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主要包括

第一,汉武帝实行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他的祖母窦太后手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驾崩后,汉武帝开始把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显示自己的政治野心。他先是打击外戚宰相田,后又加强身边搜集、调取文献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宰相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从此,中书、尚书成为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他命令诸侯国国王不要把封地只传给继承皇位的长子,还要划出一部分给其他儿子,而且不统一。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力量也越来越弱,无法与后来的中央对抗。这是汉武帝的一招妙棋。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建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下令各郡、各乡每年给孝老老实实一人,用“公车上书”的方法,使官民可以给皇帝写信,建议国事。如果意见符合治国要求,就按照作者的特长授予官职。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来治理人民的,上帝赋予了他治理人民的权力,这种权力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他把这种思想作为统治意识形态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汉武帝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带任何其他派系的人,只带儒生。所以他要做官,就得接受儒家思想,所有的读书人都成了儒生。

第三,汉武帝出兵讨伐匈奴,使西汉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与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斗,最终取得了对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显示了他的伟大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汉武帝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也借助大量移民的手段,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第四,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与大月氏共同防御和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随后,中亚和西域各国经常以朝贡的名义在长安进行访问和贸易。中国与西域国家的人员和贸易交流。

第五,汉武帝开辟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西南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汉后,又迁居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长期杂居,逐渐相互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未曾完成的“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开发西南地区的过程中,向这些地区传播了铁器生产工具和高度的汉文化,或多或少地打破了这些地区的隔绝状态,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时期,修建了曹渠、白渠、龙首渠,并在秦时开通的郑国渠旁开通了6条辅助渠,用于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调数万将士,堵住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80年没有发生大洪水。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垦荒、垦荒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农田替代和新型农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