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环境艺术的设计与保护研究
关键词:关中;传统村落文化;风景;环境艺术设计;保护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景观环境技术设计与保护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因为村子是传统文化最集中、保存相对较好的地方之一。实施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保护传统村落在于保护村落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发展艺术设计特色。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新建和改扩建两种模式。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传统文化,村落建设也不例外。不同村落的传统文化因自然环境、气候、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村落建设改造的基础上,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出发,创造村落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体现村落文化的独特特征,也使建设改造后的村落得以健康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同的类型和模式[1]。
1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背景
从经济发展来看,关中地区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甚至大部分村落都比较落后。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这种落后的局面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截至2017年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先后评出4153个传统村落,其中陕西有70多个村落入选。包括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咸阳市礼泉县夏衍镇袁家村、渭南市澄城县窑头镇窑头村等。这些村落都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民俗。传统村落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价值和自身的生产力建设。通过对关中地区环境的考察,传统村落的文化建设必然会展现出新的活力[2]。
2传统村落文化与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意义
2.1是传统文化优化升级的需要。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政策的有力倡导,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更是发展村落文化,推进本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关中很多传统村落,至今仍以农耕地为主。这些沿袭传统劳作方式的村庄,无法与大企业高度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相提并论,因此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使得部分村庄的农民生活只能维持较低水平。
因此,传统村落文化的优化升级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过去关中村有很多土地开发项目,但有些开发项目没有结合传统村落文化的特点,很难因地制宜开发。传统村落文化的优化升级是村落建设和土地开发的社会经济价值最大化,对保持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如果!supportLists]1.1?[endif]是周边游城市的需要,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村落中发展民俗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周边游市,该市将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早在?2014年,关中地区出现了这种旅游项目,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里,在围绕中心城市的公路旅行中,远离城市生活,感受历史文化,回归自然。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时间长途旅行,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满足了其需求——向往乡村,解压自由生活,实现古村落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关中地区的发展热点,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民俗文化和村落建设,将民俗文化融入村落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4]。
以咸阳市礼泉县夏衍镇袁家村为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袁家村就发展了粮食生产,但这只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直到265438+20世纪80年代,袁家村改革开放开始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创了“果业收入+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的新模式。据统计,2000年袁家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600元,累计集体资本达到654.38+0.8亿元。然而,随着果业和养殖业的衰落,袁家村的发展面临着挑战。这时,他们开始重视村落文化,先后修建了康庄老街、唐宝宁寺、小吃街、酒吧街、祠堂街、惠民街、书院街等。,在生态、民俗和文物资源的有机整合下,打造一个印象中的风情体验场所。2019年,袁家村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年人均收入超过65438+万元,旅游总收入超过1亿元[5]。
咸阳市礼泉县夏衍镇袁家村充分认识到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发展,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培育“袁家村关中印象”文化品牌,对袁家村民俗文物和明清古民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袁家村传统文化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功能。在保护、传承和发展陕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还在服务社会、教育人民、传承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观众的道德情操、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成为建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大学校”。
3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融入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的方式方法
3.1?村落空间设计元素是传统村落文化的正式载体。
环境艺术设计的安全性原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城市理论认为,空间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呈现设计者的思想和愿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以分析传统村落文化为出发点,反映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传达设计者的思想和愿望,进而保证人类的生存安全。另一方面,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民俗村的空间设计不仅承载了村民对传统和历史的记忆和感情,美化了乡村,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建筑形式、室内景物、景观表现等方面表现出一体化设计手法的融合,在文化的追求下被游客以另一种形式保护和传承。在民俗村的建设中,这也是设计理念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6]。
3.2民俗村落空间设计
