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没有汤因比?有人看过他的12卷的历史研究吗?

虽然历史学家汤因比已经驾鹤西游,但汤因比的时代并没有结束。

与宾格勒《西方语言的衰落》一书的效果相同,欧洲历史学家反思世界历史,从而抛弃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在汤因比的书中变得更加清晰:“我们必须抛弃我们的幻想,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为它恰好属于我们,就把它视为中心,认为它优于其他文明。”作为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今天被有识之士继承和发扬光大。但这场战斗似乎还没有结束,比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赛义德的《东方学》,弗兰克的《白银资本》等。你可以唱歌,我会出现。伴随而来的是好莱坞电影、麦当劳、互联网中99%以上的英文信息的传播,以及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声音。

似乎汤因比最终接受了克罗齐,这在本书早期版本中并不明显。“对历史进行全面研究的实际需要是显而易见且无可争议的”。他对自己经历的世界大战恨之入骨,以至于他说:“这种疯狂的反人类罪行向我提出了挑战,而写这本书就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之一。”但我仍然不确定我们的历史学家中有多少人出于“将当代经验(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与关于正好相反的历史情况的知识进行比较”的愿望而创作历史书。

汤因比显然接受了科林·伍德对兰克的批评和对卡尔观点的引用。他说“历史学家对过去的审视是随着自己观察立场的不断变化而调整的”,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一切历史都是观念的历史”。虽然人们常将其归类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主要探讨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在这本书里,汤因比把自己对人类历史的宏观“思考”放在了对历史认识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事实上,过去人们对历史哲学的二分法过于简单化,或者说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汤因比的“宏观叙事”自问世以来就频频遭到批评,说它充满了事实错误,比如支离破碎的沙子,像一个大卸场等等。,于是他对这本书里“一些历史学家”对威尔斯《世界历史大纲》的批评嗤之以鼻,说这些人没有意识到“威尔斯正在做一件他们几乎不敢尝试的事情,以单一的人的形象重新体验人类的整个生命历程”,因此,他必须在开篇就告诉大家:“对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来说,历史思想是绝对的。”他还及时给我们看了三张图片:基督教同题材的耶稣,被刚果艺术家看做一个挂在十字架上的黑人,伊斯兰艺术家看做一个坐在清真寺里的基督,中国人当然是展示圣母玛利亚抱着一个像观音一样的好婴儿。到现在,很多骂汤因比的人都没有读过汤因比;很多人回答不了汤因比的问题就硬着头皮做一些徒劳的事情;有些人还认为,只要科学地、批判地运用史料,就可以再现客观的历史过去(即兰卡斯特学派的命题),没有思想就没有历史。其实做一个通史并不难。难的是在通史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或者“人人都能认同”,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做“事实”的巨人,理论(思想)的矮子。

汤因比的遗产远不止这些。

我们曾经从两个极端的史学家那里走出来:一个是为了虚假、狂热、大规模的运动而掀起月亮——比如中国“文革”时期的“影射史学”和纳粹德国时期的“法西斯史学”——这种史学越来越被人鄙视,但有时“做笔记”的习俗也不能免俗;另一种是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就是冷眼对待我们的研究对象,就好像解剖学家面对的是一具尸体,或者生物学家在显微镜下看着细菌,就好像这样就可以到达“科学”的殿堂,或者逃避现实。但是汤因比不是这样的。我不知道这是否与他对宗教的感情有关,但至少与他研究历史的“现实需要”有关——“人类无疑正在走向自我毁灭,除非我们能成功地形成一种世界如一的状态。”他把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遗产视为一种“宝藏”:“没有爱的火焰,人类社会团结的裂缝就无法融为一体。”因此,只有探究一个又一个文明兴衰的过程和动因,并对不同的文明进行比较,才能找出各自的优劣。徐在与池田大作合著的《展望21世纪》一书中更强烈地表现了这种悲悯情怀,但这的确是历史学家应有的终极关怀。

我们在“创造”新一代历史学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种情感教育,因为我们往往不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我们是为了一个饭碗,为了无穷无尽的史料,或者更好一点,为了某个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还是为了更高的目标?虽然我们意识到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很难贯彻爱因斯坦的名言——“除非一个人抛弃细节,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否则就不会有科学上的伟大发现”。我们告诉我们的年轻学生许多真实的(也许是不真实的)历史事实,但我们发现它毫无用处。相反,他们更讨厌历史,因为这里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没有现实。往往是他们有了想法之后,才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回来重温(看看现在那些热衷于写历史的作家);或者只是开一些历史玩笑,比如中国没有经历欧洲文艺复兴,失去了一个打破中世纪神学束缚的历史机遇。如果我们把记住多少史实(很多肯定不靠谱)作为加强历史教育的第一措施,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人类情感,我们的笑话就会继续闹下去。

世界上没有汤因比,但汤因比的时代还在,他的思想遗产还在。如果我们感受不到这份遗产,

角色,那么,对于这个晚年向往中国,对中国未来寄予厚望的人来说,将是伟大的。

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