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历史?

很多人对历史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概念,在科学意义上,是指通过实践,从物体的诸多属性中概括出人的独特属性。这一概念的形成标志着人们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总结和概括科学认识的成果。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比如数学的概率与函数,物理学的物质与浮力,哲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概念有大有小,有一般概念和子概念的区别。简而言之,就是把隐藏在事物中的内在的、本质的、* * *相同的东西提取出来,以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

历史可以说是概念最多的一门科学,因为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而这些学科都在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但是,历史学科也有体现其独特属性的概念,比如历史上的一些现象和事件等等。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这些概念,从本质上来说,当然是科学的,因为它们基本上反映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但是,历史的概念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强调某个属性,采用科学生动的说法,不一定像自然科学的概念那样准确。比如“百家争鸣”,只是强调学术派别众多,没有人会理解为正好一百个。再比如“百日维新”,大家都知道是从6月65438+6月11到9月21,一个***103天,但历史上称之为“百日维新”,自然是一个大概的数字组成一个完整的。如果要求100%的准确率,它的概念应该是“103天改革”,既不太像概念,听起来也不别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春秋时期的五霸,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概念。虽然历史上的五霸到底是谁还众说纷纭(人教版教材中注明了另一种观点),但其实不止五霸。而且五大霸主中,有些诸侯国影响力不大,国家统治者也没搞清楚霸权,比如宋襄公,他也算在五大霸主之列。这些都是历史中形成的历史概念,在几千年、几百年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出现,但是改了就容易产生混淆。所以作为历史教材,还是可以用原来的历史概念(当然一定要解释清楚),避免学生在其他场合或书本上遇到这种常识性的历史概念时产生混淆。还有,七七事变时,侵华日军从七七晚上开始在卢沟桥进行军事演习,1937。当晚11,他们又挑衅了。被拒绝后,他们调集军队包围宛平古城。日军于8日凌晨炮轰宛平古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于8日凌晨奋起抵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没必要把“七七事变”改成“七八事变”。这不仅是因为日本的侵略和挑衅是从7日夜间开始的,也是因为这种历史观念在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为中外所公认。再比如“黄花岗72烈士”。我们去广州,大部分人都要去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陵园正门的牌坊上,有孙中山题写的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灵终结”。墓室中间是亭子,中间矗立着“七十二烈士墓”方形纪念碑。再往前,有一座由72块巨大青石砌成的山形济公广场,广场正面嵌有张题写的“为民国七十二烈士创建济公广场”石额。鸡公房后面还有一座纪念碑,正面刻着起义的字样,背面列着72位烈士的名字。当时,这72位烈士的遗体是团员潘大伟冒着生命危险收集的。这次起义实际上死了72个以上的烈士,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征集到这么多并不容易。如今,这座墓已成为所有黄花岗起义烈士的纪念场所,并不仅限于纪念72位烈士。但历史上形成了“黄花岗烈士”的观念,无论对国内还是海外华人都有很大影响。自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去改变它。但要在教材中说明(人教版初高中教材中有注释:即广州起义中死亡的革命者实际上更多)。

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个别概念表面上不一定科学。比如“张勋复辟”,我们都知道,复辟为皇帝的不是张勋本人,而是他用自己的辫子军让退位的溥仪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有人认为标题应该是“宣彤复辟”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宣彤当时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他能重登皇位完全是靠张勋的军队和导演,所以“张勋复辟”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本质。另一种情况是,事物的本质隐藏在概念中。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古文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都属于这种情况。唐宋古文运动的目的是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反对魏晋以来华而不实的骈文,创造适合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提倡古文运动的学者,表面上是复古,实质上是想创新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所以,古文运动不是复古,而是一场创新进步的文学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表面上看是古典文化在被教会长期压制后的复兴。实际上,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营养,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作斗争,创造了新的资产阶级文化。因此,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而不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像这样的一个历史概念,其本质隐藏在概念中,必须加以解释。但不能认为这些概念不科学,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历史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以上所说的只是我个人对历史观的看法。请指正。

《论历史概念的形成与理解》一文由在线教育网收集整理。除署名文章外,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为此特别声明如下:(1)本网所有署名文章,版权归本网及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转载者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2)本站未署名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均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两周内联系本站,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