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是一项具有挑战性、艰巨性、紧迫性和深远意义的任务。至于如何将民俗文化融入空间设计,民俗文化元素是村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经过众多前人丰富的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探索传统村落文化设计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的民俗村落空间设计方法,积极推动文化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3.2.1原始场景再现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存的独特形式之一,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是历史文化差异的基础。原景再现是传承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底蕴,体现文化真实性和差异性的重要途径。在民俗村的设计中,做好古建筑的“活化”。结合关中传统村落文化,遵循原真性原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营造自然空间,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原貌,拉近居民与自然的距离,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性地展示传统文化中的珍稀工艺[7]。
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为例,结合村落功能设施的环境艺术设计,突出民俗文化的精髓,在精神、社会和物质上体现关中民俗文化,为具有相同表达特征的民俗文化节点形成有机整体,最大程度地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8]。
提取组合
在具体设计中,倡导和引领乡村民俗,提取和分解文化元素,是建构乡村民俗传统的重要力量。通过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的应用,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对民俗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发现更多的自然魅力,根据设计对象要表达的功能提取组合的民俗文化符号,规范具有相同表达特征的民俗文化节点的表达,使人们在获得良好环境体验的同时。
形式转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也发生了全面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的理念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中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俗村的功能定位对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明显的影响。一方面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有积极意义,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风格,将不同的元素在各个类别中进行转化,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另一方面,每一个民间文化符号都不能完全照原样表达出来。突出的是关中村落在设计本身中的文化优势,以另一种元素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适合分散的当地环境的新风格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8]。
3.2.4阐释升华
近年来,陕西省正在大力建设“丝绸之路中国民俗文化走廊”,村落建设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园林、民俗小镇。然而,村庄建设项目必须有总体指导原则。关中民俗村项目的总体定位是民俗文化旅游。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保护上,从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运营的各个环节都是依托这些项目,通过点线面的连接来设计村落,使其有一个统一的整体表达,保护、弘扬和传承关中现有的民俗文化遗产,分散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
4.关中民俗村空间设计的实践分析。
关中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古文化的代表之一。合阳县方镇灵泉村位于黄河高原之滨,15km,以其优良的生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形式、丰富的业态被列为关中村落文化的代表。至于村子的位置,合阳县方镇岭泉村,东、北、南三面都是山和沟。新建的房子与传统建筑完全不同。朝南的四合院布局和风雨飘摇的街巷,有一种原始的历史感。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混搭,展现了利用自然建造家园的空间设计理念[10]。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合阳县方镇岭泉村讲究趋利避害,遵循古老的风水传统,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地处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灵泉村的传统历史风貌发展出了非常浓厚的宗族文化。传统村落更注重文化价值,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教育、交往等行为奠定了文化基础,也影响了关中民居的发展。在村里大部分街巷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礼仪教育也体现在村里的各类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应该贯彻到每一个具体的设计细节中,尤其是基于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合阳县方镇岭泉村,平面布局对称、规整、严谨,表达了等级森严的思想。那些留下来的建筑,无论是选材、工艺、格局、尺度,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影子。保护传统村落,不仅要保留那些古建筑,更要注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遗产的传承。
标签
村庄风景如画,桑树林白天炊烟袅袅。深入挖掘关中传统村落文化中的民俗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打造新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新空间,利用休闲度假等多种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情趣内涵,保护古村落整体格局,建立“中国民俗文化大走廊”,传承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形成“吃在农家乐,住在农家乐,娱乐在农家乐”的乡村建设形式
?
参考资料:
严宇,王晓彤,郭飞。基于全球环境关注的艺术设计研究——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方案[J].设计,2020,33(11):32-34。
[2]高涛。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理念研究——评《21世纪的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J]。中国蔬菜,2020(06):14-115。
[3]卢庆敏,柳永。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研究,2020(10):77-78。
[4]钟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研究,2020(10):169-170。
[5]梁天凯。环境艺术背景下的村落遗产保护探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视角[J].怡海,2020(05):136-137。
[6]陈燕池,王莉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兼评可持续设计的新方向[J]。环境工程,2020,38(05):231-232。
[7]王元。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融合与发展——多维场域分析与生态学:环境艺术设计初探[J].环境保护,2020,48(09):72。
[8]娟娟。环境艺术设计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以肥东县何昌林镇星光社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 (11): 83-85。
[9]张宁。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的视觉传承[J].艺术教育研究,2016(20):50。
[10]范钦。优势资源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探讨——以连江县江南乡杨梅村为例[J]。福建建筑,2010(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