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廖锡龙的心里。
这也是他在遮阴山战役中听到200口棺材就火了的原因。
廖锡龙出色的指挥能力,使他在部队受到高度重视。
正因为如此,我有幸参加了两年后的华北演习。
虽然中越战争刚刚平息,但越军已经蠢蠢欲动。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提高军队的实战水平,邓小平同志下达了在华北某地举行大规模演习的任务。
为了这次演习,制定了三个方案,分别是65438+万人以上的陆军,数万人的陆军,只在地图上起作用的师级规模。
最后的计划是由邓小平同志决定的。
这次演习投入的兵力和武器数量之大,小平同志称之为“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
11军31师廖锡龙91团是我军的“英雄团”,自然是这次演习中的重要“角色”。廖锡龙也一直是91团的团长。
演习当天,陆军、空军和各种保障力量清点人数114000余人,装甲车、坦克65438余辆,大炮1500余门,飞机400余架,汽车无数辆。
演习开始时,方圆数十英里的地方充满了火焰和烟雾。
廖锡龙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这是展示他军事指挥能力的绝佳舞台。
演习结束后,小平同志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了由陆海空53个方队。
当游行队伍一个个走过检阅台时,小平同志激动地连连鼓掌,然后他看到了英姿飒爽的廖锡龙。
邓小平同志指着廖锡龙对身边的其他领导说,我们一定要重点培养这个人,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通过这次演习的优异表现,廖锡龙在演习结束后被提升为师长,并有机会在后来的浙阴山战役中一战成名。
再加上小平同志的青睐,廖锡龙才能拿到上面提到的四个月晋升两级的签单。
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是廖锡龙生命中的第三位伯乐。
廖锡龙当然没有让小平同志失望。
他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仍然认真对待每一场战斗,他没有忘记宋将军的教导。
在外界不断的赞美声中,廖锡龙更加怀念那些死在阴山的战士。
他利用参加吊唁宴会的机会,偷偷溜进正在施工的烈士陵园,和施工战士一起搬土石方,就是想为牺牲的战士做点事。
然而当时世人并不知道的是,廖锡龙刚刚得知,他的二儿子在浙阴山战役前夕,在河里游泳时淹死了。
他把失去儿子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思考着如何减少战士们的伤亡。
这样的将军,打胜仗被嘉奖升职,却不骄不躁,时刻记着每一个士兵的一生,怎能不被士兵爱戴?怎么才能不无敌?
每次战斗失利后,廖锡龙副司令员都亲自为基层指战员总结经验教训,对战士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他的整顿下,部队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所知道的著名将领大多来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而廖锡龙是少有的在越战中一战成名的将领。
廖锡龙于2000年6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他应得的,他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廖锡龙将军,现年82岁,早已从工作一线退休。
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是不朽的。
他传授部队的军事技术,使部队提高战斗力,减少士兵伤亡;并一次次奔赴边境,为国家赢得了主权完整,保护了边境人民的生命安全。
他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厚爱,更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信任。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英雄!
编辑:塔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